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项发表于《中国艾滋病性病》的研究披露,四川省确诊了首例HIV-2感染者。该病例为一名67岁本地女性,无境外旅居史,经由健康筛查发现,并经多项实验室检测确认。
近期,四川省报告了首例HIV-2型感染病例。这种曾被认为主要流行于西非的病毒,已悄然出现在我国本土。
HIV不是只有一种,检测手段面临新挑战。
近日,一项发表于《中国艾滋病性病》的研究披露,四川省确诊了首例HIV-2感染者。该病例为一名67岁本地女性,无境外旅居史,经由健康筛查发现,并经多项实验室检测确认。
这也是自1992年四川省发现首例HIV感染者以来,首次报告的HIV-2型感染病例。这一发现提示,HIV-2病毒可能已在本地潜藏传播,艾滋病防控面临新的挑战。
01
病例回顾:从初筛到确诊的曲折过程
2024年12月30日,眉山市某县在开展常住人口健康筛查时,发现一名67岁女性HIV抗体初筛阳性。随后在12月31日及2025年1月8日两次采样复检,结果依然提示HIV感染。
然而,进一步的检测出现了令人困惑的结果:
HIV-1核酸定量检测:未检出HIV-1/2核酸定性检测:阳性抗体确证试验显示:HIV-2指示带这些矛盾的结果引起了疾控人员的警觉。随后,样本被送往省疾控中心进行能区分HIV-1和HIV-2的抗体确证试验。
最终,通过德国Mikrogen公司的HIV1+2抗体确证试剂盒,确认该病例为“HIV-2抗体阳性”,从而确诊为四川省首例HIV-2感染者。
02
科学认识HIV-2型
艾滋病病毒,即人免疫缺陷病毒,可分为HIV-1和HIV-2两种类型。
其中,HIV-1的起源与黑猩猩密切相关,HIV-2则与白枕白眉猴有关。它们的传播途径相似,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与HIV-1相比,HIV-2较为罕见,主要在西非局部区域流行。近年来,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日本等地相继报道了HIV-2输入性病例和本土病例。
上述研究介绍,我国首例HIV-2感染者是1998年福建省报告的科特迪瓦回国人员。2017年,湖南省报告了2例非输入性HIV-2感染病例,这也是国内首次本土HIV-2病例报告。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与免疫科主任医师何云表示,HIV-2感染在临床上确实不常见,她目前也只是在相关书籍或论文中学习过。
何云介绍,HIV-2在临床少见,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内HIV-2型感染者人数极少;二是与HIV-1型相比,HIV-2型的传播能力较弱、致死率较低。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告诉“医学界”,无论是通过性传播还是母婴传播,目前临床观察到HIV-2的传染性,均低于HIV-1。
“通常情况下,HIV-2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低,如此次四川省报告的病例,HIV-2核酸检测结果显示病毒载量就比较低。”李侗曾说。
“由于病毒载量低,CD4+T细胞计数下降较慢,免疫功能破坏相对较轻,HIV-2感染者的疾病进展也相对较慢。”李侗曾指出,临床上,HIV-2感染者的无症状期通常比HIV-1感染者要长得多,存活时间也更长。
在治疗层面,何云表示,从致病机制来看,HIV-2与HIV-1都是通过破坏人体的CD4+T细胞,从而削弱免疫系统,因此HIV-2型的临床治疗原则与HIV-1型相同,即采用联合抗病毒治疗(ART)。
她还提到,欧洲艾滋病临床学会(EACS)最近发布的治疗指南指出,对于HIV-2型感染,一旦确诊,不论CD4+T细胞计数如何,应立即开始治疗。
来源:第一科普
来源:医丁点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