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冠活跃度变高,7天31人死亡,普通人应该怎么做?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8 09:57 2

摘要:近日,香港一夜之间变得人心惶惶,受到新冠最新病毒变异株影响,不仅公共场所戒备森严,就连一系列的大型活动也被迫取消,前阵子歌星陈奕迅,就因为感染新冠,连演唱会都黄了,一下子闹得沸沸扬扬。更是有专家断言如今正处于此病毒的爆发期。

近日,香港一夜之间变得人心惶惶,受到新冠最新病毒变异株影响,不仅公共场所戒备森严,就连一系列的大型活动也被迫取消,前阵子歌星陈奕迅,就因为感染新冠,连演唱会都黄了,一下子闹得沸沸扬扬。更是有专家断言如今正处于此病毒的爆发期。

香港新冠创下近一年新高。短短7天,就有31人死亡,谁曾想到,6年的时间过去,新冠竟会再次变异,而这一次的杀伤力更是远超从前。

这冷冰冰的数字,砸在谁心上都得沉甸甸的。

最近两年新冠病毒一刻都不闲着,不断改头换面,从最初的原始型,走到现在的XBB、JN.1、KP.2等新型变种。尤其是新的毒株NB.1分支,也已取代2024年的JN.1成为新的流行株。它们的共同点就是:传染性增强症状轻微化免疫逃逸能力强

大多数人距离上次感染或已有数月甚至1年,由此产生的抗体逐渐失效。多地疾控部门提醒,老人、患有基础病的“三高”等人群、免疫力低下者,仍然面临较高风险。

我们内地的疾控数据,从四月份开始,新冠的阳性检出率在一路往上爬。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新冠病毒阳性率也从第14周的3.3%,上升至第18周的6.3%。尤其是南方的一些地方,感觉更明显一些。

南都记者从广州妇儿中心和珠江医院了解到,进入5月以来,儿科门诊的新冠阳性率确实明显上升,新冠已成为儿科门诊检出率最高病原体,患儿症状以轻症为主,儿科医生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目前还未发现重症病例。

这一波跟去年夏天那一波,中间隔了差不多十个月。

病毒学家常荣山的说法是,此次新冠病毒感染重新抬头,或涉及两方面原因,一是,距离上一波新冠流行已超一年,人群中因为自然感染产生的新冠病毒抗体逐渐消失,病毒这时候就来“捡漏”了。

二是,在2月经历了一波流感全国性流行后,人群总免疫力下降,为新冠病毒再次流行提供了机会。

从目前来看,对于新冠,要彻底避免感染,可能已经很难了,它可能已经成为寻常的流行呼吸道疾病。具备阶段性卷土重来的特征。因此,普通人应该怎么做,才能尽量避免感染就非常关键了。

要尽量避免感染,其实还是需要有疫苗这层保护伞。香港大学的孔繁毅教授直言不讳地说,现在香港流行的几款新病毒株,传染性确实更猛,也更擅长突破之前的免疫保护。

而现在市面上的疫苗,特别是那些针对新变种开发出来的(比如针对JN.1的疫苗),还是能提供相当不错的保护。及时把疫苗更新一下,就能大大降低万一中招后发展成重症的概率。

其次,大街上我们看到,多数人已经基本没有戴口罩的习惯了,在飞机、火车、地铁、电梯等人多、封闭的地方,能戴下口罩,终归是能避免一些中招的可能,降低感染的几率。

此外,这一波新冠,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发烧率已经下降非常明显,主打一个“低调潜入”。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025年第一季度通报的数据,发热在确诊病例中的占比已经从最初的80%以上下降到了40%以下,而腹泻、乏力、头痛、轻微咽干、嗅觉减退成了新的“五大信号灯”。

在过去新冠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发烧,一般人在发烧的时候才会考虑是不是新冠,但现在这个特征弱化甚至消失,意味着很多人得了新冠都不知道。不少人,第一次症状就是腹泻、食欲不振、肠鸣音增强,搞得人以为是吃坏了东西。慢慢拖到严重。有些人表面症状轻,但一做CT,肺部已经“毛玻璃”一片。

因此,现在考验的就是对身体的敏感度,读懂身体发出的信号,包括腹泻,嗅觉变迟钝、舌头发涩、嗓子干痒但不痛、身体发虚都是病毒敲门的信号。

当然如果感染了,也无需慌张,新冠症状轻微,但最好是提前干预,尽快看医生并用药。

很多人不知道,国家对新冠病毒的研究,也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抗新冠,我们的医疗特效药也在不断进步,这些药有讲究:不是发烧了才吃,而是越早用越有效。关键是,你得知道它们的名字、用法、和适应症。

根据某三甲医院急诊科住院医师的说法是:目前国内批准用于治疗新冠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五种:奈玛特韦/利托那韦、阿兹夫定、莫努匹韦、清肺排毒颗粒、以及一些特定条件下使用的中药复方。这是国家药监局实打实批准的临床用药。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或者以为那是“重症才需要的东西”。

从笔者个人去年7月的二阳经历来看,来瑞特韦片这款临床上新研发的小分子抗病毒药物,效果是不错的。整个过程中的,我的症状轻微,一部分或也源于药效提升了。

这些药的真正价值在于“早期干预”。你一旦感染,出现症状的前五天是窗口期,病毒在你体内疯狂复制,这时候下手最管用。等你烧到不行、咳到肺疼了,病毒已经在你身体里“安营扎寨”,再吃药,效果就打折扣了。

其中,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是目前推荐度最高的,国家卫健委明确指出,这是治疗中重型和高风险轻型新冠感染者的首选药物

它属于病毒蛋白酶抑制剂,能阻断病毒复制。它的效果和时间高度相关:越早吃,越能压住病毒的发展

该医生表示,如果要知道自己感染的是不是新冠?有个小技巧:如果你发热、咽痛、打喷嚏、咳嗽,三天内症状越演越烈,还感觉疲惫无力、食欲下降,八成就是感染了。尤其身边有亲友刚阳过,那就别犹豫,早去医院开药。

虽然说新冠症状轻微,但是新冠病毒在不断变化, 对于新冠的研究与了解,我们都还算是有限,自从新冠之后,人们体检发现,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的人是越来越多。根据医生的说法是,发现肺结节是CT在临床使用后非常常见的现象,根据大数据统计,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的,不需要太紧张,年龄越大、肺结节出现的概率越大,有慢性肺病的患者,结节出现的概率也大。

但肺结节与新冠后遗症有没有关系,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也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的议题。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说巧不巧,这一波新冠来袭之前,在4月30日,中方发布了《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白皮书,其中指名道姓明确指出新冠病毒可能来自于美国的实验室泄露,而且,它是人造的。

白皮书经过大量大量研究并引述世卫组织的研究报告,称通过系统开展流行病学、分子溯源、动物宿主排查与冷链输入研究,排除了武汉作为新冠病毒自然起源地的可能性,白皮书介绍,美国疾控中心和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的研究分析均提示美国多个地区存在早于武汉的多个新冠病毒阳性检测结果和线索。这是把境内外前几年反复提出的质疑予以官方确认了:新冠病毒就是美国造的,最先在美国爆发。中国是受害者。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新冠病毒是人造的,那么它的变异与发展特性以及传播规律也是可以人为控制的,那么未来更严重的病毒变种会不会出现?中方的白皮书也说明了中国对新冠来源会保持持续的追踪、观察与溯源,这或也是对美国的一种敲打与警告。

在美国想尽一切办法打压中国的发展,但却在军事、科技战与贸易战层面都无法打败中国的情况下,警惕美国在新冠病毒上再次动手脚,我们或许也一直需要保持观察与警惕,并拥有底线思维,这或许依然是一个需要思考与面对问题。

来源:王新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