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23日早上快到十二点,霜降来了,这天是农历九月初三,天还早,太阳也照着,不少人想起老话,霜降要是晴天,寡妇也发愁,这话现在听着别扭,可它不是迷信,说的是天一变,日子就难过了。
2025年10月23日早上快到十二点,霜降来了,这天是农历九月初三,天还早,太阳也照着,不少人想起老话,霜降要是晴天,寡妇也发愁,这话现在听着别扭,可它不是迷信,说的是天一变,日子就难过了。
有人觉得晴天就是暖冬,老话说霜降没雨,暖和到立冬,霜降天晴,风雪就少,这些话传了几百年,农民靠它定农时,可现在科学家说,太平洋那边海水变冷了,可能要拉尼娜,以前拉尼娜一来,中国冬天多半冷,可这几年天气乱了,去年暖冬,今年秋天还刮台风,老办法不管用了。
霜降那天要是下雨,冬天就一定冷吗,也不一定,全球变暖之后,冬天的冷字眼儿也变了样,比往年低上一度,人就觉得是冷冬了,老辈人说的冷暖,现在压根对不上号,天气越来越摸不准,谁也不敢说准了。
以前寡妇发愁,家里没男人,种地全靠天吃饭,现在农村小麦收了靠机器,打药用无人机,虫子也不用等冻死,老话说的冻死害虫早不管用了,城里人更操心暖气费涨没涨,天然气够不够,下雪会不会堵车,暖冬不见得舒服,极端天气反而越来越频繁。
年轻人刷手机看天气,老人抬头看云,一个信App,一个信节气,霜降天晴该冷,模型却说偏暖,谁也说不动谁,老话说不清来由,慢慢就成短视频里的笑料,没人当真了。
国外也有类似的讲究,欧洲人瞧圣安娜日猜冷暖,日本人看云彩断冷热,美国玉米地早靠卫星和AI算霜冻,中国农村还在转“寡妇愁”的视频,老法子不跟新,迟早就只能搁那儿当摆设。
今年霜降那天是晴是雨,文章没提,气象局说拉尼娜 chances 变大了,冷冬的可能不小,可气候这事儿太复杂,谁也说不准,你家暖气开到几度,菜价会不会涨,快递能不能准时到,全看天气怎么变。
真正的发愁,早不是哪个寡妇的事了,农民得抢收,电厂得备煤,路得防滑,学校得停课,整个社会都在等一个安稳的冬天,可现在的冬天,越来越不按规矩来,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于书中感悟人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