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患病花光积蓄 76岁大爷摆早餐摊5年,医生看到存折后主动降价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8 07:04 2

摘要:朱老头这几天清早总觉得腰疼。摆早餐摊的工作其实不重,但天天站着,日积月累,对七十六岁的老人来说,也是个考验。

朱老头这几天清早总觉得腰疼。摆早餐摊的工作其实不重,但天天站着,日积月累,对七十六岁的老人来说,也是个考验。

他五点不到就起床,和面、蒸花卷、煮稀饭、炸油条。六点准时推着三轮车出门,摆在县医院门口。

医院门口很”抢手”,除了他,还有卖豆浆的张婶子、卖煎饼的瘦猴儿,一个卖凉皮的小伙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也钻了进来。

今天到摊位,朱老头发现凉皮摊子又搬近了他一点。他皱了皱眉,没说话,只是故意把油条炸得”噼里啪啦”的,溅起的油花子差点飞到凉皮小伙的摊前。

“老朱,你那油条好了没?给我来俩。”护士小王和往常一样,上早班路过买早点。

“好嘞,马上就好。”朱老头眯着眼,笑得跟个小老鼠似的。

油条捞出来,朱老头抖了抖油,包进油纸里递给小王。

“三块钱。”

小王掏出手机要扫码,朱老头摆摆手:“今儿给你免了。前几天你们给老太太换药,手脚麻利,态度又好,这算我的一点心意。”

护士小王不太好意思:“使不得,使不得。”

朱老头皱着眉头,语气突然重了:“拿着!我这人别的不多,就这点脾气。”

小王笑了笑,也没再推辞:“那我就收下了,谢谢朱爷爷。”

朱老头没注意到凉皮小伙把这一幕都看在眼里,皱起了眉头。

天黑得早了。

朱老头收摊回家,腰疼得厉害,他歇了歇,骑着三轮车往回走。

县医院到他住的老旧小区,隔着一条泥泞的小路。下午下过雨,路上满是水坑。车轮带起水花,溅湿了裤腿。

到家门口,朱老头停好车,掏出钥匙。钥匙是旧式的,已经磨得发亮,锁眼也松动了,转几下才打开。

“老太婆,我回来了。”

屋里没人应。

朱老头把早餐剩下的两个馒头放进厨房,从兜里摸出一包红糖,放在桌上:“今天卖得不错,给你买了红糖。炖点红糖水,对身体好。”

客厅一角的病床上,朱老头的老伴儿躺着,眼睛半闭着,嘴角微微歪斜。

朱老头坐在床边,轻轻拍了拍老伴的手:“今天凉皮摊子又挤过来了,那小子不懂规矩。对了,碰到小王了,那护士,挺好一姑娘。前几天给你换药的就是她。”

老伴儿没动静,只是眼珠转了转,眼角似乎有点湿润。

朱老头叹了口气,站起身,腰疼得直不起来。他扶着墙壁,一点点挪到厨房,开始准备晚饭。

晚饭简单,稀饭加咸菜。朱老头盛了一碗,坐到老伴儿床前,小心翼翼地喂她吃。喂了两口,老伴儿不想吃了,闭上眼睛,把头偏到一边。

“吃点吧,吃了才有力气好起来。”朱老头哄她。

老伴儿依旧闭着眼睛,不理他。

朱老头放下碗,从口袋里掏出手帕,擦了擦老伴儿嘴角。手帕有点旧了,边角都磨得起毛了,但洗得很干净。

屋角有个旧柜子,上面摆着一个相框。照片里是年轻时的两人,朱老头穿着整齐的制服,老伴儿靠在他肩上,笑得眼睛弯弯的。那时候朱老头还在机械厂当工人,每个月工资不多,但日子过得踏实。

照片旁边放着一个存钱罐,是以前厂里发的福利,红色的,上面印着”为祖国储蓄”几个字,已经褪色了。

朱老头看了看存钱罐,又看了看老伴儿,默默地从口袋里掏出今天的收入,一张一张码整齐,塞进罐子里。

“老朱,我说你腰疼得那么厉害,咋还天天来摆摊?”张婶子端着豆浆桶过来串门。

朱老头正在揉面,抬头看了她一眼:“不来能行吗?老太婆的药不能断。”

张婶子叹了口气:“你这摊子摆几年了?”

“五年了。”朱老头头也不抬,继续揉面。

“刚开始那会儿,你老伴儿还能出来帮忙呢。”

朱老头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沉默了一会儿:“那时候她还能动弹。现在…”他没往下说。

风吹过来,带着一股药水的味道。医院门口总有这种味道,朱老头早就习惯了。

张婶子看朱老头不想多说,也就识趣地走开了。

医院的大喇叭响起来:“请各位患者有序排队,不要推搡…”

朱老头抬头看了看医院大楼,又低下头继续揉面。

早饭时间一过,朱老头开始收拾摊子。凉皮小伙过来了,站在朱老头面前。

“大爷,我看你这几天腰不太好,要不歇几天?”

朱老头愣了一下:“你管得着吗?”

“我不是那意思。”凉皮小伙有点尴尬,“我是想说,您要是不来,我帮您照看这个位置。”

朱老头眯起眼睛:“你想抢我位置?”

“不是不是,”凉皮小伙连忙摆手,“我是怕您这位置被别人占了。这门口位置紧俏,您要是几天不来,肯定有人钻空子。”

朱老头没吭声,继续收拾东西。

凉皮小伙见朱老头不理他,又补了一句:“大爷,我看您每天忙活,挺辛苦的。您老伴儿病了是吧?”

朱老头手一抖,差点把碗打翻。他抬起头,目光锐利:“谁跟你说的?”

“护士小王说的。”凉皮小伙指了指医院,“她说您老伴儿住过院,后来因为…”

“行了行了,”朱老头打断他,“我的事不用你操心。”

凉皮小伙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走开了。

朱老头看着他的背影,脸上表情复杂。他低头数了数今天的收入,皱起了眉头。

“老朱,吃药了。”

护士小王端着药走进病房。朱老太太靠在床上,面色苍白,目光呆滞。

“谢谢啊,小王。”朱老头接过药,轻声对老伴儿说,“来,把药吃了。”

老太太张开嘴,配合地吃了药。

“最近怎么样?”小王问。

“老样子。”朱老头简短地回答。

护士小王看了看病床旁的小桌子,上面摆着几个苹果,已经有点蔫了。她知道那是朱老头几天前买的,舍不得吃,留给老伴儿。

“朱爷爷,梅主任说下周给朱奶奶做个检查,看看恢复得怎么样。”

朱老头点点头,没说话。

等护士走后,朱老头坐在床边,轻声说:“老太婆,你知道吗,今天摊子收入少了。那个卖凉皮的,把客人都抢走了。”

老太太眨了眨眼睛,想说什么,但嘴巴只能发出含糊的声音。

朱老头叹了口气:“没事,明天我早点去,多卖一会儿。”

门外传来脚步声,朱老头抬头,看到凉皮小伙站在门口。

“你怎么来了?”朱老头惊讶地问。

“来看看您和朱奶奶。”凉皮小伙有点拘谨,手里提着一袋水果。

朱老头没接,警惕地问:“你来干啥?”

“没啥,就是…”凉皮小伙挠挠头,“我妈也住过院,我知道照顾病人不容易。”

朱老头没说话,看着他。

凉皮小伙把水果放在桌上:“这是我买的水果,不贵,您别嫌弃。”

他走到床前,对朱老太太说:“朱奶奶,您好,我是小李,在医院门口卖凉皮的。”

朱老太太看着他,眼睛里有了一点光彩。

朱老头见状,语气软了下来:“坐吧。”

凉皮小伙坐下,小心翼翼地问:“朱奶奶是…”

“脑梗,”朱老头简短地说,“五年前的事了。当时救得及时,人没事,就是留下了后遗症,说不了话,右边身子也不太利索。”

凉皮小伙点点头:“我妈当年也是,现在好多了,能自己走路了。”

朱老头眼睛亮了一下:“真的?”

“嗯,坚持锻炼和治疗,慢慢就好了。”

朱老头陷入沉思。老伴儿病后,他们的积蓄很快就花光了。退休金不多,药费、护理费加起来,每个月都入不敷出。朱老头才决定摆早餐摊,补贴家用。

“你妈…花了多少钱才好的?”朱老头终于问出了这个问题。

凉皮小伙犹豫了一下:“不少钱吧,我也记不清了。不过,现在有些康复训练,效果挺好的…”

两人聊了很久,直到护士来提醒探视时间结束。

凉皮小伙走时,朱老头送他到门口:“谢了,小李。”

小李笑了笑:“不客气,朱爷爷。对了,明天您要是摆摊,我给您留着位置。”

朱老头点点头,目送他离开。

回到病房,朱老头看到老伴儿眼中闪烁的泪光。

“傻老太婆,哭啥?”朱老头给她擦眼泪,“会好的,你一定会好的。”

接下来的日子,朱老头更加卖力地摆摊。天没亮就起床准备,晚上回来还要照顾老伴儿。小李有时会帮他打下手,两个人的关系也渐渐好了起来。

这天,朱老头正在炸油条,忽然感到一阵剧烈的腰痛,差点栽倒在油锅旁。

“朱爷爷!”小李眼疾手快,扶住了他。

朱老头脸色苍白,冷汗直冒:“没事…歇一会儿就好。”

“不行,您得去看看。”小李坚持道。

最后,在小李和护士小王的劝说下,朱老头勉强同意去看医生。

检查结果出来了:腰椎间盘突出,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多少钱?”朱老头第一句话就问医生。

“按照您的情况,大概需要两万多。”医生说。

朱老头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

“朱爷爷,您的情况不能拖,再拖下去可能会瘫痪。”医生劝道。

朱老头摇摇头:“我回去考虑考虑。”

回家路上,小李一直陪着,小声问:“朱爷爷,钱的事…要不要我先借给您一些?”

朱老头没说话,摇了摇头。

晚上,朱老头坐在存钱罐前发呆。这几年攒下的钱,加上之前剩的一点积蓄,也只有一万出头。

他拿出一个旧皮夹,里面是老伴儿的检查预约单。下周要做的康复评估,可能还需要新的治疗方案。

朱老头看了看熟睡的老伴儿,又看了看自己疼痛的腰,最终叹了口气,把钱放回了存钱罐。

第二天,朱老头照常去摆摊,但动作明显迟缓了许多。油条炸得歪歪扭扭,花卷也不如往常蓬松。

“朱爷爷,您今天看起来不太好啊。”小王买早点时关切地问。

“没事,就是有点累。”朱老头勉强笑了笑。

张婶子过来凑热闹:“老朱,我听说你腰不好,要做手术?”

朱老头脸色一变:“谁说的?”

“小李说的啊。”张婶子指了指凉皮摊。

朱老头看向小李,后者尴尬地低下了头。

“我的事,不用别人操心。”朱老头语气冷淡。

下午,医院住院部的梅主任找到了朱老头。

“老朱啊,听说你腰不好,需要手术?”

朱老头警惕地看着他:“您怎么知道的?”

梅主任笑了笑:“这医院里,哪有什么秘密。你家老太太的情况我都知道,你觉得你的事能瞒得住我?”

朱老头沉默了。

“来我办公室聊聊。”梅主任拍拍他的肩膀。

在办公室里,梅主任认真地说:“老朱,你这情况确实需要手术。我看了你的片子,再拖下去会更麻烦。”

朱老头低着头:“主任,我明白。但是…”

梅主任打断他:“你是担心钱的问题吧?”

朱老头默认了。

梅主任沉思了一会儿,说:“这样吧,手术我找我师兄来做,他收费会给你优惠。其他费用…我再想办法帮你申请一些医疗救助。”

“这…这不合规定吧?”朱老头惊讶地问。

梅主任笑了:“什么规定不规定的,你这五年来,给多少医护人员提供了便宜又好吃的早餐?这是人情往来,不是违规。”

朱老头眼眶湿润了。

“不过,”梅主任正色道,“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手术后,你得好好休养,不能再摆摊了。”

朱老头犹豫了:“可是老太婆的治疗…”

“这个你别担心,我了解过你老伴儿的情况。她现在需要的主要是康复训练,我们医院有个公益项目,正好可以帮到她。”

朱老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

梅主任点点头:“真的。不过你得答应我,手术后好好养着,别逞强。”

朱老头眼泪夺眶而出:“谢谢主任,谢谢…”

手术前一天,朱老头把积蓄带到医院,交了押金。

“余额还差一点,”收费处的工作人员说,“不过梅主任已经打过招呼了,您先办住院,其他的后面再说。”

朱老头握着医保卡和存折,忽然想起什么,问道:“能不能麻烦你看一下这个存折上的余额?我年纪大了,眼神不好。”

工作人员接过存折,翻开看了看,惊讶地说:“朱爷爷,您这存折上有两万多啊。”

朱老头愣住了:“不可能啊,我明明只存了一万出头…”

工作人员递回存折:“您自己看,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呢。这是上周四存入的一万二千元。”

朱老头仔细看了看,果然如此。他想了想那天的情况,突然明白了什么。那天小李和几个医护人员来家里看望老伴儿,他出去买菜了一会儿…

“怎么回事…”朱老头喃喃自语。

梅主任恰好路过,看到这一幕,笑着说:“老朱,别想那么多了。钱够了就行,安心做手术吧。”

朱老头抬头看着梅主任,眼中满是疑问。

梅主任拍拍他的肩膀:“这医院啊,就像个大家庭。你这些年为大家付出那么多,大家也想为你做点什么。”

朱老头鼻子一酸,眼泪又要流出来。

梅主任继续说:“对了,你老伴儿的康复训练,我已经安排好了。等你手术恢复了,可以一起带她来做训练。”

“多少钱…”朱老头下意识地问。

梅主任笑着摇摇头:“我不是说了吗?这是我们医院的公益项目,你老伴儿正好符合条件。唯一的要求就是,你得配合她一起做康复训练。”

“我一定配合!”朱老头急忙说。

“行,那就这么定了。”梅主任看了看手表,“时间不早了,你去病房准备一下,明天一早就做手术。”

朱老头点点头,却没有马上离开。他犹豫了一下,问道:“主任,能不能让我再摆一天摊?就明天早上,手术前那几个小时。”

梅主任皱眉:“为什么?”

“我想…”朱老头声音有些哽咽,“我想最后再为大家做一次早餐。这五年来,大家对我和老太婆的照顾,我…我想说声谢谢。”

梅主任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好吧,不过只能摆一小时,七点必须回来准备手术。”

朱老头连连点头:“够了够了,谢谢主任!”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朱老头已经在医院门口支起了早餐摊。

今天的花卷格外蓬松,油条格外金黄,稀饭煮得也格外香浓。

消息不知怎么传开了,医院里的医生、护士、病人家属,纷纷来买早点。不一会儿,朱老头面前排起了长队。

小李也来了,主动帮忙收钱找零。张婶子送来热腾腾的豆浆,说是给大家免费供应。

“朱爷爷,您这手艺真是没得说!”有人竖起大拇指。

“以后您要是不摆摊了,我们早上吃什么啊?”有护士开玩笑道。

朱老头笑得合不拢嘴:“我这把老骨头啊,也该休息休息了。不过等我恢复好了,说不定偶尔还会来摆摆,给大家解解馋。”

梅主任踱步过来,朱老头忙问:“主任,您要吃点什么?”

梅主任笑道:“我就不吃了,来提醒你时间到了,该回病房准备手术了。”

朱老头看了看表,七点整。他点点头,开始收拾摊子。

“朱爷爷,剩下的我来收拾,您快去吧。”小李说。

朱老头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转身要走,又想起什么。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塞给小李:“小李啊,这是我家钥匙,麻烦你每天去帮我看看老太婆。护工我已经请好了,你就帮我带带饭,陪老太婆说说话就行。”

小李接过钥匙:“您放心,我一定照顾好朱奶奶。”

朱老头点点头,又掏出存折,塞到小李手里:“这个…我知道是你们凑的钱。等我出院了,一定还给大家。”

小李急忙摆手:“朱爷爷,您误会了,这不是…”

“行了行了,”朱老头打断他,“我这人别的不多,就这点脾气,知恩图报。你告诉大家,朱老头记着这份情。”

说完,他转身向医院走去,背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挺拔。

梅主任走在他旁边,轻声问:“老朱,你猜到钱是谁给的了?”

朱老头摇摇头:“猜到一些,不过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顿了顿,“重要的是,我和老太婆还能再重新开始。”

梅主任笑了:“是啊,新的开始。”

手术室门口,朱老头回头望了望医院门口的早餐摊。那里,小李和其他人正在忙碌,阳光照在他们身上,像是镀了一层金边。

朱老头深吸一口气,推开了手术室的门。

医生护士都准备好了,见他进来,齐声道:“朱爷爷,加油!”

朱老头鼻子一酸,笑着点点头。

“好,麻醉要开始了,朱爷爷,放松…”

朱老头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老伴儿年轻时的笑脸,还有这五年来医院门口的点点滴滴。

或许是错觉,他仿佛听到老伴儿在说:“老头子,你辛苦了。”

半年后,县医院门口。

朱老太太坐在轮椅上,在朱老头的推动下,慢慢地做着康复训练。她的右手已经能拿起水杯了,说话也清晰了许多。

“老头子,我想吃油条。”朱老太太突然说。

朱老头惊喜地看着她:“你想吃油条?好,我这就去买!”

“不,”朱老太太摇摇头,“我想吃你做的。”

朱老头愣了一下,然后笑了:“行,等我腰再好一点,就给你做。”

远处,小李的凉皮摊前排着长队。他看到朱老头和朱老太太,笑着挥了挥手。

朱老头也挥手回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座小县城,这家医院,承载了太多故事。而他和老伴儿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一页。

“走吧,老太婆,该去做康复训练了。”朱老头推着轮椅,往医院走去。

阳光很好,照在他们身上,仿佛给这对老人笼罩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来源:牟牟说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