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0日,笔者走进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张河村,漫山遍野的石榴树已被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沁人的清甜。村民们正穿梭在林间忙碌采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果农程玉伟双手托起一个足有一斤多重的软籽石榴,喜笑颜开:“这石榴甜得很,今年又能卖个好价钱!”
10月20日,笔者走进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张河村,漫山遍野的石榴树已被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沁人的清甜。村民们正穿梭在林间忙碌采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果农程玉伟双手托起一个足有一斤多重的软籽石榴,喜笑颜开:“这石榴甜得很,今年又能卖个好价钱!”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淅川县肩负着“一泓清水永续北送”的特殊使命。为此,该县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线,大力发展软籽石榴、杏李等生态产业,不仅守护了水源地的清澈,更探索出一条水清、民富、县强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我们这里的石榴喝的是丹江水,品质没得说!”张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家祥自豪地介绍,淅川产的软籽石榴以其果大、皮薄、汁多、味甜、籽软可食的突出特点,赢得了越来越高的市场认可。浙江客商杜鑫对此深表赞同:“淅川石榴品质确实好。我们已经订购了3万斤,今后还会加大采购量。”
为推动林果产业优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淅川县近年先后出台《林果产业管理补助办法》《标准化示范园补助办法》等政策,整合涉农资金4500万元予以重点支持。同时,积极与省市农业科研院所合作,推广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标准化技术,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园,全方位保障果品的绿色、安全与优质。
为筑牢富民产业根基,淅川县与河南省农投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合资成立豫农水源果业公司,对九重、厚坡、香花等乡镇的1.3万余亩石榴基地进行托管,在做好基地后期管护的基础上,对接全国各地线上线下销售市场,全力以赴做好鲜果销售、深加工等工作,让好果品走出淅川、走向全国。
此外,该县还整合使用“淅有山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构建县乡村三级销售服务体系,携手电商平台和直播达人开展实地推广。通过引导果农禁止采摘青果、实行分级销售等措施提升优果率,实现优果优价。同时,设置林果交易中心,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客商与果农双方利益。
石榴产业的兴旺,不仅鼓了村民的钱袋子,更激活了村里的闲置劳动力。张家祥说:“这些天在基地务工的群众有1000多人,大家在家门口就能稳定增收。”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淅川县已带动万余户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实现人均年增收数千元。
除软籽石榴外,淅川县已发展杏李、柑橘等生态林果23万余亩,其中标准化产业园达8万亩,全县林果业产值达6亿元,带动10万群众致富增收。(来源:淅川县委宣传部 作者:康帆)
来源:金台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