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神叨叨之我是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8 07:53 2

摘要: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其实我自己也弄不清楚。有人说,你不是你,别人眼中的你才是你。我认为这是典型的表相论。至多是你的外在、你的表面,在别人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是一种认知表征。区别不大。

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其实我自己也弄不清楚。有人说,你不是你,别人眼中的你才是你。我认为这是典型的表相论。至多是你的外在、你的表面,在别人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是一种认知表征。区别不大。

但话说回来,别人眼中的我,才是我在这个世上真正的存在。内在的、灵魂的东西并不能完全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或者说,行为并不能全面、准确地诠释自己的灵魂。譬如满天星斗,它们永远看不见自己。只有水和形形色色、别的眼睛,才能让它们知道自己的模样。

本质上,我是一座火山。但我不想成为火山。既不想如活火山一样间歇性发作,也不想如死火山一样永久性沉默。

所以我写作。烟盒上、日记本里、草稿纸上,空间里,凭证纸上……到处是我,无一是我。是一种涂抹,一种勾勒,一种洇染,一种宣泄。是我用文字收留的我在岁月中的投影,用句读放牧着的我眼中的自己。中间不乏有对善的显摆、恶的遮掩、情绪的吞吞吐吐和生活的跌跌撞撞。

我的写作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五十岁以前,不懂生活,肆意放大自己的痛苦,把自己打扮成个受了很大委屈的孩子;五十岁以后,稍知天命,开始假装用洒脱表现自己豁达,用酒精撑大自己的肚皮。

我从来不是一个成熟的人。成熟的人不屑于如此。所以,我把他们的成熟污蔑成极致的虚伪。我很反感他们以纪念性雕塑的形象站在世人的眼里,一本正经,了无生气。但我五音不全,没能力用歌声唱出自己的快乐;不懂绘画,没本事用画笔宣泄自己的痛苦;不通音律,没办法让乐器们用它们的抑扬顿挫来表达我的“呕哑嘲哳”。好在还识得几个文字,只能用粗糙的文字,勾勒自己,涂抹自己,渲染自己。

写给自己看,是一种孤独之上的孤独。只有发布,才能达到完全宣泄。无论有没有人看,都达到了一种精神上和情感上的交流。我似乎很享受这种“莫须有”的交流。下意识地以为,用一个画了妆的自己去修饰折射在别人眼里的自己,是一种相当高端的艺术。那种痛快淋漓的感觉,真好。

我认为,自己写东西还是很实在的。虽然也描眉画唇,但画了妆的灵魂终究还是灵魂,再怎么认知的表征也只是受限的行为。我很少在正式刊物上发表文章,或者说,我的文章很少能被正式刊物发表。因为我知道我不但写得不好,而且散乱无章,是一种神经质的自言自语。

我以为,神经质的自言自语才是最朴素、最实在的表达。所以,我经常安慰自己,我其实是可以成为作家的,只是不想把自己的灵魂囚禁在用文字打造的牢笼里。也不想让文字教我做规定动作。这种自嗨,怂恿我奴役了大量的文字。

知天命前,我把工作视为生命,一无所成。知天命后,我把喜好当成主业,自甘“堕落”。这就是别人眼中的我。也是我眼中的自己。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没有心计的我,没有人愿意做我倾诉的对象;没有实力的我,没有一片树叶愿意为我摇晃。我必须自救,哄好自己。

所以,我越来越痴迷于参加各种活动。在文字的流动中,烟草的燃烧中,酒精的诱惑中,山水的拥抱中,各种各样的呐喊和扭动中,去寻找自己的影子,以及藏在影子里的灵魂。于是,在别人的眼中,我“堕落”了。不再是别人眼中的自己。

其实,我还是我,依然努力地活着。只是我不想把余生活在别人的眼里。活在别人眼里的自己,终究不是自己。

来源:横眉196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