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是蒋介石倚重的台湾“二把手”,一个是被定成“共谍”的死刑犯家属,当陈诚悄悄护着吴石家人时,蒋介石不是没察觉,却始终没动手——这背后藏着的,是连蒋介石都没法轻易打破的权力制衡,更是乱世里的现实无奈,还有一段少有人知的旧情。
一个是蒋介石倚重的台湾“二把手”,一个是被定成“共谍”的死刑犯家属,当陈诚悄悄护着吴石家人时,蒋介石不是没察觉,却始终没动手——这背后藏着的,是连蒋介石都没法轻易打破的权力制衡,更是乱世里的现实无奈,还有一段少有人知的旧情。
要弄明白这事,得先看清陈诚在台湾的分量。1949年1月5日,陈诚就任台湾省政府主席,18天后又兼了台湾省警备总司令,后来还接了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委,党、政、军三权攥在手里,成了实打实的“二把手”。当时蒋介石退到台湾,军队散了大半,粮仓见底,民心惶惶。陈诚一上任就推土地改革,先搞“三七五减租”——地主收租不能超过农民收成的37.5%,后来又把地主的地分给农民,免了不少租税。那时候台湾八成人口是农民,陈诚这一手,直接让农民把他当“救星”,街头巷尾都喊“陈主席”。光有民心还不够,他手里还有“土木系”的老底子——那是他从黄埔时期就带出来的第十八军,罗卓英、周至柔这些亲信都被他安在金门防卫司令部、陆军总部这些关键位置,台湾陆军40%以上的兵力都在他掌控下。蒋介石心里比谁都清楚,没陈诚,台湾这摊子根本稳不住。
更关键的是,陈诚和吴石还有段旧情。两人都是保定军校毕业的,北伐的时候,陈诚在阵地上中了弹,是吴石冒死冲过去,把他背下战场,还撕开自己的棉衣给陈诚裹伤口。这份救命之恩,陈诚一直记着。后来吴石成了“共谍”,陈诚在公开场合只能跟着喊“严惩”,可私下里,日记里写着“闻吴石等昨日伏法,念及旧谊,不禁欷歔”。
再看吴石家人的处境。1950年6月吴石被处决后,特务立刻盯上了他的妻子王碧奎、女儿吴学成和7岁的幼子吴健成。按当时的规矩,“共谍”家属要么关集中营,要么赶去乡下饿死,家里东西也得抄干净。可王碧奎最初被判了九年,陈诚看了案卷,三次亲笔批“家属无赦,暂缓羁押”,最后刑期减到七个月。出狱后,陈诚让副官周宏涛每月送200块新台币过去——这相当于普通工人三个月的工资,还安排她住进台北郊区的小房子,不用跟其他“犯属”挤棚屋。
吴健成后来上学更麻烦,学校一看是“共谍”的儿子,直接拒收。陈诚知道了,就让人用“陈明德”这个化名当吴健成的监护人,还亲自跟学校打招呼,吴健成才顺利进了建国中学,后来还考上了台湾大学。吴学成就读教会学校时,学费单据背面留着陈诚夫人谭祥的字:“勿使孩童知愁”。吴学成后来回忆,1950年下半年起,特务就不怎么上门了,有时门口会多袋米、几包菜,问谁送的都没人说,“直到很多年后,才知道是陈诚先生安排的”。陈诚就这么用“陈明德”的化名,悄悄资助吴家15年,直到1965年他去世。
这些事,蒋介石不是没听见风声。有次特务头子谷正文跟蒋介石告状,说陈诚“护着匪属”,蒋介石把陈诚叫过来问。陈诚低头说:“校长,现在台湾刚稳住,要是对家属赶尽杀绝,外面该说咱们没人性,农民那边本来就认我,真闹起来,不好收拾。”蒋介石盯着他看了半天,没说话——他知道陈诚说的是实话。那时候“三七五减租”刚让农民收入涨了30%,要是这时候动陈诚,农民肯定不满,万一闹起来,台湾就真没救了。
更让蒋介石没辙的是美国那边。1949年美国曾找过陈诚,说只要他愿意“自立”,每年给2500万美元援助,还派海空军保护。陈诚没答应,可这事让蒋介石心里发毛——美国认陈诚,要是他真把陈诚逼急了,美国那边没法交代,以后援助就没了。再加上陈诚手里攥着40%的陆军,还管着金门、马祖这些要害地方,真把陈诚惹急了,军队里出乱子,蒋介石连个镇场的人都没有。
而且陈诚做事滴水不漏,所有资助都让副官私下办,资金来源标成“特别补助”“遗属安抚”,没留下任何书面证据。蒋介石就算想抓把柄,也抓不到——总不能因为“有人送米”就定陈诚的罪,传出去反而显得自己小气,让底下人寒心。
说到底,蒋介石的“没办法”,不是输给了陈诚的人情,是输给了现实——他需要陈诚稳住民心、攥住军权、哄住美国,就只能忍陈诚的“小动作”。而陈诚的“敢护”,也不是光靠胆子大,是靠手里的权力、民心,还有那段救命旧情撑着。
如今再看这段历史,吴石家人能熬过最黑暗的日子,多亏了陈诚的暗中相助。可反过来想,要是陈诚没那么大的权力,没美国和农民的“撑腰”,这份“相助”又能撑多久?蒋介石的妥协,从来不是因为善良,只是权衡利弊后的选择——这就是权力场里的人情,也是最现实的无奈。
来源:卡布奇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