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晚年喜得双胞胎后却从15楼跳下,家中45G视频揭露真相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7 13:24 2

摘要:奖杯沉甸甸的,拿在手里,他却没什么特别得意的感觉,只觉得心里格外平静,那些曾经的忙碌、奋斗,都化作了此刻的释然。

刘晚舟71岁这年,站在大学礼堂的讲台上,从校长手中接过了“终身成就奖”的奖杯。

奖杯沉甸甸的,拿在手里,他却没什么特别得意的感觉,只觉得心里格外平静,那些曾经的忙碌、奋斗,都化作了此刻的释然。

台下掌声噼里啪啦地响着,刘晚舟的一头白发在灯光下闪着光。他身旁,妻子林芳穿着深蓝色旗袍,稳稳地挽着他的手臂,整个人精气神十足。

颁奖晚宴上,一个年轻记者凑过来,跟林芳唠起了家常。

林芳笑着说:“我跟晚舟认识都五十年了,结婚也四十二年了,这么多年,他从来没让我失望过。”

说着,眼角的皱纹都透着 笑意。

记者的目光不经意间扫了一眼林芳平坦的肚子,又赶紧移开了。

大家都知道,刘教授夫妇一直没孩子,这是他们心里的一个结……

刘晚舟在大学哲学系教了四十五年书,那可是学界响当当的人物。

他的课,教室里总是挤满了学生,连过道都站满了人。学生们不光佩服他学问好,更被他的人格魅力吸引。讲课时,他总能把那些高深的哲学道理,用生活里的小事讲明白。

就说讲“存在与虚无”,他会笑着问学生:“你们早上吃早饭,是先拿起筷子,还是先想到筷子?”

他的得意门生张明,现在已经是大学副校长了。

有一次接受采访,张明感慨地说:“刘教授对我的关心,比对他自己的孩子还多。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

就算退休了,刘晚舟还是每周两次去学校,指导研究生写论文。

他办公室的门永远敞开着,哪个学生有问题,随时敲门进去,他都泡上一杯茶,耐心解答。

哲学系主任王教授说:“我们系的学生,都把刘教授当成精神上的父亲。”

林芳是市里最有名的儿科医生,在市中心医院干了三十八年。同事们都夸她那双手神奇,只要轻轻一摸孩子的额头,就能知道病情轻重。

她救过的孩子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好多当年的小病人,长大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还特意带着孩子来看她,送一束花,或者一张手写的卡片。护士长常说:“林医生就像孩子们的守护神,她一来,病房里孩子的哭声都能小一半。”

林芳办公室的墙上,贴满了小病人画的画,有的太阳画得歪歪扭扭,有的小人涂得乱七八糟,可她都当宝贝一样。

在同事和朋友们眼里,刘晚舟和林芳的婚姻,那就是模范夫妻。四十二年来,两人客客气气,从来没红过脸、大吵大闹过。

周末的时候,校园的杨树下,总能看见他们的身影。刘教授给妻子讲康德、尼采的故事,林芳就轻轻帮他整理衣领。

他们没有自己的孩子,却用别的方式把生活填得满满的。刘教授书房里,摆满了学生送的毕业照和感谢信,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个故事,每封信里都写满了感恩。林芳就把对孩子的爱,都给了她的病人。

她常说:“也许这就是命,上天没给我们自己的孩子,却给了我们好多别人的孩子。”

这些年,林芳为了要孩子,中药调理、现代医学检查,能用的办法都试遍了,可肚子一直没动静。

刘晚舟从来没抱怨过,每次陪着妻子去医院,检查结果出来,不管好坏,他都紧紧握住妻子的手,轻声说:“没事儿,咱们还有彼此呢。”

林芳也慢慢想开了,她跟丈夫说:“咱们教了这么多学生,治了这么多孩子,说不定这就是另一种传承。”可有时候,夜深人静,她看着身边熟睡的丈夫,心里还是会隐隐作痛。

刘晚舟七十岁生日那天,林芳在家里办了个小聚会,只请了几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和关系亲近的学生。

屋里烛光一闪一闪的,气氛特别温馨。刘教授吹灭蜡烛后,林芳站起身,脸上带着微笑,跟大家说:“我今天有个事儿,想跟大家说一下。”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看着这位六十七岁的女士。林芳深吸一口气,接着说:“我和晚舟打算,再试最后一次,通过人工授精要个孩子。”

这话一出口,屋里先是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接着,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张明第一个举起酒杯,大声说:“刘老师、林阿姨,祝你们心想事成,盼着好消息!”

王教授却皱起眉头,小声问:“你们想好了吗?这年纪……”

刘晚舟神色平静,回答道:“我们琢磨好久了,这可能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林芳伸手握住丈夫的手,语气坚定:“我是医生,知道有风险。可我们愿意试试。”

聚会结束,张明留了下来,一脸关切地问刘晚舟:“刘老师,您真觉得这是您想要的吗?”

刘晚舟望着窗外黑漆漆的夜色,缓缓地说:“明儿啊,人老了,就怕留下遗憾。我和你林阿姨这辈子,该有的荣誉都有了,就缺个能传承咱们血脉的孩子。”

林芳端着茶水走过来,补充道:“现在医学发达了,虽说我年纪大了,可我们找了代孕妈妈。已经联系了一家正规的生殖中心,下周就去谈谈具体事儿。”

张明认真地点点头:“不管结果怎么样,我都支持你们。”

那天晚上,刘晚舟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城市里星星点点的灯火,心里既盼着能有个孩子,又隐隐有些不安。

他不知道,这个决定会把他和林芳推向一条没法回头的路。

春天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刘晚舟教授的书桌上。

桌上摊着一本《伦理学前沿》,书页边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刘晚舟戴着老花镜,拿着钢笔,一会儿皱着眉想事儿,一会儿小声嘟囔:“自由意志和责任,这问题怎么想都想不透啊。”

书房里安安静静的,只有翻书的沙沙声。

窗外校园里,时不时传来学生们的笑声,听起来朝气蓬勃。刘晚舟退休后的日子,过得规律又充实,每周两次去大学指导学生,回家就研究学术,生活就像一条稳稳流淌的小河,没什么波澜。

可自从生日聚会上说要尝试人工授精,这条看似平静的小河底下,好像有了一股暗流。

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来,打破了书房的安静,是林芳打来的。

她刚从医院下班,声音里透着藏不住的高兴:“晚舟,生殖中心说,找到合适的卵子捐赠者了!”

刘教授拿笔的手微微抖了一下,钢笔在纸上划拉出一道歪歪扭扭的线。

他深吸一口气问:“真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林芳语气轻快地说:“是个研究生,二十五岁,身体倍儿棒,脑子聪明,长得也好看。更重要的是,听说她性格特别好,家里也没有遗传病。”

刘晚舟沉默了一会儿,小声说:“什么时候能跟她见个面?”

“见不了面,这是规定。”林芳解释道,“不过我看了她的资料,各方面都挺符合咱们的要求。”

挂了电话,刘教授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走到窗边。窗外,年轻的学生们背着书包,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走在林荫道上,有的低着头看手机,有的嘻嘻哈哈打闹着。

他盯着看了一会儿,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模糊的画面——自己的孩子,背着书包,开开心心地跑向未来。

他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了一下,可很快又皱起了眉头。

他都七十岁了,林芳也六十七岁了,这个岁数要孩子,真来得及吗?

他想象着自己推着婴儿车在校园里散步的样子,又想到自己满是皱纹的手,抱着一个软软乎乎的小婴儿,心里头一阵说不出的滋味,既盼着孩子到来,又有点害怕。

一个月后,代孕妈妈成功怀孕的消息传来。林芳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眼睛紧紧盯着B超屏幕上那个小小的光点,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

年轻的医生笑着说:“恭喜您,林医生,各项指标都特别好。”

回到家,林芳把B超照片小心地贴在冰箱上。刘晚舟戴着老花镜,凑过去,一遍又一遍地看着那个模糊的小光点。

“你说,孩子会像谁呢?”林芳靠在他肩膀上问。

刘教授轻轻笑了一下:“用的是我的DNA,多少得有点像我吧。”

“可别像你的发际线就行。”林芳开着玩笑。

夫妻俩你一言我一语,笑作一团,屋子里满是好久都没有过的轻松劲儿,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代孕妈妈住在医院附近的公寓里,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照顾。

林芳每周都去看望她,每次都拎着新鲜水果和营养品。给代孕妈妈量血压的时候,林芳总不忘嘱咐:“你自己也得注意休息,要是有什么不舒服,一定马上给我打电话。”

代孕妈妈笑着点头:“放心吧,宝宝可健康了,发育得挺好。”

林芳看着她微微隆起的肚子,心里满是感激。

回到家她就把这些事儿,仔仔细细地讲给刘晚舟听。

刘教授总是安安静静地听着,偶尔插一句:“那就好。”

表面上看,因为孩子的事儿,他们的生活又有了新盼头。

可刘晚舟心里,并不像他表现得那么平静。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常常一个人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城市的灯火发呆。

林芳睡了以后,他就披上一件外套,在那儿一站就是好久,直到被夜风吹得手指冰凉。

他忍不住想,自己还能活几年,林芳身体怎么样,孩子出生以后会遇到什么困难。

他不是没动过放弃的念头,可每次看到林芳眼里闪着的光,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知道这个决定对林芳来说,太重要了——这是她藏在心底几十年的渴望,是他们婚姻里最后一块没拼上的拼图。

一天晚上,林芳半夜醒来,发现身边没人。

她披上睡衣,走到阳台,看见丈夫站在那儿,背影显得又瘦又孤单。

“晚舟,你怎么了?”她轻声问。

刘教授转过身,挤出个笑容:“没事儿,就是睡不着,出来透透气。”

林芳走过去,拉住他的手:“是不是在担心孩子的事儿?”

他沉默了一会儿,小声说:“芳子,咱们都这么大岁数了,真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吗?”

林芳语气坚定地说:“咱们照顾了好几代学生,还照顾不好自己的孩子?别瞎操心,咱们还有时间准备呢。”

刘晚舟叹了口气,点了点头,可眼神里还是透着担心。

他转过身,又望向夜空,小声嘀咕:“希望一切都能顺顺利利的吧。”

那天晚上,他回到书房,打开电脑,在文档里写下:“伦理学的关键在于做选择,可做选择就得付出代价。我就盼着,这个代价,咱们能付得起。”

他保存好文档,关上电脑,这事儿,他没跟林芳说。

他不知道,这份藏在心底的焦虑,会在以后的某一天,以他意想不到的方式爆发出来。

春末的阳光越来越暖和,刘晚舟教授的书房里,多了一摞婴儿护理的书,书桌上还放着一本他手写的笔记,上面记满了他查来的育儿知识。

代孕的事儿进展得挺顺利,林芳几乎每天回家都笑眯眯的,嘴里念叨着代孕妈妈的情况。

刘教授表面上跟着高兴,点头应和,可晚上站在阳台的时间越来越长。

他习惯了在夜里的风里,好好想想事儿,想把心里那股怎么也赶不走的不安压下去。

这天林芳推开门,手里拿着一份医院的报告,声音里全是惊喜:“晚舟,是双胞胎!”

刘教授手里的笔“啪”地掉在桌上,他抬起头眼镜滑到了鼻尖,嘴巴微微张开,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双胞胎?”他小声重复着,声音里有惊讶,也有犹豫。

林芳一下子扑到他怀里,兴奋地说:“对啊,两个小生命!医生说,是自然形成的同卵双胞胎,可少见了,简直就是奇迹!”

刘教授愣了好几秒,才慢慢伸出手,抱住妻子,嘴角勉强扯出一丝笑容:“两个……咱们要有两个孩子了?”

他的语气里,有高兴,可也带着点沉甸甸的东西,像是在一遍又一遍确认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

林芳没注意到丈夫的异样,拉着他坐到沙发上,兴高采烈地说:“医生说,两个胚胎发育得都特别好,心跳也有力。代孕妈妈身体也不错,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刘教授低下头,看着报告上的B超图像,两个小小的光点并排躺在那儿。

他突然皱起眉头,问:“芳子,咱们能照顾好两个孩子吗?”

林芳捧住他的脸,认真地说:“咱们照顾好几代学生都没问题,怎么会照顾不好自己的孩子?别担心,咱们还有时间做准备。”

刘晚舟叹了口气,点了点头,可眼神里的忧虑还是没散。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

张明提着一袋东西走进来。

张明是刘教授最得意的学生,现在已经是X大学的副校长了,身材高大,眼神里透着稳重。

他一进门就笑着说:“刘老师,林阿姨,我听说双胞胎的事儿,特意来看看!”

他放下东西,从袋子里拿出一对精致的小金锁,递给林芳:“这是给两个小家伙的见面礼,希望他们平平安安长大。”

林芳伸手接过张明递来的金锁,嘴角咧得大大的,笑得合不拢嘴,满心欢喜地说道:“明儿啊,你可真是太有心了,这金锁太好看了!”

刘教授也赶忙起身,迎上前去,抬手拍了拍张明的肩膀,脸上带着笑意,热情地说:“明儿,你来得可太巧了,家里正热闹着呢,就盼着你过来凑凑热闹。”

张明在沙发上坐定,神色认真,语气诚恳地说道:“刘老师,双胞胎那可真是双倍的福气啊!您可得多注意身体,把自己养得棒棒的,就等着迎接两个小家伙平平安安地来到这个世界。”刘教授嘴角微微上扬,轻笑了一声,无奈地说道:“我也想好好保重身体,可毕竟年纪大了,这身体有时候真不听使唤啊。”

话还没说完,张明赶忙接过话茬:“刘老师,您可别这么说。想当年我上大学的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要不是您和林阿姨处处帮衬我,我哪能有今天。现在您有孩子了,只要您有需要,我一定全力帮忙,绝不含糊。”他的语气真挚又坚定,让人感受到他的一片真心。

林芳听了,心里暖烘烘的,十分感动,眼眶都微微泛红了,说道:“明儿,有你这句话,我们心里就踏实多了,真是太谢谢你了。”

刘教授看着张明,眼神里满是欣慰,轻声说道:“好孩子,这么多年了,你一直都没忘本,真的很感谢你。”

张明可不只是刘教授的学生,在他们的生活里,张明早就成了重要的依靠。

二十多年前,张明还是个家境贫寒的本科生,刘晚舟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才华,亲自指导他写论文,还帮他申请奖学金,一路扶持他。

后来张明读研、读博,在学术的道路上越走越顺,成为了学界的新星,刘教授夫妇始终是他最坚实的后盾。如今张明事业有成,却从来没忘记老师的恩情,每次来探望,都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满心的关怀。

这一回张明主动提出来:“刘老师,林阿姨,如果以后你们忙不过来,我愿意当孩子们的监护人。这是我该做的,我也觉得特别荣幸。”

林芳一听,眼眶瞬间红了,伸手紧紧握住张明的手,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明儿,你就是我们家的福星啊,有你在,我们就放心了。”

双胞胎的消息很快就在亲朋好友之间传开了,大家纷纷送上祝福。

哲学系的王教授特意去挑选了两套婴儿床,笑呵呵地送过来,还说:“等孩子再大一点,我教他们下围棋,保准把他们培养成小棋手。”邻居们也都上门来道喜,一时间,家里热热闹闹的,充满了欢声笑语。

可是,刘教授的老同学徐教授来拜访的时候,却说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徐教授坐在沙发上,手里端着茶杯,微微皱着眉头,说道:“老刘啊,你这老来得子,本就是不容易的事儿,更何况还是双胞胎。你俩有没有好好想想,以后会遇到多少困难啊?”

刘晚舟笑着拍了拍老友的肩膀,神色平静地说:“老徐啊,生活本来就充满了未知数,既然我们已经决定要走这一步,那就勇敢地去面对,没什么好怕的。”

徐教授轻轻摇了摇头,小声嘟囔着:“希望你们的决定是对的吧。”

当天晚上,林芳在客厅里忙着收拾亲朋好友送来的礼物,刘教授却又独自走到了阳台上,望着远处高楼大厦闪烁的灯光,眼神有些复杂。

双胞胎的到来,让他们的生活一下子有了全新的变化,他打心底里感激命运的这份馈赠,可与此同时,一种无形的压力也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

他转过身,看见林芳在客厅里哼着轻快的小曲儿,手里正仔细地整理着两件小小的婴儿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那是他许久未曾见过的模样。

他慢慢地走过去,从背后轻轻地抱住林芳,声音低沉,带着一丝犹豫,在她耳边问道:“芳子,你真的确定,咱们做的这个决定是对的吗?”

林芳停下手中的动作,转过头,伸手握住刘教授的手,眼神坚定,毫不犹豫地说道:“这么多年了,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确定过一件事,这就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心愿啊。”

刘教授紧紧地拥抱着妻子,泪水不由自主地顺着脸颊滑落下来,他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他心里清楚,张明的支持,亲朋好友的祝福,都让他们在这条路上多了几分底气。

可双胞胎的到来,也意味着双倍的责任,他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希望自己的身体能撑得住,能多陪孩子们几年,看着他们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份突如其来的幸福背后,一个巨大的未知正悄悄地向他们逼近。

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医院的窗户,产房外的走廊上,时不时传来新生儿响亮的啼哭声。

林芳坐在长椅上,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指关节都因为用力而泛白了,她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紧闭的产房大门,眼神里满是紧张和期待。刘晚舟在她身边来回地踱步,皮鞋踏在地板上,发出轻轻的“哒哒”声,他的脸上同样写满了紧张与期待。

他已经七十二岁了,头发几乎全白了,可此刻,他就像个第一次等待孩子出生的年轻父亲,眼神里既有对新生命的热切渴望,又隐隐夹杂着一丝不安。林芳抬起头,轻声安慰丈夫:“晚舟,别太担心了,代孕妈妈的身体挺好的,医生也说一切都正常,肯定会顺顺利利的。”

刘教授微微点了点头,脚步却没有停下来,嘴里小声地嘀咕着:“希望如此吧,老天爷一定要保佑两个孩子平平安安的。”

凌晨三点十八分,产房的门终于缓缓打开了,医生的声音从门缝里传了出来:“恭喜,是个男孩!”刘教授猛地停下了脚步,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嘴唇微微颤抖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仅仅过了三分钟,第二个婴儿也顺利出生了。护士满脸笑容,兴奋地大声宣布:“还是个男孩,双胞胎兄弟!”

门完全打开,护士小心翼翼地抱着两个裹在蓝色小被子里的婴儿走了出来。刘晚舟的双腿微微颤抖着,感觉自己都快站不稳了。

护士笑着问:“刘教授,想抱抱您的两个小宝贝吗?”

刘晚舟伸出双手,动作轻得不能再轻,像捧着稀世珍宝一样接过两个小生命,他的手颤抖得厉害,声音也哽咽得几乎听不清:“这孩子……怎么这么小啊。”

林芳轻轻走上前,伸出手,温柔地抚摸着两个孩子红扑扑的小脸,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轻声说道:“宝贝们,欢迎你们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爸爸妈妈会好好爱你们的。”

双胞胎取名为刘知和刘行,这名字取自“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饱含着刘教授对孩子的期望。

刘教授亲自去办理出生证明,在签名的时候,他的手抖得厉害,工作人员看到了,笑着说:“刘教授,您这是太激动了吧?看您手抖成这样。”

刘教授抬起头,眼睛里满是自豪的光芒,说道:“是啊,七十二岁了,我终于当上父亲了,这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事儿。”

回到家后,小区里的邻居们都纷纷上门来送祝福,家里一下子挤满了人。有人羡慕地说:“刘教授,您这么大年纪还能有这对双胞胎,真是太不容易了,简直就是奇迹啊!”

林芳满脸笑容,忙着招呼客人,那光彩照人的模样,满是初为人母的喜悦:“以前我照顾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宝贝,感觉像在做梦一样。”

刘教授抱着孩子,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整个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家充满了欢声笑语。照顾双胞胎虽然辛苦,但夫妻俩乐在其中。刘教授主动承担起了夜里照顾孩子的活儿,每次孩子夜里一哭,他总是第一个从床上爬起来,手忙脚乱却又无比认真地给孩子换尿布、喂奶。

他总是对林芳说:“你白天也累了一天了,晚上好好休息,我来照顾他们就行。”

林芳有时候半夜醒来,会看到丈夫还坐在婴儿床边,借着那微弱的夜灯灯光,静静地看着熟睡的孩子,眼神里满是温柔。

她轻轻地走过去,低声问:“晚舟,你在看什么呢,这么入神?”刘教授的声音很轻,像怕吵醒孩子一样:“你看他们睡着的样子,多乖啊,像两个小天使。”

他的语气里满是温柔,可林芳隐隐觉得,那温柔背后,似乎藏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只是她当时没多想。

孩子四个月大的时候,已经会咯咯地笑出声了。刘教授逗他们玩的时候,两个小家伙挥舞着胖乎乎的小手,笑得特别开心,那笑声清脆响亮,充满了活力。

林芳用手机把这些美好的瞬间都录了下来,时不时就拿出来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跟好友聊天的时候说:“我从来没见过晚舟这么开心过,这两个孩子真是我们家的宝贝。”

刘教授甚至重新回到大学上课了,每次上课,他都会带着双胞胎的照片,一脸骄傲地向学生们展示:“看,这是我的两个宝贝儿子,可爱吧?”

学生们都很惊讶,这位平日里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现在变得特别亲切,就像个普通的父亲一样。还有学生说:“刘教授最近上课可有意思了,经常拿带孩子的事儿举例子,感觉那些哲学道理一下子就好懂多了。”

孩子满半岁的时候,刘家办了个小型派对,邀请了亲朋好友来家里聚聚。大家轮流抱着活泼可爱的刘知和刘行,逗他们玩,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徐教授也来了,看着热闹的场景,不禁感慨道:“老刘啊,你这辈子也算是圆满了,有这么可爱的双胞胎儿子。”

刘教授笑着点点头,目光柔和,满是欣慰:“是啊,没想到我七十多岁了,还能有这样的福气,真是老天爷眷顾我啊。”

可是,派对快结束的时候,林芳发现丈夫一个人站在阳台上,望着远方发呆。她走过去,轻声问:“晚舟,你在这儿想什么呢?”

刘教授回过神来,笑了笑,说:“没什么,就是看着外面,突然觉得生命真的很奇妙,有了这两个孩子,感觉一切都不一样了。”林芳听了,也没多想,拉着他的手就回屋了,却没注意到丈夫眼中那一闪而过的忧虑。

派对结束后,日子又恢复了平静。

林芳每天忙着照顾孩子,刘教授就在家陪着两个小家伙,一家人的生活简单而幸福。有一天早上,林芳系上围裙,准备出门去买菜,她回头看了看刘教授,叮嘱道:“晚舟,我去买菜了,很快就回来,你照顾好两个孩子,可别让他们着凉了。”

刘教授抱着刘知,另一只手轻轻拍着刘行,笑着点头说:“你放心去吧,我看着呢,肯定不会让孩子们着凉的。”

林芳出门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丈夫和孩子,嘴角挂着幸福的微笑。

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的生活从来没有这么圆满过。可谁也没想到,这竟是他们夫妻俩最后一次对话。

不到一个小时,林芳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她刚走到菜市场,就听到物业经理带着哭腔、颤抖的声音:“林女士,不好了,出大事了,您赶紧回来吧!”

林芳心里“咯噔”一下,手一抖,手里的菜篮子差点掉在地上,她着急地问:“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你快说啊!”物业经理哽咽着说:“刘教授……他……从15楼跳下去了……”

林芳听到这话,整个人像被雷劈了一样,手机“啪”地一声掉在了地上。她顾不上捡手机,跌跌撞撞地就往小区跑。

远远地,她就看到楼下围了好多人,警车的闪光灯一闪一闪的,地上有个模糊的身影,盖着白布。

她不敢靠近,双腿发软,颤抖着声音问警察:“我家孩子呢?他们怎么样了?”

警察回答说:“孩子在您家里,有邻居帮忙照看着,您别担心。”

林芳疯了似的冲上楼,一进家门,就看到邻居张阿姨坐在婴儿床旁边,眼睛哭得红肿。

两个孩子还在安静地睡着,对外面发生的一切浑然不知。

林芳像丢了魂一样,机械地走到阳台,那扇刘晚舟跳下去的窗户大开着,窗帘被风吹得呼呼作响。

她扶着窗框,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喃喃自语:“晚舟,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啊?到底为什么啊?”泪水不停地从她脸上滑落,可她又强忍着,不敢哭出声,怕吵醒孩子。

张阿姨走过来,一脸难过,低声说:“林医生,刘教授他……”

林芳摇了摇头,示意张阿姨别说了。她转身走进书房,想在这儿找到丈夫这么做的原因,可只看到桌上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笔记本和关着机的电脑,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却又那么不一样。

刘晚舟的葬礼在一周后举行,天空阴沉沉的,下着绵绵细雨,好像也在为他的离去而悲伤。来送行的人排着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学生们手里都捧着白花,好多人都哭得泣不成声。一个学生流着泪说:“刘教授不仅教给我们知识,还教我们怎么做人,他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林芳抱着两个孩子坐在第一排,她的脸上没有泪水,眼神里只有深深的茫然,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他前一天还在给孩子们唱儿歌,怎么可能……怎么就突然走了呢?”

张明站在她身边,满脸悲痛,轻声安慰:“林阿姨,您节哀。警方一定会查清楚刘老师到底为什么会这样的。”

葬礼结束后,警方马上展开了调查。初步判断,刘晚舟是自杀,可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没法接受这个结论。

同事们纷纷说:“刘教授一直都很乐观,每天都笑呵呵的,从来没见他有过心情不好的时候,更别说抑郁了。”

邻居们也证明:“自从有了孩子,刘教授整个人都精神多了,看着都年轻了十岁,怎么可能自杀呢?”

林芳更是坚决不相信,她哭着对警察说:“他那么爱孩子,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命根子,怎么可能丢下孩子就走了呢?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警方调取了刘家的监控录像。

画面里事发当天上午,刘教授先是给双胞胎喂了奶,动作轻柔又熟练,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他们放进婴儿床,看着孩子睡安稳了,才转身走进书房。

他在电脑前坐了很久,一会儿用手敲击键盘,一会儿停下来,眼睛直直地盯着屏幕,脸上的表情很凝重,好像在思考什么很重要的事情。

最后他慢慢地站起身,一步一步走向阳台,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跨了出去。

警官看着监控画面,皱起了眉头,疑惑地说:“从画面上看,他没有一点挣扎或者犹豫的样子,这太奇怪了,不符合常理啊。”

林芳在一旁看着,哭得更厉害了,坚持要求警方继续深入调查:“警官,这里面肯定有我们不知道的事儿,求你们一定要查清楚,给我和孩子一个交代。”

警方开始走访刘晚舟的亲朋好友,寻找线索。

张明跟警察说:“最近我确实感觉刘老师有点不对劲,有几次去他办公室,都看到他一个人坐在那儿发呆,我问他怎么了,他就说没事,我也没多问。现在想想,他那时候可能就有心事了。”可这些线索,远远解释不了刘晚舟为什么会突然自杀。

葬礼后的第五天,林芳终于鼓起勇气走进丈夫的书房。书房里的一切还和刘晚舟生前一模一样,书架上的哲学书按照类别一本本摆放得整整齐齐,桌上的笔记本也摞得很整齐。

唯一不一样的是,电脑显示器上贴着一张便条,上面写着:“密码是孩子们的生日。”

林芳的手颤抖着,输入“2549”,电脑屏幕解锁了。

电脑桌面上只有一个文件夹,林芳深吸一口气,心里既紧张又害怕,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开了文件夹。

里面有一段35G的视频文件和一封电子信。她先打开了电子信,信的第一行写着:“亲爱的芳子,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了……”

林芳刚看到这行字,泪水就模糊了双眼,一滴一滴地落在键盘上。

就在这时门铃突然响了。林芳抹了把眼泪,去开门,原来是警方来书房取证。警官走进书房,对林芳说:“林女士,我们需要检查一下刘教授的电脑,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

林芳点了点头,让开了位置说:“你们来得正好,我刚刚在电脑里发现了一些东西,也不知道和这件事有没有关系。”

警官坐在电脑前,点开了那段视频文件。

随着视频的播放,警官和林芳的脸色都变得越来越难看,房间里的空气好像都凝固了,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这怎么可能……”

视频画面中,昏暗的光线里,一个身形佝偻的男子坐在角落,面容憔悴眼神空洞。

他的声音带着无尽的疲惫与绝望,缓缓开口:“芳子,当你看到这段视频,我应该已经不在了。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你,怎么面对我们的孩子……”

林芳紧紧捂住嘴,泪水决堤,双眼死死盯着屏幕,仿佛要将里面的每一个细节都刻进心里。警官也神色凝重,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双手不自觉地握紧。

视频里,刘晚舟继续说道:“几个月前,我无意间发现自己患了绝症,医生说已经是晚期,没有多少时间了。我不敢告诉你,我怕你伤心,更怕你为了我放弃孩子们。我想,与其让你看着我一点点被病魔吞噬,看着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失去父亲,不如我用自己的方式,给你们留下最后的保障……”

林芳双腿一软,瘫坐在地上,嘴里喃喃道:“晚舟,你怎么这么傻……”

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刘晚舟过往的点点滴滴,那些平淡而又幸福的日子,如今都化作了深深的刺痛。

警官轻轻叹了口气,扶起林芳,安慰道:“林女士,您先别太伤心,我们继续看下去,也许还有其他线索。”

视频中刘晚舟拿出一份文件,上面印着密密麻麻的字:“我联系了一家保险公司,用我们的积蓄买了一份巨额保险。如果我意外离世,这笔保险金足够你和孩子们生活,也能给他们一个未来。我知道这种方式不对,但我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了……”

林芳望着屏幕里丈夫那满是愧疚的脸,心中五味杂陈,有对丈夫深深的爱与心疼,也有对命运不公的愤怒。她怎么也想不到,在自己沉浸于新生命带来的喜悦时,丈夫却独自承受着这样巨大的痛苦和压力。

看完视频,警官沉思片刻,对林芳说:“林女士,从目前的情况看,刘教授的行为是出于对你们未来生活的担忧。但我们还是需要进一步核实这份保险的真实性以及相关手续是否合规。”

林芳微微点头,声音沙哑:“好,麻烦你们了。我只想知道,他为什么不跟我商量,我们可以一起面对的……”她的泪水再次夺眶而出,身体微微颤抖着。

接下来的几天,林芳在悲痛中强撑着,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等待警方的调查结果。她常常坐在刘晚舟的书房里,抚摸着他用过的东西,回忆着往昔的一切。孩子们似乎也感受到了家里气氛的变化,变得比往常安静许多,偶尔的哭闹声,也让林芳感到更加揪心。

张明得知视频的内容后,也十分震惊和悲痛。

他来到林芳家,看着形容憔悴的林芳,心疼地说:“林阿姨,刘老师他也是没办法,他太爱你们了。您一定要振作起来,为了刘老师,也为了两个孩子。”

林芳抬起头,眼中满是悲伤:“明儿,我知道。可一想到晚舟独自承受了那么多,我就觉得自己特别没用,没能在他最需要的时候陪在他身边。”

张明握住林芳的手,坚定地说:“林阿姨,您别这么想。刘老师做这一切,就是为了让您和孩子们能好好生活。现在您要做的,就是照顾好自己和孩子,这才是刘老师希望看到的。”

在张明的鼓励下,林芳渐渐有了一些力量。她开始尝试重新规划生活,为孩子们的未来做打算。

她知道自己不能一直沉浸在悲伤中,她要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

警方经过多方调查,确认了刘晚舟购买保险的真实性,手续也都合法合规。

但这并没有让林芳感到丝毫的轻松,她依然觉得心中有个巨大的空洞,怎么也填补不了。

一天晚上,林芳哄睡孩子后,再次走进书房。

她坐在刘晚舟的椅子上,打开电脑,看着他留下的文件和资料。

突然她发现了一个隐藏的文件夹,输入孩子们的生日后,文件夹打开了。

里面是刘晚舟写给孩子们的一些话,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到他设想中孩子们未来的每一个重要阶段。

林芳逐字逐句地读着,泪水不停地滴落在键盘上。“宝贝们,爸爸不能陪你们长大了。但你们要记住,爸爸永远爱你们。要勇敢地面对生活,相互扶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林芳读完这些话,已经泣不成声。

她对着空荡荡的房间轻声说:“晚舟,你放心吧,我会把孩子们养大成人,让他们成为你希望的样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芳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逐渐适应了独自照顾孩子的生活。

她把对刘晚舟的思念深深埋在心底,将全部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孩子身上。

孩子们慢慢长大,开始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每当看到孩子们可爱的模样,林芳都会想起刘晚舟,心中既有伤痛,也有一丝欣慰。她知道,刘晚舟在天上看着他们,一定也希望他们能快乐成长。

在孩子两岁生日那天,林芳为他们举办了一个简单的派对。张明和许多亲朋好友都来了,大家一起为孩子们庆祝生日,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林芳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他们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派对结束后,林芳抱着孩子们来到阳台,指着天上的星星说:“宝宝们,看,那颗最亮的星星就是爸爸。他在天上看着你们,守护着你们呢。”孩子们眨着大眼睛,似乎听懂了妈妈的话,小手挥舞着,对着星星咯咯地笑。

林芳也笑了,那笑容中带着坚强和希望。

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会有许多困难和挑战等着她。

但为了孩子们,为了刘晚舟的遗愿,她会勇敢地走下去,带着这份爱与思念,开启新的生活篇章。

来源:小马阅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