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慧医院建设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一场以患者为中心、以数据为驱动、以管理为抓手的系统性变革,需通过顶层设计、科技创新与文化软实力的双轮驱动,方能实现公立医院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跨越。”
“智慧医院建设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一场以患者为中心、以数据为驱动、以管理为抓手的系统性变革,需通过顶层设计、科技创新与文化软实力的双轮驱动,方能实现公立医院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跨越。”
5月17日,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主办的AI赋能医院管理创新与医学实验室智能升级学术交流会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大厦举办。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廖岚表示,智慧医院建设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廖岚。
廖岚介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三位一体”智慧医院架构为核心,围绕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大维度,构建了覆盖全流程的信息化系统。作为江西省首家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六级医院,通过整合临床数据、管理数据和患者服务数据,打造了全院统一的“数据湖”。这一平台通过标准化数据治理与实时分析,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此外,医院自主研发的智能门诊小助手及智能住院小助手,将门诊及住院全流程就医服务以集约化设计为理念,对建档、预约、报到、交费、检查、报告查询、入院登记、出院结算、病案邮寄等业务进行线上重构,集成为统一的服务入口,让患者通过手机实现一页通办,日均服务患者超4000人次,平均缩短就诊时间近200分钟。
廖岚介绍,医院创新引入VR全息健康管理系统,每月吸引超3000人次参与互动科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直观展示疾病机理与治疗方案。此外,医院正在探索“元宇宙医院”的建设,开发AI数字医生和智能分诊系统,尤其在口腔专科领域,尝试将大模型技术应用于早筛与诊疗一体化,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
科技创新被视为医院硬实力提升的关键,廖岚透露,医院通过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将数据采集与分析周期从传统6-12个月缩短至2-3个月,助力科研产出效率倍增。2023年,医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项、省部级奖项22项,科技量值重返全国百强。她坦言,尽管成果显著,医院仍需在国家级奖项上实现突破,未来将推动更多临床病例转化为研究资源,加速医学成果转化。
“智慧医院的终极目标,是打造一所让患者信赖、以人民健康为核心的现代化医院。这条路虽长,但每一步都值得深耕。” 廖岚说。
责编:李爽
主编:田茹
校对:朱晓娜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