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1日,中国(北京城市副中心)-东盟贸易投资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携手绿色发展,构建美好未来”为主题,东盟多国驻华使节、企业代表等百余位嘉宾与会。大会还通过政策解读、项目签约、企业对接等环节,为深化北京城市副中心与东盟的经贸合作、绿色协同搭建起高
人民网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王海林)10月21日,中国(北京城市副中心)-东盟贸易投资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携手绿色发展,构建美好未来”为主题,东盟多国驻华使节、企业代表等百余位嘉宾与会。大会还通过政策解读、项目签约、企业对接等环节,为深化北京城市副中心与东盟的经贸合作、绿色协同搭建起高效平台。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强调,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首次纳入的“绿色经济”章节,为双方在绿色贸易、投资、标准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制度支撑,未来须进一步打破绿色贸易壁垒,促进优质技术与产品流通。
“中国作为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全球绿色技术领导者,在实现这一转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泰国驻华大使韩灿才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泰中两国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前景广阔。泰国正在实施的“30@30”政策(该政策旨在确保到2030年泰国国内生产的汽车中有30%为电动汽车)需要中国企业在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参与。“期待双方共同推动区域绿色产业链整合,为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持续动力。”
中国与东盟开展绿色产业合作优势明显。中国与东盟在自然资源、生产能力和产业结构上也各有所长、互补性强,是天然的绿色经济合作伙伴。
“中缅合作实施的太阳能发电项目不仅为当地社区提供了清洁电力,也有效降低了碳排放,这充分体现两国在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上高度契合。”缅甸驻华大使吴丁貌瑞表示,缅甸拥有丰富的水能、太阳能与风能资源,政府正着力推动绿色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吴丁貌瑞指出:“在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缅甸期待进一步与中国加强在绿色技术转移、能力建设和联合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与东盟开展绿色产业合作前景广阔。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1月至7月,中国同东盟贸易规模达5970亿美元,同比增长8.2%,占同期中国外贸总额的16.7%。
马来西亚驻华大使诺曼·穆罕默德表示,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高度重视同中国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合作,并对双方在绿色经济、可持续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前景充满信心。诺曼指出:“中国已连续16年保持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地位,这种紧密的经贸关系为双方深化绿色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不仅是东帝汶重要的合作伙伴,更在可持续领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东帝汶驻华大使罗瑞·奥尔塔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东帝汶自然条件优越,拥有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海洋与陆地生态,期待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能源体系转型过程中,充分引入中国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
本次推介会由中国外文局指导,中国—东盟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员会、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联合主办。
在企业签约环节,三组跨境合作项目达成共识。三家北京城市副中心企业分别与印尼企业、马来西亚企业和澳大利亚中华总商会签署合作协议,将聚焦农产品绿色贸易、合作开发文旅融合项目及智慧能源监测领域开展技术对接,覆盖经贸、文化、科技等领域。
本次推介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强化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中国—东盟绿色合作枢纽”的定位。不仅搭建了中国与东盟经贸交流的新桥梁,更明确了绿色发展、产业链协同的合作方向。
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持续发挥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优势,与东盟各国深化绿色产业、金融、人文等领域合作,共同推动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各方应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绿色贸易壁垒等挑战,促进优质技术与产品流通,最终构建开放、公平、普惠、共赢的全球绿色供应链体系,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注入协同动力。
来源: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