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标被精确命中,偏差不到五米。那颗FAB-3000是从一架苏-34上在140多公里外的1.6万米高空被丢下的,像个带翅膀的大铁疙瘩横着滑了一段远路,落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州的一个军事目标上,目标彻底摧毁。
欧洲抛出了新俄乌停火方案,特朗普推迟布达佩斯“双普会”。
特朗普又变卦了,俄乌战争又生变数。
有人说,特朗普会不会桑给乌克兰战斧导弹?
美国的战斧导弹还没消息,俄罗斯的越级炸弹炸了,一天扔下268枚。战争升级了,全世界都惊呆了。
目标被精确命中,偏差不到五米。那颗FAB-3000是从一架苏-34上在140多公里外的1.6万米高空被丢下的,像个带翅膀的大铁疙瘩横着滑了一段远路,落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州的一个军事目标上,目标彻底摧毁。
俄方把这次行动当成一个公开样板——把老炸弹改装成滑翔制导弹药后,首次在实战里露面的场景。
在特朗普变卦的那一天,俄空天军在24小时发动了268次空袭,苏-34一天出动上百架次,打击线从哈尔科夫一路延伸到尼古拉耶夫。
这种超级炸弹时有使用,一天扔几枚,10枚,最多一天扔了30枚。这一次一天扔了268枚。同时地面炮兵配合,近五千次火力打击和榴弹炮、火箭弹一起推进。算得上到目前为止俄方较大规模的一次空炸和联合火力投放。
据介绍,俄罗斯的越级炸弹有以下特点:
一是威力大。
俄军的越级炸弹有多种型号,重量不同,从FAB500到FAB9000。数据介绍,FAB-3000弹体里大约装有1400公斤炸药。按现有数据,它的杀伤半径很广,理论上九百米范围内会散布致命碎片,近八十米内足够把坦克掀翻。FAB9000杀伤范围就几平方公里。
二是射程远
外部专家也给出一些技术数据:滑翔炸弹的实战打击距离已从最早的几十公里推高到接近一百五十公里的量级。更具体地说,FAB-3000的实战滑翔距离接近七十公里,而有些经过轻量化套件改装的轻型炸弹,已经实现超过一百四十公里的远程打击。这说明这套体系在不断调整、扩展适用的弹种和射程,而不是一次性试跑。
三是数量多
据介绍,前苏联的仓库里有上万枚越级炸弹。按今天的做法,只要有足够的制导套件和滑翔器,这些老弹药就能在短时间内被“激活”为远程精确打击武器。这个转换不需要全新大型生产线,也不靠特别稀缺的材料,量产门槛相对较低。换句话说,短时间内实现弹药的爆发式补充是可能的。
四是制造简单,改装容易。
这种炸弹是苏联的老货,有大量库存,正悉着无法销毁,现在经过改装,扔到了乌克兰战场。改装方法也不复杂,把老弹体装上通用滑翔器、接入卫星制导或惯性制导单元,就能给它加上远程滑翔和终端精确制导。这类炸弹没有发动机,靠套件带来的气动升力和制导修正完成远距离航行。因为没有推进器,雷达回波小,发现到拦截的时间非常短,防空体系往往只有几秒钟的反应窗。
五是成本低。
成本上也很能算账。把库存老炸弹套上滑翔器并接入卫星制导的改装流程,把一种“低成本改装套路”体系化、常态化地使用。每枚成本被压到不足十万美元。对比一下,像伊斯坎德尔那类战术导弹的单价要高出好几倍。特别是防守方要用价值几十万甚至更高的防空导弹来拦截这些低成本弹药。
六、流水线作业
越级炸弹战术上有一套“流水线”打法。先派大量无人机去压迫和试探,逼对方的防空雷达打开;同时用电子侦察和信号情报去定位防空阵地;当目标防空被逼出位置后,再投放滑翔炸弹进行点穴式打击,清除关键节点。整个过程像流水线作业,前端做探测和诱导,中段做识别与定位,后端做精确收割。配合地面火力,这套合成打击能把对方的防空体系一点点削弱。
对比美国战斧,战斧射程远在2000多公里,俄罗斯超级炸弹虽然没有这么远的射程,但能打遍乌克兰东部,向前推进就能打到乌西。把基辅拉进超级炸弹的轰炸范围就不困难。
那么威力和数量对战斧就是压倒性的。
因此,普京说,战斧并不能改变俄乌战场的局势。然后就一天扔出268枚超级炸弹,就是给特朗普看的。
来源:徐明天天天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