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省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退休干部王松根获评山东省 “本色家园・银龄榜样” 称号。四十余载扎根公路领域,他以匠心叩击技术难关;退休后初心不改,仍以热忱续写行业担当,他用这份跨越岁月的坚守与奉献,为交通事业持续贡献力量。
近日,从省委老干部局传来消息,省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退休干部王松根获评山东省 “本色家园・银龄榜样” 称号。四十余载扎根公路领域,他以匠心叩击技术难关;退休后初心不改,仍以热忱续写行业担当,他用这份跨越岁月的坚守与奉献,为交通事业持续贡献力量。
发挥专业优势,施展业务才华。作为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他四十余年如一日扎根公路建设、养护及科研一线,退休后,仍心系公路事业,身退心不退,积极参与行业技术指导,一年中有大半时间奔波在路上,这份执着与坚守换来了丰硕成果:主持参与30余项科研项目,斩获22项省部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公路工程灾害预防与治理综合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等2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另有11项成果摘得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2024年,《从公路养护管理到公路资产管理》一文,获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探索”优秀论文奖;2024年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中国技术市场领域最高奖)个人三等奖。编著专业书籍10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编制6部国家行业标准,用技术创新和专业优势为公路事业发展筑牢根基。
传承公路精神,培养青年人才。退休后的王松根同志并未停下奉献的脚步,而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银龄行动”。他持续聚焦“十四五”公路养护技术发展趋势,每年奔波于全国各地,开展业务讲座30多场,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更多人,深受大家的尊敬。每年参加指导全国及我省公路方面的公路养护规划编制、养护科技项目研究等专家咨询、评审会30余次。为弘扬和传承好公路精神,把毕生公路养护经验积累编印成《道可道》等数十本专业书籍捐赠给单位职工书屋,在行业传播,供同行借鉴使用。多年来,他始终把培养青年人才放在心上,先后培养出14名博士生,为国家输送了一批高层次专业人才,用实际行动践行“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观”理念,成为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为”的生动典范。
志愿服务脱贫,无私捐款奉献。退休后的王松根,将“老有所为”的担当延伸至更广阔的天地,自愿深入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担当志愿者,多次赴现场无偿提供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咨询服务,走访调研海拔4000多米的色达县17个乡镇和部分农村公路和省道建设工地,针对发现的技术问题进行现场指导,提出了色达县创建“四好农村路”的若干建议,无偿编写培训教材并开展相关培训。看到色达县农村公路落后现状,与家人商量后,从积蓄里拿出100万元,以个人名义捐助该县“四好农村路”建设,为色达县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从公路科研的“技术尖兵”到贫困地区的“暖心志愿者”,他用跨越山海的大爱,诠释了退休干部“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初心本色。
“每一项技术突破都源于现场实践,每一段公路畅通都连着群众期盼。”王松根回顾职业生涯时感慨道。此次获评全省“本色家园·银龄榜样”,既是对王松根个人贡献的高度认可,也成为山东省对离退休干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生动诠释。下一步,省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表示将进一步搭建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平台载体,引导更多老同志为交通强国、交通强省高质量发展贡献“银发力量”。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