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种性病,只要得过一次,余生都无法摆脱!别做让自己后悔的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5 10:07 2

摘要:很多人一听到性病这两个字,脸色立刻就变了,不愿多谈,更不愿了解。可偏偏这种事情,越不了解越容易出事,真等身体出了状况,才开始慌张地四处找答案,已经晚了。

很多人一听到性病这两个字,脸色立刻就变了,不愿多谈,更不愿了解。可偏偏这种事情,越不了解越容易出事,真等身体出了状况,才开始慌张地四处找答案,已经晚了。

有些病不是靠吃点药、打几针就能彻底断根,有些病毒一旦感染,就像贴在身体里的影子一样,可能潜伏、可能复发,甚至终身带毒。有两个病毒,就是这种类型,感染之后没法根治,医生看了都直皱眉。

一种是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简称生殖器疱疹病毒,这个病毒属于疱疹病毒家族的一员,跟嘴上起泡的那个是一类亲戚,但这位是专攻私密部位的。

它的传播方式主要靠直接皮肤接触,尤其是黏膜部位,在无保护状态下极容易传染。它的厉害之处在于,不光是长疱疹的时候能传染,连没有症状的潜伏期也可能传播。

有研究显示,超六成的感染者在传播病毒时,自己压根没出现任何不适症状。这也让它更隐蔽、更难防。

很多人感染后在初期会出现私密处发痒、灼热、红肿,接着出现一簇一簇的水疱,有的甚至发展成糜烂和溃疡,疼得坐立不安。但这些症状过几天又会自动缓解,于是有人误以为好了,其实只是病毒暂时“休眠”。

它喜欢躲在神经节里,不发作时安安静静,一旦免疫力下降、情绪起伏、作息紊乱,它就原地复发。有的人一年发作好几次,反复折磨,还容易和其他疾病一起出现,增加感染风险。

最让人头疼的是,目前医学上没有办法彻底清除它。所有的治疗都是缓解症状、控制发作频率为主。抗病毒药物只能暂时压住它,等停药一段时间,又有可能冒头。

这种长期缠斗让不少人陷入了心理困扰,不敢谈感情、不敢亲密,甚至影响婚姻和生育。有调查显示,这类患者中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比例远高于普通人群,这种影响远远超过表面看到的那些小水疱。

另一种是人乳头瘤病毒,也就是HPV,这个病毒的类型非常多,其中有十几种和生殖道肿瘤高度相关。感染它以后,多数人没有明显症状,但在体内悄悄活动。

有的类型会引起尖锐湿疣,有的则和宫颈癌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表示,宫颈癌几乎全部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是一个病因明确、可以筛查、可以预防的肿瘤。

这病毒的厉害之处在于感染率极高。一项针对我国多个城市的流行病学数据表明,15到45岁的女性中,有接近四分之一曾感染过HPV,高峰期出现在20岁到25岁这段时间。

很多人以为只要没有症状就没事了,其实HPV的危险在于它可能持续感染数年甚至十几年,悄悄诱导细胞变异,等发现时已经是癌前病变甚至早期癌。

更尴尬的是,HPV没有针对感染本身的特效药。轻度感染可能在几年内靠身体免疫力自行清除,但一旦是高危型又持续阳性,治疗周期就非常长,需要密切监测。

如果发展成病变,不但要做手术、冷冻、激光等处理,还要反复复查,直到确认清除干净。有的人做完几次宫颈处理后宫颈功能下降,影响了怀孕能力,后悔都来不及。

从传播角度看,HPV也是高度接触性传播,无论是常规接触还是其他方式,只要皮肤黏膜有接触机会,病毒都有可能入侵。有些人觉得洁身自好就没事了,但病毒不看你人品,它只认机会。

不少女性感染HPV的源头,其实是长期固定伴侣中的一方隐性感染。这不是个体行为的问题,而是整个传播链上的隐蔽性和复杂性造成的。

有意思的是,不少人感染之后会跑到网上搜偏方、看各种所谓“排毒产品”,反而耽误了正规检查和科学管理。医生最怕的不是发现病,而是发现得太晚。

有的人因为害羞,不愿检查,拖到阴道出血、性交疼痛才去医院,一查是中度或重度病变。这种时候治疗方案复杂、周期长,恢复也没那么容易,身心双重压力让患者备受煎熬。

在笔者看来,这两种病毒之所以让医生头疼,不光是因为治疗难度,更是因为它们对生活方式的要求特别高。

一旦感染之后,很多事都得格外注意,比如避免诱发因素、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密切监测变化,这些都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而且要和病毒“和平共处”可能是一辈子的事,一点点不小心,复发就可能找上门。

还有个特别需要说的点,就是很多人会把HPV疫苗当成“万能防火墙”,但这只能预防没有感染过的类型。已经感染的人,疫苗是防不了的。所以打疫苗不是“解药”,而是“预防针”,打得越早越好,越没接触越有效。

单纯疱疹病毒目前还没有疫苗,这让预防变得更依赖个人行为控制,这也是为什么医生更希望大家重视性健康教育,而不是出了问题才补救。

这两种病毒没有“解药”这件事,其实本身就很提醒人,它不是小感冒,吃点药休息下就能好。病毒感染的严重性在于后果的长期性和不可逆,一旦入侵,所有的生活方式都得围着它转。

感染之前的无知、冲动、疏忽,都可能在往后的每一年里付出代价。很多人都说“要是当初懂这些就好了”,但医学不靠悔意,只看事实。

参考文献:
[1]张琳. 生殖器疱疹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 皮肤病与性病,2024,46(2):89-93.
[2]王璐.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发生机制[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5,32(3):201-205.
[3]李昊. 性传播疾病中的病毒性病原体研究[J]. 现代临床医学,2023,49(5):410-415.
[4]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中国HPV感染及疫苗接种现状报告(2024)[R].2024.
[5]陈晨. 女性生殖系统病毒感染的心理影响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5,39(1):76-80.
[6]杜萌. 免疫状态与HPV病毒清除的相关性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2025,43(2):102-107.

来源:妇产科李医生聊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