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当年在数码圈呼风唤雨、和罗永浩舌战三小时的王自如,如今会背着1亿负债坐绿皮火车出差?当这张模糊的乘车照片在网上传开时,不少人恍惚了——那个曾执掌顶流测评机构Zealer、操盘格力渠道改革的大佬,怎么把日子过成了这样?
谁能想到,当年在数码圈呼风唤雨、和罗永浩舌战三小时的王自如,如今会背着1亿负债坐绿皮火车出差?当这张模糊的乘车照片在网上传开时,不少人恍惚了——那个曾执掌顶流测评机构Zealer、操盘格力渠道改革的大佬,怎么把日子过成了这样?
2012年的数码圈,王自如绝对是开路人一般的存在。在此之前,没人想过数码产品测评能做成专业内容,而他带着一台相机拍的开箱视频,硬生生闯出了一片天。Zealer巅峰时,几乎每款热门数码产品的“生死”都要看它的测评,王自如本人更是成了行业标杆,受邀上央视、当创业节目评委,风头无两 。2014年和罗永浩那场“决战优酷之巅”的辩论,至今仍是数码圈的名场面,哪怕争议缠身,也没人否认他在专业领域的话语权。
真正的转折,始于2021年那场“跨界跳跃”。当王自如宣布入职格力、辞去Zealer所有职务时,所有人都以为他踩上了更高的台阶——毕竟能成为董明珠身边的核心操盘手,主导渠道改革这样的大事,绝非普通人能做到。那时的他,还能坦然说出“不看工资条”,毕竟格力高管7位数的年薪摆在那,谁能想到这光鲜背后藏着雷区 。
离开Zealer的代价,比他想象中沉重得多。股权转让要缴税、裁员要给赔偿、公司固定成本要兜底,更棘手的是个别股东对公司价值损失的认定有分歧,一场纠纷下来,1亿负债砸在了他头上 。2024年,“限高”令从天而降,飞机高铁坐不了,曾经的商务舱常客只能挤绿皮火车;7位数年薪看着不少,却只是他巅峰时的几分之一,还债速度远远赶不上预期 。更糟的是,格力的渠道改革没能完全按照他的设想推进,2024年8月,内网再也搜不到他的邮箱,离职风波闹得沸沸扬扬 。
那段日子,王自如成了网友嘴里的“失败者”。有人说他“Zealer做不下去才去格力捞钱”,有人调侃“董明珠的工资条不够他还债”,还有人等着看他步罗永浩后尘去带货。但他偏不,直言“绝对不会带货”,转头捡起了老本行——开播客、做访谈,只不过这次的主题从数码变成了AI。
如今再看王自如,没了当年的锋芒,却多了份踏实。坐绿皮火车出差时,他会和邻座聊数码产品,会对着笔记本电脑打磨AI产业的方案;面对镜头谈过往,他只轻描淡写地说“人生要多尝试,增加生命的宽度”,对争议更是一句“早就不太在乎了”带过 。最近官宣入职AR领域头部企业雷鸟创新,参与新品测试的消息,更是让不少人看到了他的新可能——毕竟在数码测评和产业结合上,他的经验没人能比 。
其实仔细想想,王自如的故事不就是很多普通人的缩影吗?年轻时凭着一股冲劲闯出名堂,中途摔个大跟头,有人躺平认输,有人却爬起来拍掉灰尘再出发。1亿负债是重担,但也是清醒剂,让他从“不看工资条”的浮躁,回归到“靠手艺吃饭”的本真。
10月23日新浪新闻《一天零一页2025》正片就要上线了,或许我们能在镜头里看到更真实的他。但不管内容如何,王自如已经用行动告诉我们:人生从没有固定的版本,跌倒了不可怕,敢刷新自己,就永远有翻盘的机会。毕竟比起从未失败过的人,那些摔过跤还敢往前跑的故事,才更让人热血。
来源:时光拾贝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