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5日,临渭区杜桥街道三贤路社区的“幸福三贤邻里集市”热闹非凡。身着红马甲的三贤路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员哲穿梭其中,一边帮商户布置摊位,一边和居民唠家常。自2024年初任职以来,这位年轻女干部和社区同事一起以“商居联盟”为笔,在社区治理画卷上勾勒出创新与活力的
员哲(右)正在解答社区群众的政策咨询
渭南日报 记者 姜晓 文/图
4月25日,临渭区杜桥街道三贤路社区的“幸福三贤邻里集市”热闹非凡。身着红马甲的三贤路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员哲穿梭其中,一边帮商户布置摊位,一边和居民唠家常。自2024年初任职以来,这位年轻女干部和社区同事一起以“商居联盟”为笔,在社区治理画卷上勾勒出创新与活力的篇章。
阳光洒在社区广场上,“幸福三贤邻里集市”的红色横幅格外醒目。门口的超市支起遮阳伞,书店老板正往摊位上摆放绘本,员哲帮商户挂好促销牌,转头又给带着孩子的居民递上活动宣传单。这样的热闹场景,如今在三贤路社区越来越多。
“以前商户和居民像‘陌生人’。”员哲回忆道,为了打破僵局,2024年初,三贤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安小波带着团队用了整整两个月,挨家挨户走访260余家企业商户,大家的“抱怨”都被员哲一一记在本子上,也让他们找到了破题的关键——搭建一个商户和居民共赢的平台。最终,社区联合320余家企业商户成立“商居联盟”,通过联盟让大家成为“好邻居”。线上,商户通过短视频推介特色商品,面馆老板的手工面制作过程吸引上千人点赞;线下,“邻里集市”更是人气爆棚,超市推出限时折扣,书店设置亲子阅读角,居民提着购物袋、抱着书本,笑意盈盈……
2月26日,社区会议室里气氛热烈。投影仪上滚动着电商直播的数据,辖区的商户代表围坐在一起,时不时在本子上记着重点。这是员哲组织的“商居联盟”赋能提升交流会,特意请来临渭区商务局工作人员给大家“充电”。
“我们小店想制作短视频,该从哪入手?”书店老板率先提问。“就从你们的读书分享会拍起!”临渭区商务局工作人员的建议让大家眼前一亮。员哲边听边记,商户提出的“快递代收点太少”“停车难”等12条意见,都被她列入了“马上办”清单。会后不到一周,社区就协调物业腾出空地,设立了共享快递柜;联合交警部门规划了临时停车区域。
文化活动是“商居联盟”的另一张亮眼名片。去年端午节前夕,安小波和员哲犯了难:既想为辖区居民策划一场有意义的节日活动,又面临经费紧张的难题。关键时刻,两人不约而同想到了“商居联盟”——何不发动联盟里的商户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建设?一拍即合,他们迅速行动,逐家联络商户说明活动构想。
活动当天,社区广场变身欢乐海洋。商户积极响应,超市送来糯米、粽叶等食材,文具店赞助了编五彩绳的材料。活动现场,居民围坐在一起包粽子,老手耐心教、新手认真学;孩子们则簇拥在非遗传承人身旁,兴致勃勃地学习五彩绳编织技艺。欢声笑语中,传统节日的氛围愈发浓郁,商户与居民的“距离”也在共建共享中不断拉近。
“端午节活动后那周,店里客流量比平时增长了好几倍!”超市负责人欣喜地说。在三贤路社区,这样双赢的场景不是个例。过去一年,依托“商居联盟”平台,员哲和社区的同事全年累计举办40余场特色活动,为商户搭建起与消费者近距离互动的桥梁。
如今的三贤路社区,商户营业额持续增长,居民满意度不断提高。看着热闹的邻里集市,员哲又有了新计划:打造“智慧商居平台”,居民用手机下单,就能享受商户服务,商户则通过平台能够精准对接居民需求。“社区治理就像拼图,只有把各方力量拼在一起,才能拼成幸福的模样。”员哲说,下一步,他们将挖掘“商居联盟”更多功能,让线上线下服务更便捷,继续用青春与智慧书写社区治理的崭新篇章。
来源:渭南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