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11月3日灿星文化递交给北京互联网法院的“不在场证据”里,最不起眼的一张工作证照片背面,工作人员手写的备注。
“跨年那天,我在天津奥体后台,亲眼看见荣梓杉裹着羽绒服蹲在地上,给一只流浪猫喂火腿肠。
”——这是11月3日灿星文化递交给北京互联网法院的“不在场证据”里,最不起眼的一张工作证照片背面,工作人员手写的备注。
照片里,时间戳停在2024年12月31日19:42,同一时刻,李禹熹在微博晒出“他失联跨年的第N次崩溃”。
两边时间线啪地对上,像两列高速动车迎头撞,围观群众才第一次真切感到:原来“罗生门”可以这么近,近到能听见骨头错位的声音。
朝阳警方的通报更冷,只写“监控角度缺失”,却把最暧昧的30秒留白留给了所有人脑补。
有人补出“推搡”,有人补出“拥抱”,有人补出“互殴”,像给黑白漫画自行上色,越涂越脏。
法医的二次鉴定还没出,网络已经提前给李禹熹的伤口结了痂——“家暴预备役”“00后渣男”,标签一贴,血就止不住了。
行业里的反应更快,也更无情。
《大江大河3》的制片主任直接在朋友圈发了一张“演员备选表”,荣梓杉的名字被贴在便利贴上,旁边是同样00后、同样童星出身、同样“性价比更高”的B选手。
协会内部的人透露,这张表其实7月就做好,只是等一个“不可抗力”的借口。
现在借口来了,像一场迟到的台风,把25岁的少年直接吹回试镜间。
粉丝那边更撕裂。
有人把后援会三年账本翻出来,发现“守护梓杉”的200万集资里,有60%的打款备注写着“考研上岸”“换工作”“分手快乐”,像把人生不如意一次性充值进一个遥远的人形许愿池。
大粉脱粉时甩出的“耍大牌”视频,不过是他在片场让助理帮忙撑伞的15秒——同一场戏,老戏骨也在旁边让助理举保温杯,只是没人拍。
同一个动作,不同年龄,罪与非罪的界限,原来取决于镜头往哪边偏半寸。
北师大的心理教授出来解释,说聊天记录里反复出现的“已读不回”“秒删”“拉黑再拉回”,是典型的焦虑-回避循环。
翻译成人话:一个拼命追,一个拼命逃,逃的人越冷,追的人越烫,最后两个人一起把感情熬成一锅焦糊的糖浆,粘住谁,谁掉层皮。
可教授没说的是,这锅糖浆现在被直播、被截屏、被0.5倍速回放,连“焦糊”都成了流量佐料,苦也苦得带点击率。
最微妙的是广告商的撤退。11月1日零点,某奶茶品牌把微博置顶换成“与荣梓杉合作已终止”,早上七点又悄悄换回“冬日新品温暖上市”。
公关部的朋友说,后台数据显示,那条终止声明的转赞评,比新品广告高7倍——“负面流量也是流量,先薅最后一撮再跑”。
少年代言的酸奶、耳机、运动鞋,一夜之间全学会“隐身”,像潮水退去,沙滩干净得能照见人影,也照见自己曾经的贪婪。
事情走到这一步,真相反而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
警方、法院、协会、心理医生,所有正规军都在按程序走,可程序太慢,慢到足够让围观的人另起一桌“加急审判”。
荣梓杉下一次公开露面,无论眼眶红不红、说话抖不抖,都会被截成表情包,配文“卖惨”或“心虚”。
李禹熹如果继续发声,也会被说成“蹭热度”或“想红”。
两个人像被扔进一台巨大的滚筒洗衣机,脱水键被按下,就再也停不下来。
能停下来的,大概只有那只跨年夜里被喂过的流浪猫。
它不会知道,自己曾出现在一份用来证明“清白”的法院材料里,也不会知道,有人因为30秒监控缺失,正把另一个人的人生撕成碎片。
它只记得火腿肠的味道,记得那只手温度有点低,动作却轻。
天太冷,猫吃完就跑了,没回头看。
来源:运筹帷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