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达这次玩得挺怀旧,直接把1966年的老车1000 MBX给“复活”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4 12:37 2

摘要:这次的主角是一辆1966年的双门小车,当年全球才两千多辆,现在突然以概念车的身份冒出来,还配了对开式的滑门——前门正常开,后门像半扇窗户似的滑出去,说是可以放置一辆自行车进去。

看到斯柯达新发的1000 MBX概念车,第一反应是这牌子最近有点“上瘾”。

从去年到今年,他们隔三差五就把自家老车翻出来重新打扮一遍,要么做成电动版,要么干脆只活在电脑里。

这次的主角是一辆1966年的双门小车,当年全球才两千多辆,现在突然以概念车的身份冒出来,还配了对开式的滑门——前门正常开,后门像半扇窗户似的滑出去,说是可以放置一辆自行车进去。

说实话,这种设计放在现在挺新鲜的,但斯柯达搞这套也不是头一回了。

去年他们虚拟复活了1970年代的110 R轿跑,今年八月又折腾了一波1990年代的皮卡Felicia Fun,全是电动概念车,但没一辆真要卖。

说白了,就是品牌在电动化时代试探方向,顺便用“经典车复活”的噱头刷存在感。

不过这次1000 MBX倒是有实车亮相,虽然具体参数没公布,但确定是纯电驱动,可能还配空气悬架。

这车的外观一眼就能看出老车的影子,线条圆润,LED大灯模仿了老款的镀铬中网,车顶还有个鳍状结构,直接用摄像头取代了后车窗。

设计师Antti Savio说不想做得太激进,要保留六七十年代的那种优雅感。内饰是2+2座椅,紧凑但实用。

其实原版1000 MBX在当年就是亲民小车,不到1升的排量,车重才七百多公斤,极速一百出头,但因为皮实耐用,在东欧挺受欢迎。

现在斯柯达把它电动化,倒是挺符合现在“小而美”的潮流。

不过话说回来,斯柯达这几年反复用经典车搞概念,背后策略挺明显的:电动化转型期,很多品牌都在纠结怎么平衡历史基因和新技术。斯柯达选了一条讨巧的路——不打性能牌,不打价格战,而是打情感牌。

老车本身有故事,设计有辨识度,改成电动版还能避免“油改电”的违和感。

但问题也在这儿:这些概念车多数只停留在图纸和展台上,真正量产的寥寥无几。

比如去年那辆Vision Gran Turismo,四电机性能猛兽,但也就是游戏里的虚拟车型。

有人可能觉得这是“纸上谈兵”,但我觉得,斯柯达这么做反而聪明。

现在小众跑车市场本来就萎缩,真投入量产风险太大,不如先靠概念车试探市场反应,还能维持品牌热度。

而且这种“数字化复活”成本低,灵活性高,既能致敬历史,又不用背销量包袱。

对用户来说,虽然买不到实车,但至少能看到品牌在认真思考“电动车该怎么保留个性”。

从行业角度看,传统车企在电动化时代普遍焦虑——技术同质化严重,设计也越来越像。斯柯达用老车重塑的方式,其实是在找差异化突破口。

比如对开滑门这种设计,放在量产车上可能不现实,但至少展示了电动平台的结构自由度。再说,情怀这东西,只要不滥用,永远有人买单。

说实话,概念车再炫,最终还是要回到路上。斯柯达这几年“复活”了这么多经典车,用户更期待的可能是其中某一款能真正量产。毕竟,老车的魅力不该只活在屏幕里。

来源:生活放大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