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科研经费、几乎丢掉工作时,他用“异端”理论摘得了诺奖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4 09:22 2

摘要:1997年诺贝尔奖颁给了普鲁西纳,大家都觉得他肯定很厉害,可是很少人知道,他原来也很难。他的理论,当时是异端,很多人不相信。核心问题是,蛋白质能不能自己复制,还会传染疾病呢。

从否定到诺奖,普鲁西纳的朊病毒理论,一场科学界的地震

1997年诺贝尔奖颁给了普鲁西纳,大家都觉得他肯定很厉害,可是很少人知道,他原来也很难。他的理论,当时是异端,很多人不相信。核心问题是,蛋白质能不能自己复制,还会传染疾病呢。

1972年,普鲁西纳还是年轻医生,他看到了克雅病的可怕,病人很快就不行了。他想找到病因,可是很难,当时的科学,对这种“慢病毒”不了解。用老办法,根本不行,他很着急。

他开始想,也许不是病毒,会不会是别的,他的实验一直失败,找不到核酸。于是,他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病原体根本没有核酸,是一种蛋白质,怪异的蛋白质。这个想法,直接挑战了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很多人都觉得他疯了。

他遇到了很多麻烦,同行们不相信他,觉得他的想法太离谱了。研究所撤资了,大学也不想和他续约,他很孤单,大家都在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他没有放弃,他相信自己的数据,问题一定是出在理论上,不是他的实验。

1982年,他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提出了“朊病毒”这个概念,这个词真拗口。朊病毒是什么,就是蛋白质感染颗粒,它不需要核酸复制,它会让正常的蛋白质变坏,诱导正常蛋白质构象改变。

朊病毒,其实就是一种蛋白,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正常的,一种是坏的,坏的会传染,怎么传染。坏蛋白会像“模板”一样,让正常的蛋白也变坏,就像多米诺骨牌,一个接一个,最后脑子就坏了,普鲁西纳还说,阿兹海默症的病理机制,和朊病毒很像,这是真的吗。

传统的治疗方法,不管用,基于朊病毒理论,有了新的思路,可以阻断错误蛋白的传播,怎么阻断呢。现在的药物,要能进到脑子里,还要能抑制坏蛋白聚集,这很难。科学家们觉得,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不能只看表面,要从分子层面下手,要找到根本原因。

不只是神经科学,肿瘤学、免疫学,也开始关注蛋白质构象,蛋白质怎么会变坏,变坏了会怎么样。结构生物学和蛋白质组学,也进步很快,可以帮助设计抑制剂,找到精确的靶点,靶点是什么东西。

普鲁西纳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发现,还是一种科学精神,他坚持真理,敢于挑战权威,他给后来的科学家,树立了榜样,大家都要学习他。很多人看完这个故事,都会去想,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

他的贡献,会永远被记住,朊病毒理论,成了神经科学的基础理论,他的研究,救了他自己,也给病人带来了新的希望,基础科学,真的很有价值。所有人都觉得他以后不得了,但他一开始,真的很难,可是在那种环境下,谁能受得了。

来源:电子小课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