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甘肃省政府新闻办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关情况。“十四五”以来,甘肃以“三抓三促”行动为牵引,构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荒漠化综合防治三大机制,推动美丽甘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甘肃省政府新闻办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关情况。“十四五”以来,甘肃以“三抓三促”行动为牵引,构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荒漠化综合防治三大机制,推动美丽甘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省细颗粒物PM2.5浓度降至25.7微克/立方米。2024年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率达98.6%,较2021年提升2.7个百分点,黄河干流出境断面连续9年保持在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比率达40.45%,较“十三五”末提升19.36个百分点。
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体系日趋完善,生态安全屏障持续筑牢。祁连山生态保护成果巩固提升,黑河流域东居延海连续20年不干涸,青土湖2025年水域面积恢复至27.65平方公里。全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254.5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9.46%,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4个。
绿色低碳发展动力强劲,碳市场建设取得突破。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发电行业22家发电企业配额分配与履约清缴,截至2024年底,累计成交配额1502万吨、交易额9.25亿元。39家水泥、钢铁、电解铝企业纳入碳市场交易体系,年度排放量0.6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积极创建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库,21个项目获授信159.4亿元、贷款到位81.46亿元;推动实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敦煌光热发电等CCER项目预计年均减排64.45万吨、收益超5000万元。(吴波)
来源:临夏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