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哎呀,急死个人!明天就是霜降了,我家还有两亩地没播上种,邻居都劝我“别种了,种了也白搭”!这心里七上八下的,到底还能不能播?播了还能不能出苗?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个明白!
哎呀,急死个人!明天就是霜降了,我家还有两亩地没播上种,邻居都劝我“别种了,种了也白搭”!这心里七上八下的,到底还能不能播?播了还能不能出苗?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个明白!
先说答案:能播!但必须抓紧时间,同时调整方法!
图片源于网络
为啥这么说?老把式们常念叨“霜降不倒股,不如土里捂”,这话到底啥意思?咱得先弄懂背后的科学道理。
· 北方冬麦区(如河北、山东): 确实晚了!这些地方理想播期是10月上中旬。霜降后播种,冬前积温不足,苗弱、分蘖少,抗冻能力差,容易冻死。
· 黄淮海区域(如河南、江苏、安徽北部): 正处于“晚播但不至于绝收”的关键期! 霜降前后这几天,是最后的“冲刺阶段”。地温还没完全降下去,抓紧播下去,只要管理跟上,还有八成以上希望。
图片源于网络
· 南方和部分墒情好的地区: 不算太晚! 比如我安徽老家,只要地里有墒,11月初播下去的都见过好收成。关键看未来一个月的天气。
核心关键:看地温! 你用手摸摸地,如果感觉不是刺骨的凉,而是温和的,那就有戏!小麦发芽最低温度是1-2℃,但要想出苗齐壮,最好在15-20℃。霜降后,只要连续几天白天温度还能在15℃以上,地温就能维持,就能发芽。
能!但就像让一个饿肚子的人去跑马拉松,你得给他“开小灶”!
晚播的小麦,面临三大敌人:低温、时间紧、苗子弱。所以,我们的播种策略要彻底改变,不能再按老黄历办事了。
图片源于网络
记住这4个“加”字诀,晚播也能拿高产:
1. 加量:“以密补晚”
别心疼种子了!正常亩播25-30斤,现在要增加到35-40斤。为啥?因为晚播分蘖少,只能靠主茎成穗。多下种,保证有足够的苗数,这叫“母鸡多了总能下蛋”。
2. 加肥:“以肥催苗”
底肥要“施足施暖”。除了正常的复合肥,一定要加施有机肥和磷肥!有机肥发酵能提高地温1-2℃,这叫“给麦苗穿棉裤”。磷肥能促生根,让苗子扎稳脚跟,猛往下长。
图片源于百度图片
举个我家去年的例子: 我有一块地也是霜降后三天才播上,我每亩多下了10斤种子,额外撒了200斤腐熟的羊粪。结果出苗时,比邻居早播5天但没加肥的苗还齐还壮!他后悔得直拍大腿。
3. 加浅:“以浅争时”
晚播地温低,种子不能埋太深。深度严格控制在3-4厘米,不能再深了!深了土凉,芽子没劲顶上来,就“闷”死在土里了。浅播地温高,出苗快,能抢回好几天时间。
4. 加压:“一播全苗”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播完种后,必须用石磙或镇压器把地压一遍!很多人不懂,觉得多此一举。大错特错!镇压能让种子和土壤紧密接触,保住地下墒情,提高出苗率。这叫“临门一脚,不给麦苗退缩的机会”。
图片源于网络
如果播下去十来天,苗还是稀稀拉拉,别慌!
· 立即查苗补种: 用温水把同一品种的种子浸泡8小时,然后单独在缺苗的地方补种,这叫“吃小灶”,能赶上前面的苗。
· 提前管理: 来年开春,要早早追返青肥,浇返青水,促弱转壮。
最后说句大实话:
农时是死的,但人是活的!老辈人靠经验,我们靠经验+科学。明天霜降,如果你地还没种,今天明天就是最后的机会!别再犹豫,按照上面的方法,赶紧行动起来!
图片源于网络
记住:地不哄人,你下多少功夫,它就给你多少回报。现在播下去,是希望;再不播,就真只能是后悔了!
你觉得有道理吗?你家的麦子种完了吗?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情况,咱们一起交流!
来源:思维开窍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