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历史人物:栖霞“牟雯”,清嘉庆二十二年进士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3 19:56 1

摘要:“雯”(wén)字,其基本含义为“呈花纹样的云彩”(字典中另有“雯”姓的解释,罕见)。由于其形音及寓意都可谓雅观,人们常用之取名。总体而言,“雯”多出现于女子名中,但旧时亦不乏男性文士名带“文”字。本文要介绍的这位胶东历史人物就属此例。

“雯”(wén)字,其基本含义为“呈花纹样的云彩”(字典中另有“雯”姓的解释,罕见)。由于其形音及寓意都可谓雅观,人们常用之取名。总体而言,“雯”多出现于女子名中,但旧时亦不乏男性文士名带“文”字。本文要介绍的这位胶东历史人物就属此例。

这位历史人物叫作牟雯,字云图,生活在清代中期,籍贯为登州府栖霞县(具体为栖霞城北宫),有进士的功名,后入仕为官,其事迹在清光绪版《栖霞县志》等史料中有记载。

牟姓,是栖霞的大姓,就渊源来说,可分为铁口牟氏和名宦牟氏两大支派。其中,铁口牟氏定居栖霞较早(宋代就已迁入铁口),名宦牟氏迁入栖霞较晚。追溯历史,后者的始迁祖牟敬祖是明洪武年间从湖北公安县来到栖霞县担任主簿,卸任后落户当地(南榆疃)。由于牟敬祖在任期间政绩颇多,去世后得以入祀栖霞县名宦祠,因此其家族就被称作名宦牟氏。

(▲图为栖霞牟氏庄园一景,庄园这支牟姓人即属名宦牟支派)

根据《栖霞名宦公牟氏望族》的记载,牟雯为该家族的十五世(老八支六房小八支六房),与之同辈分的人物还有牟所(举人)、牟振(牟墨林之子)等。

在明清时期,名宦牟家族考取了不少科举功名,但牟雯向上的直系三代并不显赫。好在其家中亦秉持了书香之风,受此熏陶,牟雯也逐渐读书成材。

嘉庆十二年(1807年,丁卯),牟雯考取举人;十年之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他又考取进士(当科状元为来自河南的吴其濬)。

金榜题名之后,牟雯被授予陕西三水县知县官职,从史料记载来看,他主政期间,总体采取了“清静而治、顺势而为”的思路,尽量“不折腾、不扰民”,但对待案件审理则极为严格,坚持明断慎刑,留下了不错的口碑。

关于牟雯的政绩,栖霞县志中收录了这样一则故事:他主政三水县期间,曾明察秋毫,将原本被误判极刑的三人改判为充军,其中有一人恰好被发配到了栖霞。后来,牟雯隐退回乡,遇到那名军犯。该人感念牟雯的救命之恩,逢人就称颂其恩德,每逢年节还必登门跪拜行礼。牟雯的事迹因此广为传播。

由于政绩突出,牟雯后来还被举荐署理过邠州的知州,时间大约是在道光十年(1830年)。限于资料,他在邠州期间的详细经历则暂不知晓。

来源:胶东故事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