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反噬!中国再抛售275亿,美债价格崩跌,美元崩霸权碎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8 07:49 2

摘要:据美国财政部当地时间5月1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3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已经较上个月减少了约189亿美元。

据美国财政部当地时间5月1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3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已经较上个月减少了约189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中国3月总体卖出275亿美元美国国债长期债券。减少至7654亿美元。

目前,已降为美国国债第三大持有国

英国3月增持289亿,排第二,总持有量7793亿美元。

日本仍然是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

3月又增持49亿,日本目前总计持有11308亿美元美国国债。

《日本经济新闻》分析称,这是自2023年2月以来最大的长期美债卖出量。

中国曾经长期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直到在2019年被日本超越。

在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中国总体上一直在减持美国国债。

在此之后,中国一直将美国国债的持有量维持在8000亿美元上下。

在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征收“对等关税”后,全球金融市场陷入动荡,4月初美国国债市场价格也出现暴跌。

由于美国国债一直被视为是“安全资产”,因此其在市场动荡期遭到抛售、价格下跌被认为是非常特殊的情况。

4月的美债市场经历了一场“范式革命”。

传统上被视为“避险天堂”的美国国债,在市场动荡期反而成为抛售对象,形成罕见的“股汇债三杀”局面——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3.9%飙升至4.534%,30年期收益率一度突破5%,同期美元指数暴跌至97.91,创三年新低。

这种背离现象折射出全球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深度担忧:

一方面,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逆转前期通胀治理成果;

另一方面,美国联邦债务突破36万亿美元,利息支出占GDP比重达4%,已超过军费开支成为最大财政负担。

更具警示意义的是,美债抛售潮呈现“去机构化”特征。

3月海外官方机构净流出美债49亿美元,而私人投资者的净流入主要来自短期套利行为。

这种“官方撤离、私人投机”的结构,预示着美债市场的稳定性已被严重破坏。

正如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指出的,外国投资者减持美债将导致美国国内利率上升,进一步恶化财政赤字,形成“抛售-加息-债务膨胀”的恶性循环。

美元霸权的核心支柱,是“石油美元”体系,现在正在瓦解。

随着沙特与中国达成人民币结算协议,阿联酋、卡塔尔等海湾国家也加速推进非美元贸易,美元在全球石油交易中的占比已从2018年的78%降至2025年的59%。

与此同时,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与140多个国家建立本币结算机制,2025年与海合会六国贸易额达1900亿美元,远超美国的802亿美元。

这种“去美元化”趋势在美债市场尤为明显:中国美债持仓从2013年的1.3万亿美元峰值降至7654亿美元,降幅达41%,而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2018年的2.3%升至5.5%。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加速了这一进程。

4月关税战升级后,东盟启动内部协调机制,欧盟重启对华经济对话,中日韩三国自贸谈判时隔五年再度破冰。

这些动作共同指向一个目标:构建不依赖美元的贸易与金融网络。

正如高盛集团警告的,若美国无法控制债务扩张,10年期美债收益率年底可能升至4.5%,进一步削弱美元资产的吸引力。

美国霸权的根基不是美国横行霸道军事,而是可以在全球随意肆虐的美元。

美元崩了,霸权也就崩了。

来源:光头老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