摘要:“带球向前,长传给前方队友,队友接球,直接射门,球进啦!”10月24日,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的绿茵场上,一场来自该校初一年级班级冠军队与国安老男孩队的足球对抗赛,拉开了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校园足球班级冠军联赛的序幕。此次活动是朝阳区持续推进北
“带球向前,长传给前方队友,队友接球,直接射门,球进啦!”10月24日,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的绿茵场上,一场来自该校初一年级班级冠军队与国安老男孩队的足球对抗赛,拉开了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校园足球班级冠军联赛的序幕。此次活动是朝阳区持续推进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育八条”和“身心健康二十条”精准落地的具体实践。
开幕式上,首都体育学院大一学生何岸洲、北京国安队主力守门员韩佳奇、朝阳区校园足球教练雷腾龙分享了他们曾作为朝阳学子的经历,回忆了在校园内外参加学习、足球训练,并最终将足球作为自己主攻专业和职业的故事。面对与会的学弟学妹,何岸洲说:“足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舞台,它带给我们的好处早已超越了运动本身,是一堂关于责任与担当、坚持与奋斗、团结与协作的生动课堂。”
为了进一步营造爱足球的浓厚氛围,让足球真正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记忆,在校园足球班级冠军联赛比赛期间,朝阳区校园足球主题月文化展示活动同步进行。开幕式现场,来自北京中学、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等多所学校的学生们展示了足球绘画、足球帆布包等自己设计的物品。
在朝阳区白家庄小学的展台上,学校学生利用超轻黏土制作的足球冠军奖杯格外引人注目。学校五年级6班学生唐若莹、刘玥鑫告诉记者,除了在黏土社团制作有关足球主题的相关物品外,学校还聚焦校园足球训练与赛事转播需求的真实情境,还让学生参与足球塔台的设计。学生们以“学校塔台招标”为任务驱动,以“投标方”身份参与设计、制作、竞标,不仅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将体育特色与科学、工程、数学等学科进行有效联动,真实践行了“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据了解,随着校园足球的开展,目前朝阳区已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61所。据朝阳区教委副主任孙迅介绍,在朝阳区校园足球专项办公室的领导下,全区统筹推进校园足球在规划、教学训练、竞赛评价等方面的体系建设,将校园足球纳入中小学体育特色课程体系,研发并推广和覆盖小学低段、高段、初中、高中四个阶段的校园足球课程读本,并持续投入资金支持,为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同时,朝阳区各校也不断持续优化足球课程体系,实施了分层教学+智慧赋能的双轮驱动教学模式。其中,低年级以激发兴趣为主,中高年级侧重技战术分级教学,并运用人工智能AR、VR等技术模拟实战场景,实现教学训练数据可视化,反馈实时化。
在足球师资队伍方面,也更加专业精进。通过专项招聘、校企合作认证体系,1200余名高水平教练员进校指导训练时长达1.3万小时,覆盖学生1.8万余人。2025年,全区持D级以上教练员证书的教师达到了88人,预备国家级裁判员及以上4人,一级裁判员13人,二级裁判员71人,同步设立了区级体育名师工作室,定期开展教研培训,有力地支撑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
在多方努力下,在每年常态化举办“双奥朝阳”校园足球联赛、精英杯足球赛、京津冀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等品牌赛事的基础上,朝阳区校园足球拔尖人才不断涌现。近年来,朝阳区累计向职业俱乐部专业梯队输送足球人才100余人,通过足球特长考入重点高校的学生超过80人,校园足球已成为学生多元成长的一条新赛道。
来源: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