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疗法进入“中国时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8 09:54 2

摘要:当海外巨头正在陷入CAR-T领域同质化竞争时,中国Biotech已然站在了下一代技术制高点。科济药业5月12日披露的BCMA CAR-T产品CT0596的临床数据,不仅展示了60%可评估患者4周内达到sCR/CR的惊人疗效,更揭示了通用型CAR-T技术平台突破

转自:新康界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正在进入一场静默的“权利转移”时刻。

当海外巨头正在陷入CAR-T领域同质化竞争时,中国Biotech已然站在了下一代技术制高点。科济药业5月12日披露的BCMA CAR-T产品CT0596的临床数据,不仅展示了60%可评估患者4周内达到sCR/CR的惊人疗效,更揭示了通用型CAR-T技术平台突破性迭代的秘密——实现接近自体疗法的临床效果,其首例患者持续缓解超4个月的早期数据,彻底改写了行业对异体疗法持久性的质疑。

这场技术突围的背后,是科济药业"双线作战"战略定力的成功体现。科济药业既在实体瘤CAR-T领域以Claudin18.2靶点构建护城河,又在通用型赛道完成技术代际跨越。这种同时挑战技术难度与商业痛点的布局,正在颠覆跨国药企主导的产业秩序。

01

通用型CAR-T的"中国方案"

在BCMA靶点领域,传奇生物/强生的Carvykti与百时美施贵宝的Abecma已建立自体疗法的标杆。

科济药业CT0596的突破性在于:首次证明异体CAR-T在关键疗效指标上能够逼近甚至超越自体疗法。60%的sCR/CR率,虽样本量有限,但所有缓解患者持续无复发,特别是首例患者维持深度缓解超4个月,这在通用型疗法开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些数据不仅仅验证了科济药业基于其自主研发的THANK-uCAR®通用型CAR-T技术开发升级版的THANK-u Plus™平台,更预示着通用型CAR-T商业化落地的可能性——当前自体CAR-T疗法高达37-58万美元的定价体系,或将迎来颠覆性冲击。

02

双轮驱动的百亿美元市场收割机

科济药业战略纵深体现在其通过“实体瘤+通用型”实现双引擎布局。

(图片来源:科济药业官网)

实体瘤CAR-T王牌Claudin18.2 CAR-T(CT041),全球III期临床已启动,针对胃癌的二线治疗。最新随访数据显示客观缓解率(ORR)达61.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5.6个月,疗效数据碾压PD-1/L1疗法。考虑到全球每年新发胃癌109万例(中国占比43.9%),该产品有望打开50亿美元级市场。

除此之外,其通用型CAR-T梯队BCMA靶点的CT0596显示出初步良好的安全性及令人鼓舞的疗效信号,在所有预设剂量组均观察到CAR-T细胞的扩增。公司会在后续学术大会上分享更详实的临床试验数据,预估下半年提交CT0596的IND申请。

当多数Biotech还在血液瘤红海挣扎时,科济已建立起跨瘤种、跨技术路线的立体防御体系。

03

未来展望

科济药业的突围,正在展现中国创新药企的进化逻辑:从Fast-follow到Best-in-class,最终实现First-in-class的跨越。

科济药业通过靶点创新、技术平台的改良突破、制定正确的临床策略,正在实现在CAR-T领域跃迁。随着CT041和CT0596的推进,科济通过构建“自体+异体”以及"血液瘤+实体瘤"的协同生态。当跨国药企还在纠结CAR-T的商业化瓶颈时,中国Biotech已给出终极解决方案:用通用型技术降本增效,用实体瘤突破扩大适应症边界。

科济药业的临床进展,标志着中国Biotech进入了"定义行业标准"的新阶段。在细胞疗法这个曾被视为"西方堡垒"的领域,中国创新力量不仅实现了技术突围,更开始输出治疗范式。

当CT041的上市倒计时与CT0596的持久性数据共振,一个属于中国创新药的黄金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