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习优秀、拥有独立的品质与好奇心,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在青少年时期拥有这三点品质。”10月24日,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蒋昌建介绍了他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家庭、教育背景、个性与人格的分析。
东方网记者陈丽娜10月24日报道,“学习优秀、拥有独立的品质与好奇心,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在青少年时期拥有这三点品质。”10月24日,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蒋昌建介绍了他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家庭、教育背景、个性与人格的分析。
10月24日,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教育论坛暨欧莱雅中国科技女生赋能论坛在上海临港举行。这里没有晦涩的学术壁垒,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家们分享人生心路历程与科研之路的感悟,以及一场关于如何为女性科研之路扫清障碍、注入动能的真诚探讨。该活动由欧莱雅中国、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共同主办。
“我们今天为一位女科学家的成就鼓掌,明天就可能有一个小女孩因此立志走进实验室。”论坛上,欧莱雅集团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女士的发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景。与会专家认为,打破刻板印象的第一步,是让成功的女性科学家从幕后走向台前。当社会看到,科学家可以是任何样子——她们可以优雅、风趣、充满魅力,那些“理科不适合女生”的陈旧标签便会不攻自破,“让卓越的‘她’被看见,是为所有女孩播下第一颗梦想的种子。”
然而,仅有榜样远远不够。多位科学家强调,赋能更需要构建贯穿成长全链条的坚实行动。“在她们攀登科学高峰最需要的时候,我们应当及时递上一根‘登山杖’。”这根“登山杖”,是通过奖学金、科研基金和导师计划构建的支持网络,它告诉每一位前行者:你并非独行,有一个强大的社群在为你护航。
论坛将赋能的意义提升至全新高度,指出这绝非单纯的公益,而是为人类共同未来所做的关键战略投资。当今世界,人们所面临的全球性挑战,需要最完整的智慧。“因此,我们需要将女性视角和创造力充分引入科技领域,这是人们应对未知风险时,最明智的一笔‘投保’。”一位专家强调,“为女孩赋能,就是为世界的‘问题库’引入最富创造力的‘解题思路’。”
来源:纵相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