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芯片这东西,现在谁都离不开它,从手机到汽车再到服务器,全靠它撑着。话说回来,美国在半导体领域一直占着老大位置,从上世纪开始就把芯片技术当成自家宝贝,不轻易让别人沾边。
芯片这东西,现在谁都离不开它,从手机到汽车再到服务器,全靠它撑着。话说回来,美国在半导体领域一直占着老大位置,从上世纪开始就把芯片技术当成自家宝贝,不轻易让别人沾边。
尤其是近几年,看到中国企业发展快,特别是华为冒头,美国就开始使劲儿卡脖子。2019年把华为拉进实体清单,禁止美国公司卖芯片和技术给他们。
接着2020年,台积电没法再给华为代工芯片了。这还不算完,2023年1月,美国拉着荷兰和日本签协议,专门针对中国,限制出口深紫外光刻机,就是那种用来做28纳米以下芯片的设备。
荷兰那边,贸易部长3月8日跟议会说了新出口管制细节,日本7月也正式实施,管了23类半导体设备,包括光刻机零件。
结果呢,ASML这样的荷兰公司,就没法继续往中国大陆卖特定型号的光刻机了,日本的东京电子也得跟着规矩走。这协议明面上说维护全球半导体平衡,其实就是想让中国在高端制造上卡住,供应链老是缺芯少魂。
大家都知道,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核心,相当于心脏,没有它啥都干不成。以前中国靠进口多,尤其是高端的DUV和EUV型号,全是ASML垄断。封锁一来,逼得国内企业只能自己想办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2023年上半年搞出高速超精密激光干涉仪,能支持350纳米到28纳米制程的测试和集成,主要攻克光源难题。之前双工件台和物镜这些系统,已经有点国产基础了,但光源卡着,一直没突破。
哈工大团队反复实验,优化激光稳定性和信号处理,在真空环境下精度达到9.6×10^-10级别。这成果直接帮上海微电子测试设备,推动从样机到量产转变。
上海微电子作为国内光刻机主力,2022年2月推出2.5D和3D先进封装光刻机,开始给客户交货。2023年7月,有报道说他们在推28纳米浸没式光刻机,型号SSA/800-10W,计划年底交市场。
张江集团12月在平台上说研制出28纳米光刻机,虽然后来改了表述,但说明研发到验证阶段了。这些事儿,都是封锁压力下,国内从中科院到华为再到上海微电子,联合起来搞自主研发,花了大把钱和精力。
封锁协议一出,中国企业赶紧调供应链。华为2020年后加大芯片设计投入,和中芯国际合作做麒麟处理器,虽然制程有限制。
中芯国际2023年稳产28纳米,但进口设备随时可能断供。日本和荷兰禁令一压,国内加速光刻胶和光源材料本土化。2023年半导体投资超3000亿元,用来升级设备和拉人才。
上海微电子组跨领域团队,光学机械软件工程师齐上阵,全年模拟测试上千次,优化曝光系统对标国际。昆山同兴达2023年收上海微电子封测光刻机,办了搬入仪式。
这设备专管芯片封装,能扩展到先进制程,安装时用专用厂房,控温防震,避免精度丢。设备用国产零件拼,光源镜头控制系统全覆盖,虽然不是前端28纳米,但为升级打底。
2023年12月,上海微电子完成28纳米研制,进客户验证。接着2025年1月7日,首台28纳米设备正式交国内芯片厂,用ArFi光源,能量密度提40%,镜头畸变控在2纳米内。
成本只有进口七分之一,通过多重曝光支持7纳米以上。5月,又交付首台28纳米浸没式光刻机,标志商业化起步。交付前,性能评估严,曝光均匀和产量都测过。客户调整生产线适配,提升自给率。
这些进展不是一蹴而就,芯片自给率慢慢爬升。2023年芯片进口少970亿颗,价值降到3500亿美元左右,减幅10.8%。
美国那边,高通英特尔AMD英伟达营收滑坡,高通中国市场收入掉20%,英特尔整体降7.4%。2024年10月,美国更新投资禁令,不让美国钱流进中国半导体,加剧供应链分化。
中国转头推光子芯片,中科鑫通2023年建多材料跨尺寸生产线,绕传统硅基。本源量子实验室2024年适配悟空量子芯片,提升计算。本源用自主量子处理器,速度超传统超算。
2025年进展更快,上海微电子1月交SSA/800-10W给昆山同兴达,运输用防护箱,安装校准光源镜头,精度达28纳米。3月,量子处理器速度再提。
5月,芯上微装从上海微电子拆分,专注后道,8月发运第500台步进光刻机给盛合晶微。芯上微装成立才6个月,就交付这么多,产能新增100台高端光刻机。
6月,上海交大附属机构启动光子芯片产,验证50GHz主频光学处理。企业合作紧,供应链去美化快,确保技术自控。
外媒对这些事儿看法不一,但不少承认差距在缩。亚洲时报2024年9月报道,中国光刻设备能跟佳能尼康ASML旧型号比,虽然高端EUV还落后,但进步明显。
CSIS 2025年9月评中国首台商用电子束光刻机,说是突破但要看实际。彭博社2025年7月说中国光刻还落后,自给自足难,但承认挑战大。
Yole Group 2025年9月指出,中国内存芯片产用16纳米,缩小技术差。路透社2025年2月说中国芯片设备买量降,过剩产能和封锁双压,但本土能力强。
南华早报2025年10月报道,AMIES先进封装光刻机占全球35%,国内90%,帮缩小差距。Digitimes 2025年3月说中国聚焦光刻相关设备,减依赖。
Baiguan 2025年5月统计,中国破垄断60-70%,包括LiDAR和涡轮,但EUV还锁着。国家地理2025年4月说华为Mate 60 Pro用7纳米,超预期,但深求和芯片厂还落后。
芯片领域不像修路,砸钱不一定出成果。中国对西方整体系列挑战,道远任重。既开发光子量子新赛道,也在传统硅基上破28纳米刚需。
光刻机超10万零件,协调难,但核心如光源光刻胶突破,信心涨。企业互助,科研人有资源,时间和待遇跟上。封锁想杀鸡儆猴,结果激出加速发展。
芯片进口减,美国巨头市值蒸发27万亿,裁员8万,转间接合作,承认中国市场离不了,占比25%。中国自给率从2023年15%升到2025年25%,光子量子弯道超车。
美国2025年预计损失超500亿。看来,差距虽在,但越来越小,坚持研发,抛开买不如造思维,就能把命运握手里,美国纸老虎也没辙。
话说芯片自给率提,影响深远。国内企业用国产设备赚钱,产业循环好转。外媒分析,高端领域需时间,但中低端已竞争。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