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乖孩子重视自己的感受,方法大揭秘?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2 09:50 2

摘要:在我十年的小学教育经历里,接触过很多乖孩子。就拿我们班的小明来说,他总是特别安静听话,不管是在学校遵守纪律,还是在家里听从家长安排,从来不会捣乱。但有一次班级活动分组,大家都积极表达自己想和谁一组,只有小明默默地跟着别人,问他想去哪个小组,他就轻轻说“都行”。

在我十年的小学教育经历里,接触过很多乖孩子。就拿我们班的小明来说,他总是特别安静听话,不管是在学校遵守纪律,还是在家里听从家长安排,从来不会捣乱。但有一次班级活动分组,大家都积极表达自己想和谁一组,只有小明默默地跟着别人,问他想去哪个小组,他就轻轻说“都行”。这样的情况其实不少见,乖孩子常常压抑自己的感受,不敢表达真实想法。长此以往,他们的自我意识会被慢慢掩埋,情感识别和表达能力也得不到锻炼,更难以建立健康的自我价值认同体系,这就是他们面临的隐形困境。

既然我们了解了乖孩子面临的这些问题,那该怎么帮助他们呢?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四步训练法,能帮助乖孩子从观察自己的感受,逐步过渡到勇敢表达出来。

第一步是用角色扮演游戏引导孩子说出真实想法。我教过一个特别内向的小女孩,在玩医院过家家的时候,我问她“小病人感觉怎么样”,一开始她只是小声嘟囔,后来慢慢开始详细描述小病人可能会害怕、会疼。从那之后,她在生活中也能更敏锐地感知到自己的情绪了。通过这样的游戏,能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观察和表达感受。

第二步是建立情绪日记本。每天睡前,让孩子用颜色或贴纸记录心情变化。我班里有个小男孩,刚开始不太会表达情绪,但通过在本子上贴不同颜色的贴纸,红色代表开心,蓝色代表难过。一段时间后,他就能清晰地跟父母说自己当天的心情了。这种方式能帮助孩子把情绪具象化,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感受。

有了前面两步打下的基础,第三步就可以设置“家庭夸夸时间”了。每周固定一个时段,一家人互相说出对方三个优点,培养价值认同。有个家长跟我说,自从开始“家庭夸夸时间”,孩子变得更自信了,也更愿意参与家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优点被认可,从而建立起健康的自我价值认同。

最后一步是采用“选择权阶梯”法。从无关紧要的小事,像选水果开始培养决策能力,逐步过渡到重要事项。比如先让孩子选今天吃苹果还是香蕉,再到周末是去公园还是图书馆。这样孩子在做选择的过程中,自我意识会慢慢增强。

今晚就能试:和孩子玩一次角色扮演游戏,问问里面角色的心情。

这些训练方法需要融入到日常生活场景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就从早餐这个场景来说,我们可以问孩子“你今天想喝牛奶还是豆浆”,让孩子参与到早餐选择中。如果孩子犹豫,我们可以稍微给点提示,但不要直接替他做决定。通过这样的小互动,能让孩子在生活的点滴中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

写作业时也是引导孩子的好时机。当孩子遇到难题,我们不要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问他“你觉得这道题可以从哪个方面入手”,引导他自己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又能让他们重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玩游戏时,如果孩子和小伙伴有分歧,我们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你可以说说你的想法,咱们一起商量”,鼓励孩子表达。在游戏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更容易放开自己,勇敢说出内心的想法。

今晚就能试:早餐时让孩子选择想吃的食物。

在引导孩子重视自己感受的过程中,家长也要注意避免一些常见的沟通误区。

有些家长习惯替孩子做决定,比如孩子选衣服,家长直接说“这件好看,就穿这件”,这就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孩子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喜好,自我意识也就难以发展。

还有的家长忽视孩子的感受,孩子跟你说他不开心,你不能说“这有什么好难过的”,要认真倾听,给予回应。孩子的情绪需要被尊重,这样他们才会更愿意表达自己。

过度批评孩子也不可取。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不太对,也不要马上批评,要先肯定他表达的勇气。否则孩子会因为害怕被批评而不敢再表达。

拿孩子和别人比较也是个常见的误区。说“你看人家孩子多懂事”,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打击他的自信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应该关注孩子自身的进步。

另外,在孩子表达时不要打断他。要让孩子完整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他们才能感受到被尊重。

今晚就能试:回顾一下今天和孩子的交流,看看有没有犯上面这些错误。

来源:春风数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