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北京曾有两所著名监狱,一个是秦城监狱,一个就是功德林监狱。功德林监狱即北京战犯管理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功德林路1号,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关押和改造战犯的监狱。
过去,北京曾有两所著名监狱,一个是秦城监狱,一个就是功德林监狱。功德林监狱即北京战犯管理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功德林路1号,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关押和改造战犯的监狱。
功德林监狱前身是金代古刹,旧称“石佛禅林”,至元大都时期仍有香火,后因明初改建北京城,石佛禅林被划为城外,逐渐荒废。清雍正元年奉旨重修。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为改造罪犯的顺天府习艺所。1913年10月,北洋政府将习艺所改建成“宛平监狱”,次年更名为“京师第二监狱”,后称“第二模范监狱”,因地处功德林,又被称为“功德林监狱”。1927年4月6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同志被捕后关押在此。1928年,国民党当局在此关押政治犯。
功德林监狱占地近百亩,建筑中心是一座两层十六方角楼大厅,登楼可环视全狱。大厅周围为放射形多条甬道,各条甬道尽头,又由小楼相连,甬道尽头之间又有甬道相通。这样雨道之间的空间构成一个小三角院,是“放风”的地方。
功德林监狱
新中国成立后,功德林监狱改为“北京战犯管理所”,直属于公安部管辖,羁押对象以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和党政要员为主,从1949年至1960年,实际在押870人,其中军队系统占700多人,少将以上军衔者达460人,特务及政府党务系统人员120人。
从1959年至1975年,中共中央先后分7批在此特赦国民党战争罪犯554名,其中国民党高级将领200余名,有杜聿明、宋希濂、康泽、王陵基、范汉杰、廖耀湘、黄维、陈长捷、文强、沈醉等人。
60年代特赦战争罪犯大会
1975年3月,为给两岸和平统一提供有利条件,我党将剩下的一些国民党战犯,全部予以特赦。
上世纪60年代,从新街口外大街“小西天附近”解放军第二六二医院(后更名为第二炮兵总医院、火箭军总医院、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南侧小路进入,拐两个弯即见功德林朝南大门,监狱无门牌,环墙皆电网。时人皆知是监狱。笔者70年代中后期几次骑车从这里路过,看到高高的围墙上有电网,还能看到瞭望楼,大铁门关着。周围行人很少,静悄悄的。
1975年后因最后一批高级战犯获得特赦,功德林监狱改由北京市公安局管辖,并在此成立了接济救护站。此后,功德林路更名新康路,功德林监狱原址成为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大楼及周边住宅楼的所在地。目前功德林监狱地面建筑遗存只剩一座岗楼。
今年8月的一天我专程去了趟功德林监狱遗址,并拍摄了以下遗址照片:
原来的功德林路更名新康路
百度地图上标有功德林位置
功德林监狱遗存并不在功德林小区里,而是在小区西面一个院子里。
进了院子拐两个弯老远就看到一座岗楼
岗楼有三层高
瞭望楼前成了小区健身活动场所
“功德林监狱遗存”文物牌
这两天,我有时在想,那个在《沉默的荣耀》中让人恨得咬牙切齿的谷正文,如果关到功德林监狱会不会给崩了?我想大概率不会。为什么呢?
因为,功德林监狱关押的国民党战犯里,有三个很出名的军统特务头子,一个是沈醉,一个是徐远举,一个是周养浩。这三人可是罪恶多端、血债累累,被称为军统“三剑客”,他们仨还分别是小说《红岩》中特务头子严醉、徐鹏飞、沈养斋的原型。沈醉、徐远举、周养浩在大陆时期可比谷正文名气大多了,都是在国民党逃台前成了解放军的俘虏。也正是他们的“退台”,谷正文到台湾后名气才大起来,尤其是《沉默的荣耀》热播后,让他一夜之间家喻户晓。而沈醉、徐远举、周养浩被俘后都没有挨枪子儿,他们成了功德林监狱的“监友”。沈醉1960年被特赦(1980年被认定为起义将领);徐远举1973年因突发脑溢血而死;周养浩1975年最后一批特赦。
沈醉晚年与家人
最后一批特赦战犯中,包括周养浩在内,一共有十名战犯表示想去台湾,之所以如此,这是因为大多数人的家人,都在台湾。
对于这十位战犯想回台湾,毛主席曾对身边工作人员提到,他们年纪大了,想回台湾和家人团聚,这是可以理解的,我党不应该阻拦。
1975年3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在北京饭店接见并宴请了黄维、文强、周养浩等最后一批国民党战犯及夫人60余人。第二天《人民日报》头版专门报道了这一消息:《叶剑英、华国锋、吴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最近被特赦释放的全体人员》。
叶剑英接见时说,遵照毛主席的指示,被特赦释放的人员,每人都有公民权;有工作能力的,安排适当的工作;有病的,享受公费医疗;丧失工作能力的,国家养起来;愿意回台湾的,给足路费,提供方便,去了愿意回来的,政府照样欢迎。
叶剑英说完,不少战犯眼眶都红了,共产党这是何等胸怀啊!
一位国民党被特赦战犯起身道:“感谢共产党,谢谢你们。”
1975年3月24日《人民日报》第一版
4月12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在著名的北京烤鸭店,为周养浩等一行十人即将离开北京前去台湾饯行。
4月13日,周养浩一行十人从北京前往香港时,中央派出代表给他们送行,另外,杜聿明、宋希濂、郑洞国等被特赦多年的前国民党将领们,也来到机场给他们送行。
在中央关怀下,我党不但没有在他们离境问题为难他们,而且在他们转程香港时,给予了很大方便,中央统战部给他们十人每人发了路费港币2000元、新制服装l套,及往返通行证一张。不仅如此,我党还指示中国旅行社,尽可能保障他们在香港的生活。中国旅行社将他们十人安排到了香港高档酒店里,并且是每人一个房间。他们一方面感激我党给予的关照,一方面急切地企盼到台后与家人团聚。
谁知,4月23日台湾当局发布了一个声明称:想来台湾,他们是热烈欢迎的,不过,为防止间谍渗透,周养浩等十人必须发表一份“反共声明”。
对此,周养浩等人对台湾当局失望无比,他们没有想到,自己当年效忠的“党国”,竟然会如此对待自己,太寒心了!
很快,周养浩在香港发表了一份声明。周养浩称,要他发表这样一份反共声明,他做不到,共产党是真心地宽容他们,对他们好,他不能做忘恩负义之事。
对于台湾这份声明,郑洞国等原国民党将领也发表讲话谴责,甚至在台湾内部,也有很多将领谴责。
见舆论压力大,台湾方面就拖着不给十人办理手续。后来,台湾还派来一支“反特小组”来到香港,对周养浩等人进行审查。这十人在滞留香港期间,有一人张铁石在房间内自缢身亡,并留下一张字条,表示对前往台湾会晤家人的机会感到绝望。张铁石被逼自杀的噩耗传出后,所有获释申请回台人员无不震惊与悲愤至极,纷纷发表谈话或声明,一致谴责台湾当局绝情寡义。港澳地区的新闻舆论更是一面倒地痛斥台湾当局拒绝接收十人回台的丧失人伦之策,甚至海外的媒体也纷纷发表评论谴责。
8月28日,台湾方面明确发布消息称,周养浩等九人,不符合入台条件。
这一刻,周养浩对台湾是彻底失望了。最后,周养浩等四人去了美国投奔亲人,三人选择返回大陆,二人留在香港生活。
周养浩在回忆录中写道:“是共产党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自己一辈子都感谢共产党。在功德林监狱的二十多年里,我才明白,共产党能够打败国民党,这不是运气,而是一种必然,试问,能够对敌人如此宽容的共产党,怎能不赢得天下呢?”
对比之下,国民党、蒋介石的格局太小了,别的不说,光是在台湾的中共地下党就被杀了上千人!不得人心者,必然赢不得天下!
来源:徐平大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