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曲靖市会泽县主动融入全省“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三年行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优势,推动文明实践与旅居云南深度融合。近年来,云南省会泽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以“中医夜市”“健康科普”“文旅融合场景打造”等实践路径为抓手,构建起“文明实践搭台、健康经济唱戏”的
曲靖市会泽县主动融入全省“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三年行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优势,推动文明实践与旅居云南深度融合。近年来,云南省会泽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以“中医夜市”“健康科普”“文旅融合场景打造”等实践路径为抓手,构建起“文明实践搭台、健康经济唱戏”的融合发展模式,推动避暑经济从“气候引流”向“文化留客、健康聚气”升级,探索文明素养提升与经济发展提质双向奔赴的路子。
立足资源禀赋
文明实践为避暑经济注入新动能
会泽县地处云南东北部,是滇、黔、川三省交界的核心区域,独特的地理条件赋予其“三重优势”:一是夏季平均气温适中,气候凉爽宜人,是“天然空调房”;二是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明清古建筑、红军长征过会泽的历史记忆、斑铜制作技艺等非遗文化,构成丰富的“文化IP”;三是依托优质的中医诊疗资源,具备发展健康养生产业的基础。随着健康养生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夏季赴会泽避暑的游客数量逐年攀升,带动了旅游、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初步发展。然而,避暑经济一度面临“停留时间短、消费链条短、文化体验浅”的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会泽县精准把握新时代文明实践“聚民心、兴文化、促发展”的功能定位,整合卫健、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资源,联动医院、企业、社区、商户等多方力量,将文明实践活动与避暑经济发展深度绑定,为避暑经济注入文化内涵与健康内核。
聚焦融合创新
探索文明实践助力避暑经济路径
会泽县打破“文明实践重公益、经济发展重效益”的固有认知,以“场景化实践、沉浸式体验、长效化联动”为抓手,构建起多维度的文明实践助力避暑经济发展路径。
“中医夜市”破圈,健康服务成避暑消费亮点。针对传统中医药服务“场景单一、受众局限”的问题,会泽县结合文明实践“接地气、近群众”的特点,创新推出“中医夜市”品牌活动,通过“专业服务+趣味体验+文化传播”的模式,打造夜间健康消费新场景。2025年3月,首场“中医夜市”在钱街启动即引发热潮,活动现场设置三大特色区:药茶品鉴区,推出降压茶、降脂减肥茶、慢性咽炎茶等10余种养生茶饮,单日接待超500人次;理疗体验区,提供肩颈推拿、耳穴压籽、穴位贴敷等服务,医护人员化身“文明实践志愿者”,累计服务300余人;文化传播区,展示斑铜艾灸器、中药香囊等文创产品,搭配《四季养生手册》发放,让中医文化可触可感;进入夏季,“中医夜市”进一步升级,新增风湿病专家问诊、医学检验咨询等专业板块,融入中药茶饮自制、养生操教学等互动环节,实现“专业服务提质+体验感升级”定期。今年来,已在钱街、会泽公园、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地举办25期。
“全时服务”延伸,文明实践贯通健康消费链条。会泽县依托文明实践“供需对接”机制,联动卫健部门推出“日间诊疗+夜间服务”双循环模式,将健康科普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破解“医疗服务限于8小时、文明实践流于形式”的难题。联合县中医医院开展“家长夜校”健康主题活动,精准对接家庭健康需求,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群体,开展血糖监测实操、个性化膳食指导,累计覆盖120余户家庭;设置“闻香识药”“驱蚊香囊DIY”等体验环节,单场活动消耗艾叶、青蒿等药材50公斤,既传播中医药知识,又带动本地中药材消费;同步开设心理咨询台,回应职场压力、亲子关系等民生关切。“健康科普+文化体验+民生服务”的文明实践模式,不仅将医疗服务延伸至“八小时外”,更形成了“实践活动引流—消费场景转化—经济价值提升”的良性循环。
“场景再造”聚气,文旅融合激活避暑经济动能。会泽县打造钱街文旅消费集聚区,探索将文明实践阵地与商业场景深度融合,构建“文化体验+美食消费+健康养生”的夜间经济生态。在文化赋能方面,依托“非遗保护与传播”职能,复原宝云铸钱局历史场景,打造斑铜工艺品展销区,让非遗文化从“博物馆”走向“消费市场”;在美食聚合方面,筛选60余家特色商户入驻,涵盖昭通小黄牛烧烤、会泽稀豆粉等地方美食,形成“吃在会泽”的吸引力;在夜间延展方面,整合“文化惠民”资源,设置灯光秀、中医养生晚市,将营业时间延长至23点,商户日均营收较普通商圈高出40%。县中医馆入驻钱街,提供降脂减肥茶、肩颈推拿等服务,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享受健康服务,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健康”的完整消费链条。此外,会泽县还创新推出“钱城农夫集市”,集中展销本地优质农特产品,如乐业辣椒、七彩土豆、土蜂蜜等,游客可现场品尝、购买,甚至参与采摘体验。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夜间消费场景,更通过“健康食材”与“文化故事”的结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提升了消费黏性。
“文化共情”留客,文明实践厚植避暑经济底蕴。会泽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级联动机制,将民族文化、文明理念与避暑体验深度融合,打造“沉浸式”旅游场景。常态化开展“旅居服务暖人心 文明新风伴您行”主题活动,融入彝族、回族等民族“打跳”元素,通过养生操教学、文明旅游宣讲、民族文化互动问答等形式,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文化魅力、践行文明理念。同时,文明实践志愿者主动为游客提供景区指引、住宿推荐、健康咨询等服务,用细节提升体验感,有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
文明实践激活避暑经济“双效”双赢
会泽县以文明实践助力避暑经济发展的探索,取得了可量化、可感知的成效,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避暑经济从“小众打卡”迈向“规模效应”。钱街开街首月客流量突破50万人次,直接带动就业300余人,其中20%为脱贫户;中医夜市关联产品(养生茶、理疗服务、中药文创等)月均销售额达25万元,县中医医院门诊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周边酒店、民宿入住率同比上涨30%,形成“白天游古城、夜晚逛夜市、全程享健康”的消费闭环;特色商户盈利显著,昭通小黄牛烧烤店等头部商户单日营业额常超2万元,旺季甚至出现“食材售罄”的情况。
健康理念与传统文化深度渗透。今年来,累计开展文明实践类义诊47场,服务群众6000余人次;研发中药代茶饮、三伏贴等新产品12项,年轻群体中医文化接受度大幅提升;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传播文明实践活动盛况,会泽古城、会泽中医夜市等话题累计播放量超2000万次,其中云南村跑、会泽钱街单话题播放量达200万次,让“会泽避暑+健康养生”品牌影响力辐射川渝等周边省市。
城市形象实现“质的跃升”。构建“文明实践 + 卫健部门 + 医院 + 社区”联动机制,通过健康咨询活动成功转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健康服务从活动到常态”;通过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会泽县成功塑造了“凉爽宜居、文化深厚、服务暖心、文明有序”的城市形象,从“单一避暑地”升级为“健康养生目的地”。2025年夏季,外地游客占比以往大幅提升,“会泽避暑”成为滇东北文旅的一张闪亮名片。
实践表明,文明实践不仅可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还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下一步,会泽县将继续深化文明实践与避暑经济的融合发展,推动产品创新提级,打造“中医研学游”“药膳美食节”“民族文化体验周”等特色项目;推动宣传推广扩面,借助短视频平台打造“会泽健康避暑”IP,拓展客源市场;注重服务配套提质,完善咨询服务等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让文明实践成果更多惠及群众。
曲靖市委文明办供稿
来源:掌上曲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