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深的伤害,有时竟来自最熟悉的人。上海的李女士,在离婚后本想开启新生活,却坠入了一场长达两年的噩梦。她的病历,那些最私密的过往,竟被前夫当作报复的武器,肆意散播。这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她的前夫,怀着一腔怨愤,竟用她的名字和身份证号,在近两年的时间
最深的伤害,有时竟来自最熟悉的人。上海的李女士,在离婚后本想开启新生活,却坠入了一场长达两年的噩梦。她的病历,那些最私密的过往,竟被前夫当作报复的武器,肆意散播。这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她的前夫,怀着一腔怨愤,竟用她的名字和身份证号,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如入无人之境般登录上海多家医院的网络系统。那些本应锁在保险柜里的电子病历、检查报告,被他轻易下载,随后群发给她的亲朋好友。这背后,是何等的歹毒?医院的线上系统又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媒体一番体验便知分晓,绑定他人为就诊人,简直是易如反掌,所谓的验证环节,不过是掩耳盗铃。便利与安全,真是一对天生的矛盾。我们享受着指尖上的医疗服务,却也可能将自己的隐私置于悬崖边缘。专家的呼吁言犹在耳:诊疗信息需要分级保护,知情同意的规则必须明确。这不仅是技术上的补漏,更是对人性尊严的守护。当我们在享受便利时,是否也该问问自己,我们的安全感,究竟还剩下多少。
来源:月亮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