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聚焦!“双一流”名校教授走进中学,只为“这件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3 17:50 1

摘要:她解释黄河“病症”的根源在于水沙关系失衡,而治理的关键则在于运用科学手段调节水沙关系。这不是一场普通的科普讲座,而是北京林业大学践行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北京市延庆区第四中学,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授张会兰通过一张张珍贵的史料图片和权威数据图表,向中学生们展示着黄河百年变迁的科学故事。

她解释黄河“病症”的根源在于水沙关系失衡,而治理的关键则在于运用科学手段调节水沙关系。这不是一场普通的科普讲座,而是北京林业大学践行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数字背后,凝聚着几代科学家和人民的不懈努力。”张会兰教授这样说。她借助“束水攻沙”与“宽河治沙”的模拟动画,结合画面细节讲解弯道环流的力学原理,以及“凹岸冲刷、凸岸淤积”的自然规律,让复杂的科学原理变得直观易懂。

在讲座中,张会兰不仅传授科学知识,更着重强调科学家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她指出,水土保持作为黄河治理的重要举措,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果背后,正是一代代科学家长期扎根生态治理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理念。

北京林业大学在弘扬科学家精神方面有着深厚的传统。2023年,由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发起,联合北京林业大学等8所涉林高校共同开展的“奋进百年 绿染华夏”林草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荣获第十一届梁希科普奖。活动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将弘扬科学家精神与激励青年学子爱国奋斗、增强科技创新活力相结合。通过授旗启动与试点宣讲、集中宣讲与分散宣讲、凝练梁希科学精神与总结传播三个阶段,取得了“形式重创新、宣讲重覆盖、学习重落实”的显著效果。

为传承科学家精神,北京林业大学在2024年成立了梁希书院,将以生物学国家理科基地班为基础,打造森林生物学领域的科学家摇篮和领军人才基地。梁希是我国林学家、中国近代林学的开拓者,北京林业大学由梁希倡导筹建。以他名字命名的梁希书院将发挥北林在森林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领域的优势和特色,致力于培养更多具有国际战略视野、完备知识结构、基础研究能力超强的优秀人才。

正值梁希诞辰140周年,北林联合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共同发出《传承弘扬“梁希科教报国精神”北京宣言》,誓言传承弘扬梁希先生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追求真理、求实创新的科学品格。

在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科学家精神已全面融入思政教育体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曾组织了“科学家精神”系列专题课程,以“弘扬科学家精神 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组织专家学者、思政课教师为园林、生物、林学、水保等学院的本科生讲解北林的院士风采。课程涵盖了关君蔚、陈俊愉、沈国舫、孟兆祯、朱之悌和尹伟伦等六位院士的事迹。

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们也主动加入到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队伍中。林学院2024级林学“梁希实验班”的同学成立了“森语两弹一星志愿宣讲团”,参加了2025年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活动

今年6月,宣讲团成员走进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以“什么是‘两弹一星’”这一问题开场,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宣讲团成员娓娓道来,从钱学森、邓稼先、于敏等“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到罗布泊上空的惊天巨响,再到东方红卫星响彻寰宇的《东方红》乐曲,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孩子们面前徐徐展开。

通过“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学校将生态保护的科学知识与科学家精神相结合,为青少年搭建了通往科学探索的桥梁。在北京林业大学,科学家精神已深深植入育人理念的全过程,成为激励青年学子追求科学、服务祖国的强大精神力量。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招生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