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风送爽,拉开收获时节的幕布,永顺镇同步迎来经济发展量质齐升的丰收季。2025年前三季度,永顺镇税收同比增长30.1%,区级财力同比增长约27.3%,领跑通州区产业发展。截至目前,永顺镇在营企业约1.7万家,注册资本总额达1038亿元,2025年新引进多家央企
本报记者 王倚剑
秋风送爽,拉开收获时节的幕布,永顺镇同步迎来经济发展量质齐升的丰收季。2025年前三季度,永顺镇税收同比增长30.1%,区级财力同比增长约27.3%,领跑通州区产业发展。截至目前,永顺镇在营企业约1.7万家,注册资本总额达1038亿元,2025年新引进多家央企、国企和重要链主企业。永顺镇紧扣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抢抓发展机遇,形成基本盘稳定增长、结构持续优化、领域不断拓展的产业格局,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招商引资方面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链主企业领跑网络视听产业发展
2025年,永顺镇各行业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文体娱乐业、科技服务业及交通运输业均保持持续增长,其中文体娱乐业营收增幅尤为显著。作为近年来飞速成长、取得长足发展的新赛道、新趋势,网络视听产业逐渐成长为拉动永顺镇文体娱乐业营收增长的重要力量。
目前,永顺镇已引进优酷传媒、娱有想法、凤凰数字科技等行业头部企业和知名公司,持续推动引进企业在副中心落地开工、扎根结果。永顺镇经济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落地的企业正在陆续入驻紫光VID网络视听产业园,真正实现在地办公经营,其中以优酷传媒的营收和税收增长最为突出,在文体娱乐业总税收中占比达30%,是拉动行业发展的链主企业和亮眼新星。
网络视听产业也是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生力量与重要板块。副中心网络视听产业以紫光VID网络视听产业园为主要空间,打造城市副中心特色产业集群的重要功能承载地。园区立足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营商优势,对接京外、区外多家网络视听、新媒体行业头部企业,吸引重点链主企业实质性入驻,带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24年园区总产值达10亿元。
目前,园区正在申报北京新视听艺术园,深入吸纳整合京津冀乃至全国视听资源,将副中心打造为京津冀视听走廊重要节点,推动区域视听内容创新与传播,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空间与机遇。
新近落地9家央企国企
作为副中心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运河商务区对周边地区具有明显推动作用。永顺镇与运河商务区联动携手,资源共享,深度合作,充分利用镇域内金融街园中园和紫光科技园两大产业园区空间,对接商务区企业需求和企业资源,以“梯度势能”为园区精准招商注入新动能。
永顺镇经济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镇区联合招引28家企业落地永顺镇,推动一批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市属国企落地副中心,其中新增央企7家、国企2家、上市公司子公司5家和高新企业1家,集中于数字经济领域。隶属于央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的华兴海安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及其7家子公司相继在通州区成立落地,其中4家子公司落户永顺。华兴海安、浪潮国瑞等龙头企业的引入,形成吸引上下游企业的强大“引力场”,医药产业智库理实国际发挥平台公司功能,为意向企业落地永顺镇“牵线搭桥”,有效推动了永顺镇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
如今,镇域内已有纳税超亿元企业4家、超千万元企业25家、超百万元企业82家,永顺镇产业布局拥有多个“顶梁柱”“领头羊”,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充足、冲劲满满。
谋划打造副中心北部医疗健康产业基地
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不能仅凭“一枝独秀”,满园硕果才是真正的丰收。永顺镇创新“壮大之路+长远之道”产业路径探索,以商务服务业为“压舱石”、数字经济产业为根基、现代金融业为引领,同步推动文体娱乐、科技服务、交通运输等行业蓬勃发展,加速产业结构转型,聚焦重点亮点产业发展,形成“多点开花”的产业布局。
紫光VID网络视听产业园不断完善万兆园区建设,拓展应用场景,持续打造副中心网络视听产业发展新高地。医药产业协同突破显著,国药数字健康科技城、北京未来健康产业谷项目加速落地,医产协同孵化基地正在孕育,副中心北部医疗健康产业基地框架逐渐成形。中国信通院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创新基地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建成后将为永顺镇导入国家级ICT创新资源,成为产业集群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
永顺镇整合优质资源,一端承接副中心核心区(运河商务区)的创新平台与现代服务业外溢,另一端依托高能级医疗资源、完备的城市更新与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充分发挥临近副中心站、多条轨道连接的区位交通优势,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发展同步推进,形成从项目导入到产业链延伸、从企业集聚到集群培育的现实支撑与场景优势,为加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