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生长受限的病因、预防和治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0 01:31 2

摘要: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也称宫内生长受限(IUGR),为受病理因素影响(母体、胎儿、胎盘疾病等),胎儿生长未达到其遗传潜能,超声估测胎儿体重(EFW)或腹围低于相应胎龄应有体重或腹围第10百分位数以下。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妇儿医学论坛

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也称宫内生长受限(IUGR),为受病理因素影响(母体、胎儿、胎盘疾病等),胎儿生长未达到其遗传潜能,超声估测胎儿体重(EFW)或腹围低于相应胎龄应有体重或腹围第10百分位数以下。

FGR是导致围产儿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还可能带来远期的不良结局,早期筛查,科学干预,以及适时终止妊娠,尤为重要。

一、寻找病因

导致FGR的因素较为复杂,目前主要包括母体、胎儿及胎盘脐带等。FGR的预后取决于病因,因此寻找FGR的病因至关重要。

1、母体因素

母体因素包括:营养不良、妊娠并发症&合并症,以及其他因素。

(1)营养因素:如孕妇存在偏食、妊娠剧吐以及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不足等情况,胎儿营养供应不足,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

(2)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常见妊娠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胎妊娠、胎盘早剥、过期妊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常见妊娠合并症,如心脏病、肾炎、贫血、抗磷脂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可导致胎盘灌注减少,从而影响胎儿的生长。

(3)其他:胎儿生长与孕妇年龄、地域、体重、身高、经济状况等因素相关;多胎妊娠、宫内感染、子宫发育畸形、吸烟、吸毒、酗酒、母体接触放射线或有毒物质、孕期应用苯妥英钠、华法林等药物均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

母体因素所致血管改变,导致子宫胎盘灌注不良占FGR病因的25%~30%。

当临床怀疑FGR的病理因素来自子宫胎盘灌注不良时,应考虑筛查自身抗体,以排除母体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2、胎儿因素

胎儿因素包括:遗传学异常、结构异常。

如某些胎儿遗传疾病,包括染色体病、基因组病、单基因病等临床可表现为FGR;先天结构异常的胎儿,有20%~30%同时合并胎儿生长受限。且胎儿存在的先天缺陷越多,合并FGR的概率越高。

对于FGR,建议行详细的胎儿结构超声筛查。FGR胎儿合并结构异常或中孕期超声软指标异常(如肠回声增强等)时,建议介入性产前诊断,进行染色体微阵列及核型分析。

胎儿染色体异常占FGR病因的15%~20%,对于<孕24周或EFW<500g的FGR孕妇,无论是否合并胎儿结构异常,均建议提供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3、胎盘、脐带因素

轮廓状胎盘、副胎盘、小胎盘及胎盘血管瘤等胎盘各种疾病可导致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

单脐动脉、脐带过长、脐带过细(尤其是近脐带根部过细)、脐带扭转、脐带打结等脐带因素可影响胎儿血供,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

二、FGR的预防

• 孕妇戒烟可预防FGR发生(推荐等级:A);

• 既往有FGR和子痫前期病史的孕妇,建议从孕11-13+6周开始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至36周,剂量为 100~160 mg/d,可能降低再次发生FGR的风险(推荐等级:A);

• 对于FGR 高危人群,低分子量肝素不能有效预防FGR的发生(推荐等级:A)。

三、FGR的临床处理

根据2025年中华围产医学杂志发布的《胎儿生长受限临床诊治标准化表单管理专家共识》,FGR的临床处理原则是基于相关的病理因素进行分层管理,从而降低围产期病死率,最大限度减少近、远期并发症。主要包括营养和膳食补充、卧床休息、吸氧、阿司匹林、低分子量肝素等。目前尚缺乏安全且缺乏循证依据的宫内干预方法。

图1 FGR的临床处理路径

根据《胎儿生长受限专家共识(2019版)》,治疗小结如下:

<孕24周胎儿——产前诊断

孕24-28周胎儿——积极告知,转诊

孕28-32周FGR——单纯脐动脉血流舒张末期反向,期待不超过32周

孕32-34周FGR——单纯脐动脉血流舒张末期消失,期待不超过 34 周

孕34-37周FGR——监护良好,可期待至37周后,若停滞生长>2周、羊水过少、NST异常等情况,终止妊娠

>孕37周FGR——积极终止

<孕34周,及孕34-37周预计1周内分娩——促胎肺

<孕34周——硫酸镁

四、分娩方式

FGR 本身并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应当结合其他危险因素和监测指标确定分娩方式。

但存在脐动脉血流异常(舒张末期血流缺失或反向)时,建议剖宫产终止妊娠。分娩过程中进行持续电子胎心监护。

目前FGR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仍然是终止妊娠。因此,为了平衡早产和继续妊娠可能发生的胎儿器官损害或死亡的风险,确定合适的分娩时机至关重要。

总之,FGR 应综合评估,个体化处理。

参考文献:[1] 孔北华, 马丁, 段涛. 妇产科学[M]. 10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4: 159-207. [2]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建立我国胎儿生长曲线和胎儿生长受限干预体系的全链条研究》部分项目骨干. 胎儿生长受限临床诊治标准化表单管理专家共识[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25, 28(2): 89-97. [3]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胎儿生长受限专家共识(2019版).中国产前诊断杂志,2019,11(4):78-98.

来源:七七妈咪爱育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