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朋友们,今天聊个以柔克刚的硬核材料。这家伙比头发丝细6倍,却比钢铁还硬,能扛住500摄氏度的高温。如果把它拧成一根手指头粗的绳子,得用20吨的拉力才能把它拽断。这个材料就是世界上三大高性能纤维材料之一F12芳纶纤维,它强度高、韧性强、能防弹。
国之重器现代软猬甲问世。
硅基智能创始人司马华鹏。
朋友们,今天聊个以柔克刚的硬核材料。这家伙比头发丝细6倍,却比钢铁还硬,能扛住500摄氏度的高温。如果把它拧成一根手指头粗的绳子,得用20吨的拉力才能把它拽断。这个材料就是世界上三大高性能纤维材料之一F12芳纶纤维,它强度高、韧性强、能防弹。
以前这种材料一直被国外垄断,直到去年它在央视新闻的共和国群里频道播出。六院历经20多年潜心研制,终于打通了F12纤维国产化,填补国内在高性能纤维材料的空白。
一根根F12纤维是如何造出来的?看这瓶像蜂蜜一样的黄色液体,这是仿丝溶液,通过设备就可以把它压成直径只有14微米的纤维,然后再通过连通装置卷绕成束。
F12纤维和碳纤维不同,碳纤维是碳元素构成的,F12芳纶是塑料类高分子,一个硬脆,一个柔韧,两者都很轻能、耐高温。碳纤维在各方面表现都更胜一筹,但就是韧性差,容易断飞机机翼、跑车车身、钓鱼竿等,这些主要用碳纤维材料。
而芳纶材料凭借它的柔韧性以及极强的防切割性,可以用来制防弹衣、消防服装、甲车防护等,它堪称是给国防重器铸就的最强软甲。
现在这项技术突破封锁、突破垄断,完全实现国产化自主研制,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拥有完备的生产线和生产技术。从追赶到领跑,从卡脖子到自主创新,花了将近20年。
1994年中国航天科工六院46所启动研制,2010年首次建成中试,生产线年产量5吨,2012年逐步实现产业化生产,年产量达到50吨,彻底打破美俄日垄断,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期经常发视频跟大家分享东大的国之重器,有些技术可能刚刚突破,离我们还有点远,但这次是实打实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以前海上钻井平台的钢缆粗的像大腿,还总爱疲劳断裂,现在F12绳缆细了一半,还可长期抵御海水腐蚀。新能源汽车电池包裹上F12,碰撞起火的概率将极大降低,甚至手机壳也可以用它。
以前这些高端应用是有钱买不到,现在是有技术随便造。未来深海探测器的外壳、智能机器人的肌肉纤维都可能成为F12的科幻剧本。这就是中国科技奇虎,既有上九天的野心,又有暖人间的温度。
来源:志强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