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把手搭我肩上!还差最后三百级台阶,就能看见云海了!” 半年前在泰山十八盘给游客鼓劲的史元庭,最近又换了新 “片场”—— 上海千古情景区的 “上海滩” 场景里,他身着风衣扮成 “摩登特工”,一个甩枪动作配上即兴台词,引得游客纷纷举手机拍摄。这位 35 岁的
“来,把手搭我肩上!还差最后三百级台阶,就能看见云海了!” 半年前在泰山十八盘给游客鼓劲的史元庭,最近又换了新 “片场”—— 上海千古情景区的 “上海滩” 场景里,他身着风衣扮成 “摩登特工”,一个甩枪动作配上即兴台词,引得游客纷纷举手机拍摄。这位 35 岁的中戏毕业生,正用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在荧屏之外延续着自己的表演生涯。
提起史元庭这个名字,不少人会先想起《东北插班生》里那个热血又搞笑的王虎。2022 年这部豆瓣 7.9 分的青春喜剧,让科班出身的他终于有了被记住的角色。鲜有人知的是,这位高考 527 分的学霸大一就拿过奖学金,2011 年从中戏毕业后跑了十年组,演过自行车赛手、喜剧配角等各种小角色,直到导演彭宇力排没流量的质疑选他当男主,才算是在影视圈站稳了脚跟。那段时间,他以为自己终于熬出了头,却没料到行业的寒冬来得猝不及防。
“今年上半年只拍了 4 天戏,片酬连北京房租都不够。” 史元庭在采访里说得实在。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困境:数据显示,2024 年广电总局发证的电视剧只有 115 部,比起 2014 年的 429 部缩水近七成。资源向顶流集中,像他这样有代表作没背景的 “腰部演员”,成了最尴尬的群体 —— 经纪公司不给资源,自己投简历石沉大海,最长的空窗期能到半年,“拍完一部戏就像失业,这种焦虑跟着我十几年”。
被逼到份上的史元庭,在泰山躲雨时突然开了窍。看着游客们拄着拐杖气喘吁吁的样子,他想起自己体能好、会讲笑话,还能靠表演调动气氛,这不就是现成的 “陪爬员”?于是 799 元的夜爬套餐上线了:不仅带路、背行李、备着藿香正气水,他还发明了 “台阶戏剧疗法”,把《东北插班生》的台词改成爬山口号,游客爬不动了就背着演 “英雄救美”,遇到失恋的小哥还能现编 “山顶爱情寓言”。那段人生有风有雨是常态的登顶感慨,更是戳中了无数人。
这波意外走红让他接到了竖屏短剧的邀约,但戏拍完后,他没闲着。先是承包了东北五常的稻田种地,直播时蹲在田埂上讲水稻种植,网友说 “比偶像剧还上头”;十月又转身成了景区 NPC,上海扮特工、杭州演诗人,耍剑时招式标准,还能根据游客故事即兴创作打油诗。有人说他沦落,可他的服务里藏着专业:陪爬含情绪疏导,NPC 演出自带剧本改编,分明是把表演功底变成了服务业的 “降维打击”。
其实仔细想想,史元庭从没离开过舞台,只是观众从镜头前换成了游客。以前在片场,他服务于导演的创作;现在在泰山或景区,他服务于普通人的体验。就像他说的:“用心体会生活,说不定以后拍戏能有更深的理解。” 这种转变里藏着最通透的生存智慧 —— 当行业风口变了,与其死守 “演员” 的标签,不如让核心能力流动起来。
如今的史元庭,白天种地、陪爬或演 NPC,晚上还在研究剧本改台词。他的故事让我想起那句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影视圈里,他演过热血少年王虎;生活里,他正在演一个更真实的角色:一个不向现实低头,把日子过成剧本的奋斗者。而那些和他一样在景区 “再就业” 的艺人,从 79 岁扮唐僧的罗家英到演侠客的郑国霖,其实都是在诠释同一件事:真正的 “演员” 从不怕换舞台,因为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片场。
或许某天我们会在大银幕上再见到史元庭,但那时的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懂拍戏的小伙子。毕竟能在泰山台阶上扛着游客登顶,在田埂上弯腰种稻,在景区里笑着接梗的人,早把生活的底气,演成了自己最硬的剧本。
来源:小样说世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