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一年狂炫50万吨纳豆,中国却卖不动?3个难吃又贵的真相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2 21:47 2

摘要:日本人一年造50万吨纳豆当饭吃,咱中国咋就不感冒?你去日本超市逛,冷藏柜里准能看着一排排小方盒,盒里那黏糊糊、一夹就拉丝的玩意儿,就是纳豆

日本人一年造50万吨纳豆当饭吃,咱中国咋就不感冒?你去日本超市逛,冷藏柜里准能看着一排排小方盒,盒里那黏糊糊、一夹就拉丝的玩意儿,就是纳豆

在日本这东西真不算新鲜,几乎家家餐桌天天见,一年下来能卖50万吨,摊到每个人头上,平均一年得吃8斤

你说这吃纳豆的劲头,是不是有点吓人?

可偏偏隔了片海的中国,没几个人愿意为它掏钱,2019年中国纳豆市场才2.7亿,后来涨到3.5亿,看着是涨了点,但跟咱们自己的豆豉比,连零头都不够,要知道豆豉随便就是上百亿的盘子

为啥日本人当个宝天天吃的东西,到中国就这么没市场?

纳豆在日本:从填肚子的粮到“吃了长寿”的招牌

日本人吃纳豆的习惯,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早在公元645年,日本就下了禁止吃肉的法令,这一禁就是上千年,没肉吃,蛋白质从哪儿来?纳豆就成了救急的,每100克纳豆里有18克蛋白质,差不多顶三个鸡蛋

在当年物资缺得厉害的时候,一盒纳豆就能帮人扛饿,说它是“救命粮”真不假,

到了战国时期,纳豆又被士兵当成行军粮,做法简单得很,把熟黄豆塞进稻草里,放一天就能吃,不用盐不用油,还不容易坏,拌在饭团里不掉渣,揣怀里就能带着走

二战的时候,日本海军甚至把它列进军需品,军医还发现它能防痢疾、疟疾,对士兵身体有帮助,

你看这小小的纳豆,在特殊时候还真能派上大用场。

现在日本人吃纳豆,理由就更多了

东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做过调查,每天吃纳豆的人,死于中风或心脏病的概率能降10%左右

这是因为纳豆里有种叫“纳豆激酶”的东西,能帮着分解血管里的血栓,疫情那阵儿,日本还抢过纳豆,不少人觉得它能“防疫”

虽然没明确的科学依据,但也能看出大家对它多信任

我认识个去日本留学的朋友,说当地老人吃纳豆特别讲究,搅拌得朝一个方向,用筷子夹起来得快速画圈断黏丝,吃错了还会被说“不正宗”

这哪是吃个东西,更像在守一种老规矩,

从寺庙里的“寺纳豆”到现在的营养食品,纳豆早不只是食物了,更像一段文化的念想,

2017年有调查显示,只有13%的日本人明确讨厌纳豆,62%的人都喜欢吃

连美国《Health》杂志都把它列成“世界五大健康食品”,跟希腊酸奶、韩国泡菜这些齐名,

能得到这么多认可,确实不一般。

到了中国:三道坎儿直接把纳豆挡在门外

纳豆到中国“遇冷”,最直接的就是味道和口感,你刚打开纳豆盒,那股发酵出来的臭味就能把人呛着,

有人说像“穿了一天的臭袜子再发酵四五天”,光闻这味儿,好多人就不想试了

再看口感,黏糊糊的,用筷子夹起来能拉出老长的丝,粘手不说,吃进嘴里咬不断、咽着还费劲,有调查说,七成中国人闻着纳豆味就直接放弃了

瑞典那“恶心食物博物馆”里,纳豆还跟皮蛋、鲱鱼罐头排一块儿,你就知道这味道多让人“难接受”。

咱们中国人其实不缺豆制品

北边有豆腐、豆干,南边有腐乳、豆豉,山东还有种“酱豆”,其实就是纳豆的老祖宗

可现在也就老一辈偶尔吃,年轻人根本不碰,咱们吃豆制品,讲究的是热气腾腾、香辣够味,

像炒个豆腐、拌个腐乳,哪像纳豆这样,得冷着吃还黏糊糊的,根本不符合咱们的口味。

而且从宋朝开始,中国人就常用铁锅炒菜,“热烹快炒”早成了习惯,纳豆这种冷吃的发酵品,本身就跟咱们的饮食习惯合不来,再加上中国从来没有全国性的吃素禁令,肉、蛋、鱼随便吃

纳豆那点“高蛋白”优势,在咱们这儿根本不算啥新鲜事,

谁还会特意为了这点营养,去迁就那奇怪的味道?

除了口味,价格也是个问题

中国市面上的纳豆大多是日本进口的,160克就要卖二十多块,比豆豉贵不少,普通人家买菜,肯定更愿意选实惠又合口味的豆豉,

没必要花高价买个“味道怪”的东西,毕竟过日子,划算才重要。

更关键的是,纳豆在中国没怎么宣传,

日本有专门的“纳豆联合会”,找营养专家站台,还在动漫、广告里推,把纳豆打造成“国民健康食物”,

可中国没有这种 systematic 的推广,好多人连纳豆是啥、有啥用都不知道,也就小众圈子里有人买,没人帮它“说话”,自然火不起来。

其实纳豆的“根”在咱们中国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纳豆的发源地其实是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咱们就会用黄豆发酵做豆豉了

后来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把豆豉和发酵技术带到了日本,日本人在寺庙里把它叫“寺纳豆”

直到十五世纪,有人偶然把熟黄豆放进稻草里发酵,才做出现在这种能拉丝、有臭味的纳豆,

这么算下来,日本纳豆的“祖先”,其实是中国的豆豉。

只是后来,纳豆在日本慢慢变成了文化符号,而在中国,咱们选了更合自己口味的豆制品,纳豆就渐渐被忘了

我觉得这挺正常的,每个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的饮食偏好,

不是别人觉得好的,咱们就一定得喜欢

说到底,纳豆不是不好,只是不合中国的“胃口”,中国人对食物的挑剔,从来不止是口感和味道,更关乎从小养成的习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

与其勉强自己吃外来的“健康食物”,不如好好吃咱们自己的豆豉、豆腐、腐乳

这些老味道,才是最适合中国人的烟火气,吃着顺口,心里也踏实。

来源:小政下厨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