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天直播镜头前,李亚鹏捧着一块茶饼声音哽咽:“这是200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珍藏的老茶,每盒补贴600元,只要3200元……”镜头扫过直播间三万观众,最终下单人数定格在10人。而更早前,他声称花300多万购入的“世界最大沱茶”,试图以500万在直播间转手,结果
李亚鹏的直播间,成了高端商品的“坟场”
——998元的白酒只卖出7瓶,500万的茶叶直播惨遭零下单,明星光环为何救不了他的“商业梦”?
那天直播镜头前,李亚鹏捧着一块茶饼声音哽咽:“这是200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珍藏的老茶,每盒补贴600元,只要3200元……”镜头扫过直播间三万观众,最终下单人数定格在10人。而更早前,他声称花300多万购入的“世界最大沱茶”,试图以500万在直播间转手,结果无人问津,妻子海哈金喜在一旁表情僵硬。
这类场景几乎成了李亚鹏直播间的常态。 他力推的自创白酒“拎壶冲”,基础款288元仅售出345瓶,高端款1298元更是惨淡到只卖出7瓶。 而对比罗永浩直播间9.9元的纸巾、董宇辉29.9元的农产品秒空,李亚鹏的选品显得格格不入。
一、高端执念:从白酒到茶叶,一场接一场的“商业行为艺术”
李亚鹏的带货清单像一份奢侈品目录:120万一提的普洱茶、998元起跳的“拎壶冲”白酒、标价4000元的老茶饼。 他曾在直播中解释:“这些商品在我朋友圈里很常见。 ”但直播间粉丝直言:“普通人谁会花3200元买一盒茶? ”
他的商业逻辑始终围绕“高端”二字。早年投资20亿做火锅,宣称要打造“火锅界的爱马仕”,结果门店至今难觅踪影;承包百亩茶山打造“顶级茶饼”,却因品质问题被评委当场淘汰,甚至闹出茶饼长虫的笑话。 网友调侃:“他卖的不是商品,是幻想。 ”
二、人设撕裂:明星光环与业余推销的尴尬碰撞
李亚鹏在直播间反复强调“情怀”,比如“拎壶冲”借用了经典角色令狐冲的谐音,宣传语是“只适合与真朋友共饮”。 但消费者发现,这款酒的包装被吐槽“像地摊货”,名字被指“土味”,与高端定位严重不符。
更矛盾的是他的推销方式。 一边穿着十几万的奢侈品外套谈“补贴消费者”,一边却连产品工艺都讲解不清。 有观众讽刺:“他像是在参加高端饭局,顺便直播,完全不懂带货节奏。 ”相比之下,刘涛直播时对百元商品讲解仅3分钟,千元珠宝则细致展示5分钟以上,专业度立判高下。
三、数据真相:高端梦撞上平民直播间的残酷算法
直播行业的核心规则是“引流款+爆款+利润款”组合。 李亚鹏却全押注在利润款上,导致直播间观看量断崖式下滑。 飞瓜数据显示,他的粉丝中31-50岁男性占比超65%,这类群体本就理性消费,面对高价商品更难冲动下单。
而成功案例如于震,专注酒类垂类,用“你有故事我有酒”的人设吸引目标受众,一场酒类专场销售额达600万。 李亚鹏则不断切换品类,从电动车到茶叶,缺乏持续深耕。 业内人士评价:“他总在行业红利期结束后入场,用20年前的思维玩情怀杀。 ”
四、背后困局:欠债1.2亿与“商人90分”的自我认知
直播翻车背后,是李亚鹏长达20年的商业溃败。 1998年创办婚庆网站倒闭,2008年投资丽江雪山艺术小镇欠债4000万被列为“老赖”。 他在直播中坦言:“旧债加新债高达1.2亿。 ”
更戏剧的是他与王菲的往事。 媒体报道称,婚后6年李亚鹏无稳定收入,王菲多次劝他回归演艺圈,但他坚持“商人90分”的自我评价。 如今王菲享受生活,李亚鹏仍奔波于一个个高端项目中,网友感慨:“他活在自己的商业剧本里,从未看清观众是谁。”
来源:副本Z-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