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01.盛开芍药榴花灿,节序欣逢霁日天。翠嶂苍茫栖鹭影,澄波潋滟动渔船。城头北望怀今士,槛外南巡礼昔贤。勃发生机风物好,凭轩遥看玉轮圆。
二十四节气——《小满抒怀》四首
作者:袁光喜 主编:余君君
01.
盛开芍药榴花灿,节序欣逢霁日天。
翠嶂苍茫栖鹭影,澄波潋滟动渔船。
城头北望怀今士,槛外南巡礼昔贤。
勃发生机风物好,凭轩遥看玉轮圆。
这首诗,首联“芍药榴花灿”与“霁日天”相映成趣,点明小满时节草木葳蕤、夏意渐浓的自然特征。
颔联“翠嶂栖鹭”与“澄波动船”形成青碧与银白的色彩交辉,静穆山色与灵动水影,对比中暗藏自然之美。
颈联,北望南巡的意象,延伸出历史纵深,“怀今士”与“礼昔贤”的对仗,将个人情怀升华为对古今贤者的追慕。
尾联“玉轮圆”呼应“小满”节气物候特征,既暗含自然圆满的期待,又以澄明月色隐喻精神世界的圆融通透。
全诗,架构工稳,语句顺畅。不足处,意象显密集,缺少了主次感。总体仍是一首佳作,稍加打磨会更显凝练。
02.(通韵)
雨洗尘嚣初夏时,澄空如拭景光奇。
山腰半隐青岚渺,水面初平翠影低。
万缕莺声穿柳浪,千重花气漫湖堤。
风翻麦陇催黄穗,渴盼丰年鼓角期。
这首诗,以初夏雨后为背景,勾勒出一幅清新明丽的画卷。
首联"雨洗尘嚣"与"澄空如拭"形成动感与静谧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对尘世的净化,又暗含诗人涤荡心境的隐喻。
中二联通过"山腰半隐""水面初平"的空间层次,配合"万缕莺声""千重花气"的多维感官描写很到位。
尾联,笔锋转至田野,"风翻麦陇"的动态意象与"催黄穗"的生命张力,巧妙将自然时序与人间农事相连。
这首诗,语言清丽,画面感强,全诗炼字精妙,"洗""拭""催"等动词灵动鲜活,色彩词"青""翠""黄"能渲染季节特征。不足处,意象显堆砌,层次不够分明,稍加打磨后,会更臻完美。
03.
时至苍穹月半弦,黄荆叠嶂翠相连。
金樽竹叶初成醉,玉笛榴花欲化仙。
万盏华灯辉瑞岁,一犁膏雨润丰年。
耕耘最是村居乐,旦暮勤劳在水田。
开头用"半弦月"点出初夏时节,黄荆花开满山坡,绿油油的山岭,层层叠叠,仿佛能闻到草木清香。
中二联,特别有意思:金酒杯里晃着竹叶青酒,玉笛声里石榴花红得像要飞起来,这两句把喝酒听曲的悠闲和自然美景揉在一起。
接着笔锋一转,写万家灯火照亮夜晚,春雨及时滋润着等待播种的田地,把人间热闹和农事期盼,巧妙连接。
最后两句像画龙点睛,看着庄稼成长,这种踏实满足才是真正的快乐。
不足处,意象稍显堆砌,尾联转结略直白。改改会更好,仍是一首不错的佳作。
04.
光阴易逝且莫哀,时序欣迎小满来。
陌上携壶寻野趣,林间倚石听蝉回。
晨昏懒问浮云事,醒醉闲听急雨雷。
一曲红尘知岁晚,江湖鸥鹭共徘徊。
这首七律,以洒脱欢快,又有几分禅意的清词,写了岁时感怀。
首联"光阴易逝且莫哀"定下豁达基调,巧妙化用节气更替喻人生流转。
中二联对仗工稳:颔联"携壶寻野趣,倚石听蝉回"勾勒闲适隐逸之态,动词"携""倚"尽显从容。
颈联"懒问浮云事,闲听急雨雷"以对比手法展现超然心境,云雷意象暗含世事变幻。
尾联"红尘知岁晚",结句余韵悠长,"鸥鹭共徘徊"更具画面强。
不足处, "听蝉回"稍显生硬,"回"字可再推敲。尾联意象稍密。总之,它是一首非常好的佳作。
【作者简介】
袁光喜,网名:黄叶树,湖北省新洲县双柳镇人。1947年出生,汉族,会计师,共产党员。现任《中华诗联大学堂》主编助理,《神州诗词文化传媒公司》副社长,《诗摘词选》群管。从事企业财务工作退休以后,人老心红、热爱生活。吟诗赋词写文为暮岁乐趣,有作品发表在多家平台。
来源:八倍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