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描述了“落后”经济体在赶超“发达”经济体的过程中,实际有效汇率持续升值。这是2005年到2015年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的有力佐证,以此推断,2025年和2026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倾向于上行(基于OECD预测)。选取15个经济体、2
劳动生产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汇率
本篇专题我们使用实际人均GDP作为劳动生产率的衡量指标,横向对比各币种静态高低估情况,并研判其未来汇率走势。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描述了“落后”经济体在赶超“发达”经济体的过程中,实际有效汇率持续升值。这是2005年到2015年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的有力佐证,以此推断,2025年和2026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倾向于上行(基于OECD预测)。选取15个经济体、2024年劳动生产率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印尼盾、瑞郎和南非兰特高估20%以上,其次是美元、印度卢比和新西兰元;韩元、日元和加元低估20%以上,其次是欧元、英镑和巴西雷亚尔。
将劳动生产率经滤波处理后,可用于双边汇率的研判。基于OECD的经济和人口预测:
未来1年,美元兑欧元、英镑小幅升值;兑人民币先弱后强;兑日元、澳元、加元、新西兰元、韩元走弱。
未来1年,欧元、英镑兑人民币温和走弱;日元、韩元、澳元、加元、新西兰元在短期承压后兑人民币反弹;瑞郎兑人民币走弱;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中枢回落。
本系列专题我们尝试使用统一的分析工具,研判主要币种汇率走势,并横向对比其高低估情况。本篇专题运用的分析工具是实际人均GDP,作为劳动生产率的衡量指标,原理在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一、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与实际有效汇率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将生产部门分为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两部门分别拥有劳动生产率、工资、价格要素,一国内部可贸易品价格与不可贸易品价格比率为实际汇率。各国间可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较大,不可贸易品部门差距较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一国内两部门劳动力市场自由流动,使得两部门工资趋于一致;可贸易品价格由国际贸易决定,根据“一价定理”,经汇率换算后、本币计价的可贸易品价格相等。
对于“落后”(指劳动生产率低)的经济体,其可贸易品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的工资要低于劳动生产率高的“发达”经济体,尽管不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差别并不大。受工资影响,“落后”经济体不可贸易品价格要低于“发达”经济体,而“一价定理”之下,可贸易品价格相等。其结果是,“落后”的经济体实际汇率水平偏低。
“落后”经济体在赶超的过程中,其可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发达”经济体,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绝对水平逐渐向后者靠拢,在此过程中“落后”经济体实际汇率持续升值。不过,工资粘性会阻碍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传导,体现在倘若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升,但货币工资不变或增长缓慢,会导致可贸易品价格下降,不可贸易部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实际汇率边际贬值。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搭建了劳动生产率与实际汇率之间的理论桥梁,也是中长期汇率变动的重要研判视角。实证中受限于数据可得性和可比性,往往使用人均GDP来替代劳动生产率。
2005年到2015年间我国可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实现了相对美国的持续追赶,这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单边升值的有力佐证;2015年到2019年赶超的速率放缓,对应人民币有效汇率高位调整;随后在2020和2021年再度出现劳动生产率的加速赶超和有效汇率升值。从OECD对中美两国人均GDP的预测来看,2025年和2026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内生动能偏强势。
将多个经济体劳动生产率和本币实际有效汇率相对比,能够得出静态高低估的结论。我们针对15个样本经济体,截取最新2024年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印尼盾、瑞士法郎、南非兰特高估程度在20%以上,其次是美元(14%)、印度卢比(8.2%)、新西兰元(4.6%)。
▶低估程度较高的是韩元、日元和加拿大元,均超过20%,其次则是欧元(7.3%)、英镑(7.2%)和巴西雷亚尔(5.5%)。
▶澳元、墨西哥比索、人民币 2024 年实际有效汇率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接近均衡,人民币略微高估 3.45% ,这或许意味着 2025 年、 2026 年我国相对劳动生产率反弹的过程中,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可以 偏小。
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与双边汇率:兑美元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运用到双边汇率中是否有效呢?
实证来看劳动生产率差对双边汇率的预测也是有启示作用的,不过需要预先对人均实际GDP数据进行滤波处理,以剔除其趋势项。以OECD对GDP和总人口的预测为依据,人均实际GDP未来一年的走势为双边汇率变动方向提供了指引。结果显示:
▶未来1年美元相对欧元、英镑的内生动能趋向于温和升值,斜率并不陡峭。
▶2005年至今美中劳动生产率差同美元兑人民币双边汇率的走势分歧较大,前者在2026年第一季度前持续回落(对应人民币升值),并在2026年第二季度开始出现反弹(对应人民币承压)。
▶澳元、加元、新西兰元作为资源国货币,至2026年底相对美元呈现内生升值动能。
▶韩元相对美元亦有升值动能。
▶2005年前美国和瑞士相对劳动生产率同双边汇率维持高相关性,不过2005年后走势对比来看,瑞士法郎存在明显高估,这与本文第一章节得出的结论相一致。
▶印尼盾、墨西哥比索、南非兰特、巴西雷亚尔双边汇率与两国间相对劳动生产率的相关性较低,本文不予讨论,下同。
三、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与双边汇率:兑人民币
我们将相同的分析方法运用到各币种相对人民币的分析预测中。基于OECD对各经济体GDP和总人口的预测:
▶未来1年欧元、英镑相对人民币的内生动能倾向于温和走弱,斜率较平。
▶相对劳动生产率显示日元兑人民币在2025年第四季度承压,并在2026年维持强势。
▶澳元、加元、新西兰元兑人民币在2026年第一季度承压,后三季度有温和反弹动能。
▶与日元类似,韩元相对人民币也在未来一年有内生反弹动力。
▶瑞士同中国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在2022年前与双边汇率不同步,在2023年后呈现一致相关关系,前者提示未来一年瑞郎兑人民币走弱风险。
▶墨西哥比索相对人民币中枢在2025年和2026年逐年回落。
▶印尼盾、南非兰特、巴西雷亚尔双边汇率与相对劳动生产率的相关性较低,本文不予讨论。
★
点击图片购买 “兴业研究系列丛书”
★
转 载 声 明
转载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 务 支 持 人 员
对集团外客户
李 璐 琳
liliulin@cib.com.cn
对集团内用户
汤 灏
tanghao@cib.com.cn
免 责 声 明
本报告由兴业研究(CIB Research)提供,报告信息依据国际、中国和行业通行准则并通过合法渠道获取,所有观点为研究员个人意见,不代表兴业研究立场。本报告不含任何道德、政治或其他形式的偏见,兴业研究不对报告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及时性作出任何明确或隐含的保证,报告内容不构成任何形式的要约、投资建议或决策依据,阅读者应自行独立评估所有相关风险。对于因使用本报告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后果,兴业研究和研究员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版权为兴业研究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分发、发表或以其他方式公开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除非本报告已正式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中,否则应被视为非公开的研讨性分析。引用或发布本报告内容须注明出处为兴业研究,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兴业研究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
兴业研究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来源:鲁政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