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一博物馆举行博物馆日活动,还成立志愿者服务团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8 09:02 2

摘要:成立于2024年10月的宁波弥勒博物馆,是一个年轻的博物馆。从其筹建、布展到面向公众开放,每一步都承载期待、充满挑战,凝聚着宁波文博界的“和合”力量。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顾嘉懿 景士杰 记者 肖暖暖

5月16日,以“弥光同行 志愿未来”为主题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在宁波弥勒博物馆举行。

成立于2024年10月的宁波弥勒博物馆,是一个年轻的博物馆。从其筹建、布展到面向公众开放,每一步都承载期待、充满挑战,凝聚着宁波文博界的“和合”力量。

当天的活动包含志愿者服务团队成立、教学实践基地授牌、藏品捐赠、全国道德模范经验分享等环节,旨在探索馆校合作创新路径,推动弥勒博物馆在组织建设、社会教育、文物保护等领域的提质升级。

宁波弥勒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

成立志愿者队伍

在宁波弥勒博物馆前期工作中,志愿者团队发挥了强大力量。他们穿梭于展厅,为市民游客提供讲解服务,还承担了拍摄、宣传等许多“幕后”工作。

当天,宁波弥勒博物馆志愿者服务团队正式成立,第一届轮值团长宋孟楠、欧姜勇、苏海盛、郭蔚英、徐昀、张龙杰等人接受聘书。

志愿者服务团队代表接受聘书。

据了解,宁波弥勒博物馆志愿者服务团队将下设讲解服务部、摄影摄像部、宣传文案部、社教活动部、学术研究部、日常服务部六个工作部门,李红、侯丽娜、王玮、汪仁芳、江权被聘为首批导师。

志愿者服务团队代表欧姜勇表示,宁波弥勒博物馆是一个拥有古今交融气质的博物馆,“感谢潘公凯先生设计了一个很有标识性的场馆,让我们想要去亲近它、走进它,希望未来能在博物馆学到更多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传播给大众。”

此外,弥勒博物馆也与高校、企事业、社会组织合作成立了多支志愿者服务队,并联合多所高校建立教学实践基地,这些队伍将充分发挥“志愿”力量,搭建与公众之间的桥梁。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西北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王雪梅同时被聘为宁波弥勒博物馆的学术顾问。

宁波市委社工部副部长陈林芬表示,在老龄化加剧、文化需求多元的今天,志愿服务需要有更专业的温度,希望弥勒博物馆志愿者团队做好文物故事的解读者,让文物背后的智慧活起来,同时结合数字技术、互动体验,让服务更贴近青年。

活动上的舞蹈表演。

弥勒博物馆全球征集藏品

当天活动上,还表演了舞蹈节目《山海浔》、古琴合奏《神人畅》,并举行了文物捐赠仪式。

宁波弥勒博物馆成立时间短,馆藏资源较为稀缺,研究力量相对薄弱。今年4月,该馆发文物藏品“全球征集令”,征集能够反映佛教文化发展流变,尤其是体现佛教中国化的重要物证;展现弥勒信仰传播、造像演变的重要文物及作品;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佛教珍贵艺术品;反映“东南佛国”“圣地宁波”的佛教文化遗产;反映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征集类别则包括佛教造像、经文典籍、佛教遗珍、艺术瑰宝等。

藏品捐赠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既丰富了博物馆的藏品资源,也是博物馆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的重要基础。据了解,截至目前,弥勒博物馆已收到不少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成为博物馆建设有力的社会支撑。其中,宁波市收藏家协会、宁波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2家单位19位捐赠者,提供点交、入馆登记藏品共计24件/套。

捐赠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当日,2022年“全国时代楷模”、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志愿者钱海军,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周秀芳也来到现场,讲述了他们的故事,给青年志愿者们带来启发。

钱海军在活动上。

周秀芳在活动上。

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陈彩凤表示,希望宁波弥勒博物馆能够进一步完善志愿者培训、管理与保障机制,让志愿者在讲解服务、文物保护、活动策划中发挥专长,实现个人价值与文博事业的双向奔赴;同时,以榜样为炬,点亮道德传承之光,“全国道德模范们的故事,是敬业奉献精神的生动诠释,他们的坚守,是包容、奉献的当代写照”。

她希望,宁波弥勒博物馆能够逐步形成有特色、成系统的藏品序列,探索建设有影响力、有自身特色,成体系、可持续的文化品牌,更好实现宁波弥勒博物馆展示弥勒文化的世界窗口的使命,为推动宁波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