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镜头里的她不再是当年那个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女教师,十年过去,她的身边只剩女儿和那盏孤独的台灯。
四点的天还黑着,郑州的街灯还没灭,顾少强已经坐在摄像头前,准备开始早晨的心理直播。
镜头里的她不再是当年那个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女教师,十年过去,她的身边只剩女儿和那盏孤独的台灯。
这十年,她离开、流浪、创业、破产、回乡,她看过雪山、大海,也经历过债务、分居。
顾少强的故事,要从更早的时候讲起。
她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父亲在她还没出生时就因意外离世,母亲一个人把她养大,经常出差,顾少强多数时间都在宾馆等母亲回来。
童年的孤独让她学会观察世界,她喜欢看人,猜他们的表情和故事。
母亲总劝她:“女孩子要找个稳定的工作,当老师最好。”
于是她听话地报考了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她天性敏感,观察力强,上大学时常在街头看陌生人微表情,回去记在笔记本上。
毕业后,她如母亲所愿进入河南省实验中学,成为了一名心理老师,那一年她25岁,接着便是十一年的教学生涯,她拿过奖,也被称为“最温柔的顾老师”。
但她心里那团火从没真正熄灭过,2015年春天,改变命运的那一堂课来了。
那是4月10日,她在课堂上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封“给未来自己的信”。
孩子们低头写字时,她忽然发呆:如果二十年后,她还站在讲台上会怎样?
二十分钟的思考让她做了决定,三天后她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十个字的辞职信。
这封信让她彻底走出讲台,也被全网疯传,那时她35岁,没结婚没孩子,有一份安稳的体制内工作。
大家都觉得她疯了,她自己却觉得第一次清醒,辞职手续还没批下来,她已经买机票离开了郑州。
离开河南的第一站是云南大理,她在那里以工换宿,住在古城一间客栈。
有一次在咖啡馆听歌,她遇到了比她年长五岁的于夫,他在成都开理发店,喜欢写诗,也有一股文艺劲儿。
他们因为音乐、书籍和旅行结缘,之后微信继续保持联系,感情迅速升温,两个月后她南下成都,只为和于夫在一起。
当时那封辞职信已经火遍全国,她也被多家机构邀约,有人要出书、有人要合作拍节目,她全部拒绝。
她说:“我不是为了成名,而是为了生活。”她和于夫在成都租了房,过了三个月的轻松日子。
但自由的生活需要钱,很快他们决定创业开一家民宿。2015年冬天他们在青城山下的街子古镇开了“远归”民宿。
资金不够,两人借遍亲友凑齐100万元,民宿不大却是他们的全部心血,婚礼也在那儿办,没有钻戒也没有家人出席。
头几年生活虽然清苦,却也平静。她白天打扫客房、做饭、买菜;晚上接待客人,写旅行笔记。她的双手被消毒水磨得粗糙,朋友送她丝巾,她笑着拒绝:“怕勾丝。”
女儿出生于2016年底,母亲从郑州赶来照顾,这也是母亲第一次见女婿,那年的春节他们包饺子、擀面皮,她说那是自己最幸福的日子。
不过幸福的生活没能持续太久,民宿生意不如想象,旺季忙不过来,淡季却连水电都难维持。
疫情到来后古镇游客骤减,2020年,他们的“远归”客栈彻底倒闭,房子卖了债还没还清,夫妻背上了130万元负债。
债务压得她喘不过气,于夫留在四川修理理发店,她带着女儿和母亲回郑州,这对曾经在山间许下诺言的夫妻从此分居两地。
回郑州后顾少强重新捡起心理咨询的老本行,她在市区租了间十几平的小办公室,起名“心视野”,白天接中学生心理辅导,晚上在线上安抚焦虑的家长。
凌晨四点她起床开直播,嗓子哑得几乎说不出话,有人在弹幕里打:“姐,别太拼。”她回:“欠债比熬夜难受。”
母亲帮她带孩子,女儿放学坐公交回家,书包里常有她做的三明治,生活艰难,但她却说“现在的安稳,是我自己选的。”
她有自己的直播间,也有自己的网站,她教家长怎么跟青春期孩子沟通,也讲自己的故事。
有网友问她后悔吗?她笑说:“后悔没早点学财务,不然能少亏三十万。”
顾少强的辞职信成了时代的象征,2024年底她那张手写辞职信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它被放在“改革开放四十五周年民间记忆展”中,旁边摆着BP机、粮票和大哥大。
讲解员说:这是“社会转型时期个人理想的象征”。参观的人拍照发朋友圈,写着:“理想主义的文物。”她刷到消息后留言:“文物本人还在加班,谁给我打钱?”评论区笑成一片。
婚姻也成了她生命中的另一道分界线,2022年母亲生病,她带女儿回郑州照顾,从那时起她和于夫就分居两地。
有人传她离婚,她只回应了一句:“婚姻未必是天天在一起。”她说于夫还喜欢漂泊,而她想安稳下来。
于夫今年2月在社交平台发了一条动态:“孤独浪子继续漂。”
网友都赶紧来围观,她依旧平静,在直播里她提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我们没吵架,只是走到分叉口了。”
有人评论:“顾少强从理想主义者变成了现实主义者。”她点赞,又补一句“现实一点,其实也挺好。”
顾少强又回到了原点,只是这一次她不再逃避,终于学会在平凡里活得踏实。
她的故事没有励志结局,也没有传奇色彩,只是一个女人用十年的时间亲自证明了那封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来源:一遍真命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