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跨境医药电商发展的大趋势下,海外医药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跨境医药电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在当前跨境医药电商发展的大趋势下,海外医药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跨境医药电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近年来,国家对跨境电商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跨境医药电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消费者对海外医药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也越来越认可,这进一步推动了跨境医药电商的发展。
美团医药旗舰店开展跨境进口项目,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传美团医药正在招商跨境进口商家,拟 5 月份上线跨境进口项目。美团医药招商信息显示,美团招商方式与抖音跨境此前类似,需要商家填写入驻申请表格,调研实力后进行评估,再定向邀请入驻。从目前招商的商家类目来看,主要为保健品和 OTC(非处方药)。商家还需填写跨境保税仓所在区域,这有助于美团跨境选择保税仓合作城市。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此前发布的 2020 年第四季度工作报告显示,阿里健康、京东商城已成为北京市首批跨境电商试点企业,另有美团、叮当快药等企业表达试点意愿。目前,多个互联网巨头已在健康领域进行布局,美团也于今年年初上线了 “百寿健康网”,涵盖医药招商、代理、展示以及售卖、开店等全功能的医疗服务,类似于一个综合类医疗健康平台。
美团成为本市第 6 家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企业。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美团品牌运营主体,2020 年 6 月发布 “美团买药” 独立业务品牌,依托美团即时配送网络,满足用户急性用药及 24 小时用药需求。美团买药开启跨境电商项目后,可在原有经营品类上拓展新业态,全方位解决用户需求。
(一)庞大用户群体与良好口碑
美团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这为海外医药品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美团在用户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使得消费者对平台上的商品和服务有着较高的信任度。海外医药品牌入驻美团医药旗舰店,能够借助美团的平台优势,迅速扩大品牌知名度,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推广。
(二)严格品质监控
美团医药旗舰店对品质监控严格,从商品的采购源头到销售环节,都有严格的质量把控。这不仅提高了购物的安全性,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品质保障。对于海外医药品牌来说,严格的品质监控能够增强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心,促进销售。
(三)多业务入口推广
美团拥有丰富的业务入口,如美团猫眼电影等。这些业务入口能够将海外医药品牌的信息推广给更多的用户。通过不同业务之间的流量引导,海外医药品牌可以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高效管理与配送
美团医药旗舰店采用开放式接口管理订单库存,使得商家能够更方便地管理订单和库存,快速导入商品信息,减少店铺管理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区域供应链和本地化物流服务保证了订单能够快速准确地配送,满足消费者对于快速配送的需求。这对于海外医药品牌来说,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品牌竞争力。
(一)成功案例
目前暂未有明确的海外医药成功入驻美团医药旗舰店并取得良好销售业绩的案例。但可以想象,随着美团医药旗舰店跨境进口项目的不断推进,未来可能会有众多海外医药品牌借助美团的平台优势,实现销售增长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例如,一些品质优良、口碑良好的海外保健品和非处方药品牌,通过美团严格的品质监控和高效的配送服务,有望在平台上获得大量消费者的认可和购买。
(二)存在问题
发货不及时:从黑猫投诉平台的案例可以看出,如 KuOk Tai 海外旗舰店、永康堂大药房旗舰店等都存在发货不及时的问题。消费者购买药物后,商家迟迟不发货,客服虽多次承诺解决问题,但实际效果不佳。有的消费者去年 12 月购买的药物,到现在都未发货。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用药需求,也损害了美团平台的信誉。疑似假药:dxt 医药海外旗舰店被消费者投诉售卖假药。消费者购买思美格鲁肽后,发现药品没有包装、中文标识和说明书,怀疑是假药。美团客服未能有效解决问题,消费者准备向 12315 继续投诉。此外,还有消费者在美团买药的海外店铺购买益生菌药品后,发现与正品存在巨大色差,且快递发货地与客服承诺不符,经查询发现该药品存在诸多疑点,疑似假药。客服处理问题不当:dxt 医药海外旗舰店被投诉客服处理不当、包庇商家。消费者服用药品后身体不舒服,向美团投诉却未得到有效解决。此外,还有多个案例显示美团客服在处理问题时存在踢皮球、敷衍消费者的情况。例如,投诉美团 kuok tal 海外旗舰店不发货问题时,客服一次一次敷衍消费者,说借口帮解决发货问题,但每次都没有解决,最后只给五元优惠券补偿让消费者退款。美团购药拒绝退款,态度恶劣,店铺名称 HABALAN 海外旗舰店在处理退款问题时,商家和美团客服互相推诿,没有及时解决消费者的问题。(一)政策支持
国家对跨境医药电商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海外医药入驻美团医药旗舰店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019 年底,全国首个跨境医药电商试点落地北京。2020 年 9 月,国务院印发《中国 (北京) 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 “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药品试点工作”。美团成为本市第 6 家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企业,开启跨境电商项目后,可在原有经营品类上拓展新业态,全方位解决用户需求。目前,全市共有 6 家企业获批,1 - 8 月,全市 5 家跨境电商医药产品试点企业业务量达 256.3 万单,实现销售额 2.61 亿元,同比增长 158%。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将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做好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各项工作。
(二)市场需求
消费者对海外医药的需求增长趋势明显。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用药选择逐步多元,自主健康意识不断提高。部分海外品牌因为入局较早、品类更全,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此外,部分品牌经过更长时间的发展,对细分消费者需求有更深入研究,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同时,中国化学制药工业起步比国外晚,新品乏力,品类增速放缓,也促使消费者对海外药品的需求增加。罗兰贝格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超过 40% 的一二三线城市消费者通过跨境进口平台购买进口药品及保健品等,消费规模和人数近几年一直保持迅猛增长态势。天猫国际医药数据显示,2017 - 2022 年期间,复合增长率达 75%。京东健康数据显示,自 2020 年经营海外药品以来,连续三年同比增速高于 50%。据估算,2023 年全国跨境药品零售交易量超过 100 亿元,国内主流电商平台累计交易跨境药品零售订单超过 1 亿人次,购买过跨境药品的消费者超过 2000 万人。美团医药旗舰店可以通过其庞大的用户群体和高效的配送服务,满足消费者对海外医药的需求。
(三)挑战与应对
海外医药入驻美团医药旗舰店面临着一些挑战。
药品丰富度不足:在某主流医药电商平台日常进行的消费者调研中,约有 32% 的消费者反馈境外药品丰富度不足或者买不到;在主动进行客服咨询的消费者中,约有 44% 反馈想找某些品种但没有找到,主要集中在眼科、皮肤科、儿科品类。以北京市为例,2019 年北京市开展 “跨境电商进口医药产品试点” 以来,4 年多的时间内进行了两次扩品,目前正面清单内累计可经营医药约 12 个品牌,覆盖约 150 个品种,仅占活跃跨境药品品牌的 3%,药械品类的可经营范围依然比较受限。监管政策滞后:目前,正面清单中涉及的药较少,品种及试点口岸扩充步伐缓慢。跨境医药行业仍需要加强监管,一方面是购买渠道上仍有灰色地带,另一方面跨境医药电商缺乏规范性的指导。当前跨境医药电商的监管政策相对滞后,缺乏针对性的规范和指导,导致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应对措施如下:
扩大正面清单范围:监管部门在组织行业专家论证基础上,加快拓展正面清单药械品种,支持通过跨境电商引进安全性高、需求广的药械产品,为群众提供更为丰富的海外医药健康商品。海外非处方药经过了当地药监部门的审核和管理,也经过了海外市场多年的检验,希望这类药品进入白名单扩充的步伐可以加快,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用药安全、审慎发展的角度出发,可以考虑区分药品种类、优先聚焦于准入华人地区甚至是香港地区的非处方药作为白名单扩容的参考依据。创新供给模式:目前国内各大主流电商平台通过进行商品信息展示及提供跳转链接的方式,为老百姓在海外平台购买跨境电商正面清单内的药品及个人行邮模式进境的跨境药品提供了便利。在疫情过后,去年平台有更多空间与跨境品牌进行交流,来加速供给,同时物流相较于前两年也有所好转,因此当前是发展跨境电商的好时机。从品类看,可以增加细分功能的西药,例如针对老人或者儿童等特定人群的药品,以及针对特殊需求例如上班族吃了不会瞌睡的感冒药等,还有香港传统的中成药,这些药品品种有效地补充了消费者和患者对细分市场的需求。来源:健康1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