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威廉·拉塞尔·弗林特,这位英国画家以其对人体水彩画超凡的驾驭能力,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成就之高,令后人难以企及。他对色彩的特性了如指掌,无论是色彩的透明感、沉淀效果,还是易混合与不易混合的特性,都掌握得炉火纯青。在色彩表现上,他挥洒自如,将人体的
威廉·拉塞尔·弗林特,这位英国画家以其对人体水彩画超凡的驾驭能力,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成就之高,令后人难以企及。他对色彩的特性了如指掌,无论是色彩的透明感、沉淀效果,还是易混合与不易混合的特性,都掌握得炉火纯青。在色彩表现上,他挥洒自如,将人体的真实质感与色彩的通透轻盈完美融合。从形体塑造到色彩运用,从水分的把控到笔触的施展,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充分展现出他构图的精妙与技法的娴熟。
William Russell Flint
威廉·罗塞尔·弗林特
(1880-1969)
1880年4月4日,威廉·拉塞尔·弗林特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在14岁之前,他便接受了绘画教育,随后开启了为期6年的石版画制图学徒生涯。这段经历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学徒期结束后,他前往伦敦,投身于医学插画工作,这一干就是18个月。但怀揣着艺术梦想的他,拒绝了按部就班的正规工作,选择每周抽出三天三夜的时间前往哈特利艺术学校深造。此时,他的主要志向聚焦在书籍和故事插图领域。按照《伦敦画报》(Illustrated London News)编辑的要求,他为1903年的《圣诞周》(Christmas week)杂志创作了一系列插图,这成为他艺术生涯的一个重要起点。
随着在《伦敦画报》工作的深入,弗林特作为插图画家的声誉与日俱增。1905年,他迎来了一个重要机遇——受委托绘制莱德·哈格德(Rider Haggard)的《所罗门王的矿山》(King Solomon's Mines)。这本书成为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将要出版的十本书中的开篇之作,为他打开了更广阔的艺术创作之门。
战争期间,弗林特暂时放下了画笔,投身于与皇家空战研究所合作开发刚性飞艇的工作。他还曾在马恩岛、德文郡以及祖国苏格兰度过一段时光,这段经历或许也为他的艺术创作带来了别样的灵感。
战后,弗林特成功巩固了自己在画坛的地位,成为当时备受喜爱与尊敬的艺术家之一。1924年,他的第一本限量版作品《菲利达》出版,然而直到20世纪50年代,也就是他70多岁时,这本书才真正获得广泛的关注和出版势头。从1951年到1969年他离世,随着市场对他作品的需求和兴趣不断增加,又有70本书相继出版。据统计,从1924年到1970年,共有5家出版社出版了106个签名限量版,这足以证明他在艺术市场的巨大影响力。
尽管外界一直误以为弗林特在西班牙创作了许多画作,但实际上他每年都会前往法国进行创作。他钟情于户外绘画,喜欢在最微弱的木炭轮廓上,用控制精准的宽版颜料进行创作。他很少在创作现场将人物形象完整地画入画面,而是宁愿在纸上留下精确的空白,等回到伦敦后,在闲暇时光再精心填补。这种独特的创作方式,既体现了他对现场氛围的捕捉,又展现了他对作品细节的极致追求。
在艺术团体方面,弗林特是皇家学院的定期展览员。1924年,他当选为准会员,1933年更是获得正式会员资格。不过,他与皇家水彩画协会的渊源更为深厚。皇家水彩画协会成立于1804年,是水彩画领域的权威组织。弗林特于1914年当选为议员,自1936年起,他担任协会主席长达20年,之后还保留了前任主席的头衔(PPRWS),为推动水彩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7年7月8日,对于弗林特来说又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这一天,他因在艺术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被封为爵士。与他一同获此殊荣的,还有音乐界的马尔科姆·萨金特和戏剧界的劳伦斯·奥利维尔,这场颁奖仪式堪称艺术界的一次盛会。
在模特选择上,弗林特早期的模特多为职业舞蹈演员、女演员和芭蕾舞演员。但有一位模特与他紧密相连,那就是塞西莉亚·格林。她堪称弗林特心中美貌的理想化身,有趣的是,弗林特似乎早在1953年第一次见到她之前,就已经在作品中描绘过她的形象。在接下来的15年左右时间里,塞西莉亚·格林不仅成为了他值得信赖的知己和评论家,更是他灵感源源不断的缪斯女神。
威廉·拉塞尔·弗林特的一生,是为艺术执着追求的一生。他凭借对人体水彩画的卓越成就,在艺术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来源:国际艺术大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