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着抗癌的人也会崩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2 18:13 2

摘要:凌晨三点的病房里,我盯着止痛泵的节奏发呆。每滴药水落下,都像在倒数我与疼痛的休战期。护士小刘推门进来查房,见我醒着,突然红了眼眶:"张姐,你是我见过最不像病人的病人——疼成这样还帮隔壁床阿姨拧瓶盖。"

《疼出来的真话》

凌晨三点的病房里,我盯着止痛泵的节奏发呆。每滴药水落下,都像在倒数我与疼痛的休战期。护士小刘推门进来查房,见我醒着,突然红了眼眶:"张姐,你是我见过最不像病人的病人——疼成这样还帮隔壁床阿姨拧瓶盖。"

这话让我想起确诊那天,肿瘤科走廊的塑料椅上,我笑得像个没事人。当时觉得,既然哭也要活,笑也要活,不如选个体面的姿态。直到后来才明白,真正的体面不是假装不疼,而是敢说"我疼"。

第三次化疗后的雨夜,我摸到了肋骨的凸起。那不是瘦的,是癌细胞在啃噬。起初像有蚂蚁在骨头缝里爬,后来变成烧红的铁签往骨髓里捅。最要命的是这种疼会呼吸——你以为它消停了,刚松口气,它又突然扑上来撕咬。那天我蜷在卫生间,把毛巾咬得全是牙印,却还记得先把水龙头开到最小,怕吵醒陪床的丈夫。

"疼就说啊!"主治医生把病历拍得哗哗响,"你当自己是关云长刮骨疗毒?"他指着CT片上星星点点的阴影,说这些亮斑就像野火,而我的隐忍等于在给火场扇风。原来医学上早把癌痛分为11级,超过7级就需要吗啡干预,而我硬扛的夜间疼痛,仪器测出来是8.2级。

病友老周教会我使用疼痛日记。这个当过数学老师的大爷,给每种疼都编了代号:电击样的叫"雷公",钝痛叫"磨盘",烧灼感叫"火神"。我们像两个气象员,在手机里记录疼痛的"阴晴圆缺"。有次他疼得把床头柜捶出凹坑,却坚持写完记录才打止痛针:"得让医生看见真实的火山爆发。"

医院西侧的缓痛门诊有面留言墙。粉色便签条上歪歪扭扭写着:"今天走了20步,膝盖没报警";"女儿婚礼上站满了半小时,值了"。最扎心的是一张儿童笔迹:"妈妈终于肯吃药了,她说陪我长大比怕上瘾重要"。这些字条在空调风里轻轻摇晃,像无数双挥动求救的手。

现在我会在朋友圈的九宫格里,特意留一格给真实。有时是输液架投在墙上的阴影,有时是止痛贴撕下后的红印。没想到这些"不完美"的照片,反而引来更多温暖的评论。开水果店的小妹每周捎来一盒草莓,说看见我晒的止痛药包装,才知道她爸当年肝癌时也用过同款。

上周复查,遇见个戴假发的姑娘在走廊痛哭。我递纸巾时,她慌忙擦脸:"对不起,我太消极了。"我把手机里老周发明的疼痛代号给她看:"瞧,我们疼起来可是能出密码本的。"她愣了两秒,破涕为笑。

肿瘤医院的电梯永远挤满轮椅和吊瓶架,但最沉重的从来不是这些金属器械,而是那些咬在牙关里的呻吟。当社会给癌症患者贴上"抗癌英雄"的期待时,或许我们更需要 permission to be human(做凡人的权利)——可以疼,可以怕,可以在深夜崩溃,只要天亮后还记得药盒放在哪。

(此刻正在经历慢性疼痛的你,手机里存着哪些独特的止疼妙招?评论区等你来交换那些医生没教的生活智慧。)

来源:美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