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启用!国产“火眼金睛”出世即居世界第二,打破西方29年垄断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2 19:40 1

摘要:10月15日的深圳湾芯展上,万里眼技术公司抛出了90GHz超高速实时示波器,这台设备可不简单,带宽突破90GHz,直接把国产示波器的性能拉满,一口气提升500%,跃居全球第二梯队前列。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10月15日的深圳湾芯展上,万里眼技术公司抛出了90GHz超高速实时示波器,这台设备可不简单,带宽突破90GHz,直接把国产示波器的性能拉满,一口气提升500%,跃居全球第二梯队前列。

自1996年《瓦森纳协定》把60GHz以上示波器列为对华禁运品,中国1500多家科研单位被迫"摸黑"搞研发,这一晃就是近三十年。现在,这个被卡脖子的局面,真的要被彻底改写了吗?

我们先从示波器的作用说起,它本质是电子工程师的"眼睛",能把肉眼抓不到的电信号转换成能看懂的波形。工程师靠它判断信号传输是否正常、速度够不够、稳不稳定。在半导体、通信、智能驾驶这些高精尖领域,没有高端示波器,研发就像没了方向,全靠经验瞎猜。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产示波器的带宽天花板就在8-18GHz打转。而国际巨头早就把技术做到60GHz以上,最高的甚至冲到了110GHz。这差距可不是数字好看,实实在在卡着产业脖子。

举个芯片测试的例子,7纳米制程的芯片测试,至少得60GHz带宽撑着;要是碰到3到5纳米的先进制程,90GHz才够格。以前国内企业要么花天价求购进口设备,还得看别人脸色,要么就只能放弃前沿研发。

这次万里眼直接把带宽拉到90GHz,每秒能采样2000亿次,存储深度达到40亿样点。这些指标往全球一放,妥妥的第一梯队水平。

最让人惊喜的是测试效率的飞跃,以前工程师优化一颗芯片的参数,得手动调几万种配置,耗上几周甚至几个月都不新鲜。现在万里眼加了智能算法,10分钟就能跑完所有测试,效率直接翻了上百倍。

回头看这突破的来路,满是硬骨头。万里眼成立才两年,团队平均年龄就28岁,80%还都是研发人员。CEO刘桑说得实在:"没别的选择,就是奔着解决卡脖子问题去的"。这群年轻人要啃的硬骨头可不少。基础材料、精密制造、核心芯片、智能算法、系统集成,足足七大技术密集区,每一块都不好啃。

就说核心的ADC芯片(模数转换器),长期被美国ADI和TI两家垄断。《瓦森纳协定》更是明着限制,精度高于8位、速度超过1.3GSPS的,根本不许卖给中国。要造90GHz示波器,这关必须过。万里眼没死磕单点技术,转而用"数学补物理、系统补单点"的思路。材料工艺未必每项都顶尖,但通过系统整合和工程平衡,硬是把短板全补上了。

这里有个细节,一个子模块,团队一年里做了20多次迭代,光芯片流片就反复试了好多轮。刘桑说得对,这不是一家公司在战斗。中国在数字芯片、化合物半导体的产业链投资一直在加速,这才给了底层支撑。

江丰电子啃下了高纯溅射靶材这块硬骨头,硅芯科技推出了芯片堆叠设计软件,方正微电子把SiC车规芯片产能做到了国内第一。这些企业的单点突破,最终织成了中国半导体生态的一张网。

产品发布是一回事,能不能被市场接住是另一回事。华为集群计算总经理朱照生在现场透了底,他们已经买了几十台,用在鲲鹏芯片、计算设备甚至手机研发上。上海交大、中科院微电子所也开始试用了。这说明设备早过了"能用"的阶段,已经到了"好用"的水平。

但难题也不少,刘桑坦言,客户对国产仪器有两层依赖。路径依赖是说,国际标准和测试方法都是照着西方设备建的,换国产的,可能得重新验证整套流程。心理依赖更微妙,长期用惯了进口设备,对国产的信任度没那么高,改过来得花时间。

万里眼的打法很实在,先盯紧那1500家被美国限制的企业。这些单位没得选,必须用国产设备,正好能积累口碑。等技术再升级,再慢慢打开更宽的市场。

另一个挑战是持续迭代,现在国内有些高端实验室已经需要110GHz以上的设备了,6G通信研发甚至要处理100-300GHz的信号。90GHz的突破只是开始,要保持竞争力,就得一直追着国际前沿跑。

还好,这台示波器已经通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CNAS认证,成了国内唯一能测80GHz以上带宽的设备。这意思是,它不只是台仪器,更是把"中国标尺"。以前测产品得看西方的标准,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度量工具。

把眼光拉开看,万里眼的突破不是孤例。同一天,它的母公司新凯来旗下另一家子公司启云方,也发布了国产EDA设计软件。性能比国际标杆还强30%,开发周期能缩短40%。一个是"眼睛",一个是"大脑",俩加起来,正好补上了中国芯片产业自主创新的关键短板。

最值得琢磨的是外资的反应,荷兰恩智浦宣布加码中国本土供应链,打算从晶圆到封装测试全在中国完成。美国格芯押注广州增芯,重点做车用CMOS产品。欧洲意法半导体计划年底前在深圳和华虹集团合作,生产40nm微控制器芯片。

这些动作背后的心思很明确,中国半导体生态正在快速成熟,不管是市场规模还是技术能力,都成了全球产业链绕不开的存在。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约1.43万亿元,同比涨16.7%,2025年预计能冲到1.64万亿元。9月外资净流入中国股市46亿美元,半导体这类科技板块成了重点配置对象。

当然,美国可能会更新《瓦森纳协定》清单,或者搞新的出口管制来反制。但就像英伟达黄仁勋说的,中国庞大的工程师群体和产业链协同能力,正在让技术封锁慢慢失效。万里眼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西方越围堵,中国越能加速突破。

往远了说,这台90GHz示波器的意义,不只是补了技术空白,更证明了一条路。靠着产业链协同、系统整合能力和持续创新,中国在高端装备领域完全能从跟跑变成并跑,甚至领跑。

这把"火眼金睛"照见的不只是电信号的波形,更是中国科技突围的底气。那个被封锁近三十年的局面,真的要被彻底改写了。#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信息来源:

中国信息化周报【“中国精度”迈上新台阶:万里眼90GHz超高速智能示波器发布国产高端测试仪器‌取得新突破】

环球网【国产高端测量仪器迎来“中国标尺”!刘桑讲述万里眼90GHz示波器诞生内幕】

直新闻【新凯来,有点东西】

每日经济新闻【“国内第一、全球第二”中国造示波器实现历史性跨越,性能提升500%】

来源:百科密码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