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噱头,光谷一家叫程杨记的小公司,把1836年药铺老方子塞进饮料瓶,月销36万瓶,盒马直接把它摆进健康专区,跟进口椰子水抢货架。
“喝饮料还能降血糖?
”昨晚刷到这条留言,差点把刚买的无糖可乐扔进垃圾桶。
不是噱头,光谷一家叫程杨记的小公司,把1836年药铺老方子塞进饮料瓶,月销36万瓶,盒马直接把它摆进健康专区,跟进口椰子水抢货架。
玉米须丢进垃圾桶?
人家做成黄金水。
程杨记把田里的玉米笋须低温冷萃,不加一粒糖,甜感来自自家“本草甜味替代系统”——说人话,就是罗汉果+甘草+甜叶菊按古方比例勾兑,甜得自然,血糖不蹦迪。
一瓶下去,嘴里甜,尿检不飙糖,控糖人群终于有能“吨吨吨”的爽感饮料。
更野的是刚送进临床的“青钱柳复合酵素”。
华中农业大学的实验室里,教授们把青钱柳叶片和益生菌一起关“小黑屋”发酵,降糖活性成分直接翻倍,吸收率从“挤地铁”升级成“坐高铁”。2025年二季度上市,听说内部试喝会结束,志愿者餐后血糖曲线平得跟飞机场似的,当场有人喊“胰岛素可以减量?
”被研究员黑着脸请出去。
别急着鼓掌,最扎心的是认证。
国家卫健委7月刚发的“药食同源食品研发示范基地”牌子,全省第一块砸在程杨记门口。
之前想买带“功能”二字的饮料,得海淘日本、德国,现在光谷自产,九仙妙饮配方盖着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红章,安全感直接拉满。
省里领导私下说:“再不用看国外脸色,咱老祖宗的锅碗瓢盆也能熬出现代化。
”
有人吐槽“又是智商税?
”去看看人家新建的无菌灌装线,4万瓶/小时,瓶子过一遍就像做核酸,连孢子都别想蒙混过关。
从种玉米的地块到灌装封口,扫码能追溯到农民大叔家第几块田,出问题直接找人不找借口,比某些直播带货的“家人们”靠谱十条街。
风投早闻味赶来,Pre-A轮估值飙到离谱,程家第七代传人程杨却慢吞吞:“先让产品说话,资本排队也得按老祖宗规矩来。
”听说谈判桌上,他掏出祖传的算盘噼啪一打,把投资人看懵:原来1836年的老算盘也能算出2024年的现金流,这波文化buff谁挡得住?
晚上十点,盒马货架补货小哥把玉米笋须饮品摆到最显眼位置,顺手拧开一瓶当夜宵,“反正不怕升糖。
”他咧嘴一笑,牙上还沾着玉米清香。
此刻,千里之外的药房柜台,胰岛素针头默默躺回冰箱——饮料都进化成这样了,控糖人生好像也没那么苦了。
来源:陪老头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