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不少人都在聊,特朗普刚上任没到一年,就把白宫折腾得热火朝天,又是盖新宴会厅,又是改玫瑰园,连连接行政官邸和西翼的走廊都挂上了带金框的总统像。
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最近不少人都在聊,特朗普刚上任没到一年,就把白宫折腾得热火朝天,又是盖新宴会厅,又是改玫瑰园,连连接行政官邸和西翼的走廊都挂上了带金框的总统像。
光东翼那个新宴会厅就砸了超 2 亿美元,有人调侃他这哪儿是当总统,明明是当 “白宫拆迁队长”。
可你知道吗?这些改造不光花钱多,风格还透着股特别的味道,连有些细节都藏着争议,今天咱们就好好扒一扒,看看特朗普到底把白宫改成了啥样。
要说这次改造最显眼的特点,那必须是 “金色” 从头用到尾,而且好多设计都能看到他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的影子。
就拿总统日常办公的椭圆形办公室来说,这里可是接待外国领导人的重要地方,现在墙上挂的肖像画、镜子全是镶金框的,连天花板上的总统印章都盖了层金箔,壁炉架上摆的那些白宫历史文物,也一水儿是黄金材质。
之前几任总统,包括特朗普自己第一任期的时候,办公室风格都挺低调,没这么张扬,现在这么一弄,整个空间一下子就显得特别华丽,倒真有点像私人庄园里的豪华房间。
跟椭圆形办公室挨着的内阁会议室也没逃过 “金色改造”,这里平时要开幕僚会议,还要接待国际领导人,现在墙壁上全镶了金色饰条,壁炉架上摆了不少金色装饰摆件。
另外还多挂了好几面旗帜,美国陆军、海军、空军的都有,再配上华丽的枝形吊灯,整个房间的氛围比以前庄重多了,就是金色元素一多,跟椭圆形办公室的风格倒是越来越像,都透着股特朗普喜欢的奢华感。
除了办公的地方,白宫里用来搞活动的空间也改了不少,夏天的时候,特朗普把玫瑰园翻新了一遍,原来的草坪全换成了石砖地面,还加了一套配着黄白条纹遮阳伞的餐桌。
有意思的是,园子里的玫瑰丛倒是一棵没动,翻新完之后还起了个新名字叫 “玫瑰园俱乐部”,最近已经用上了。
前阵子他就在这儿给共和党议员办了晚宴,保守派活动家查理・柯克的总统自由勋章追授仪式也放在这儿举行。
说真的,这么一改,玫瑰园倒不像单纯的景观区了,更像个能随时办聚会的多功能场地,而且那石砖地面和遮阳伞的风格,跟海湖庄园里的硬质露台几乎一模一样,一看就是按他熟悉的路子改的。
9 月份的时候,特朗普还在白宫西柱廊搞了个 “总统星光大道”,这条道连接着行政官邸和西翼,算是白宫里的核心通道。
上面按时间顺序摆了历任总统的肖像,每幅肖像都配了金色边框,边框上面还加了金色镶嵌物,跟前面那些办公、活动空间的金色风格正好能串起来。
不过这里也有个小争议,前总统拜登的肖像没放正式的画像,而是用了一张自动笔签名的照片代替,不少人看到后都觉得有点奇怪,毕竟其他总统都是正经肖像,就这一张不一样。
这次改造里规模最大的,还得是东翼那个新宴会厅,7月份官宣的时候,特朗普就说这事儿特别有必要,因为白宫现在缺个能办大型国际领导人活动的地方,这个新宴会厅正好能补上。
从数据来看,这地方确实够大,能容纳999人,面积有9万平方英尺,换算过来差不多 8700 平方米,快赶上两个现有白宫那么大了。
造价也不低,总花费超 2 亿美元,特朗普说这笔钱全靠个人和私人捐赠,一分钱不占纳税人的,也不接受外国捐款。
不过这话一出,不少历史学家和政府伦理专家都有点担心,觉得私人捐赠的方式可能会有潜在问题,毕竟白宫改造是公家的事,过多依赖私人资金,后续会不会有其他麻烦还不好说。
现在东翼的拆除工程已经启动了,10 月 20 号那天,施工人员已经把外墙拆完了,接下来就该开始建宴会厅了。
其实仔细看这些改造项目,能发现特朗普对白宫的调整特别有 “个人特色”,金色装饰贯穿始终,还总往海湖庄园的风格上靠,而且每个改造的地方都有明确的用途,要么是为了提升办公和接待的档次,要么是为了增加举办活动的空间。
不过争议也不少,比如东翼宴会厅的资金来源,还有总统星光大道里拜登的肖像问题,这些都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有人觉得,总统想把办公的地方改得舒服点、气派点也正常,毕竟白宫不光是总统的办公室,也是美国的象征之一,适当翻新能提升形象。
但也有人觉得,改造花的钱太多,而且风格太张扬,跟白宫以往的稳重气质不太搭,尤其是私人捐赠的资金方式,总让人心里不踏实。
目前公开的捐赠名单中,仅有洛克希德・马丁等少数企业被明确归类为 “对华强硬派”。
其他主要捐款方(如苹果、谷歌)的对华政策以务实合作为主,甚至在某些领域(如气候合作)与中国存在共同利益。
不管怎么说,这些改造已经实实在在落地了,后续新宴会厅建成后会怎么用,其他改造后的空间会不会还有调整,都值得再关注看看。
毕竟白宫的每一点变化,都能反映出总统的治理风格,现在这些金色的、带着私人印记的改造,说不定也会成为特朗普任期里一个特别的标签。
来源:月尘染星河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