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懂松州之战!李世民如何以五千精锐,轻松击溃吐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2 04:23 1

摘要:咱们先说吐蕃一方,在这个时期,吐蕃的领袖赞普是松赞干布,就是和文成公主成婚的那位。别看他只在课本上出现过一次,但松赞干布的含金量,超乎我们的想象。

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率兵攻松州,李世民派侯君集、牛进达还击,轻松击溃吐蕃大军。松赞干布见状,当即向李世民请罪,甘愿俯首称臣。

唐朝与吐蕃,就相当于汉朝和匈奴。都是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都是互相纠缠数百年,期间发动过无数次战争,但始终无法歼灭对方。

而作为唐与吐蕃战役的开幕式,松州之战并非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面子”。

听起来可能会觉得奇怪,但看完下面的内容,你就会理解,为什么说这是“面子”之战了。

咱们先说吐蕃一方,在这个时期,吐蕃的领袖赞普是松赞干布,就是和文成公主成婚的那位。别看他只在课本上出现过一次,但松赞干布的含金量,超乎我们的想象。

松赞干布的早年经历,可以代换为东汉小皇帝,或者是早年的康熙。当时,松赞干布父亲被毒杀,年仅十二岁的他,被权臣扶植着登基,成了他人手中的傀儡。

而且在当时,吐蕃内部相当混乱,贵族割据一方,部落互相征战,松赞干布无权无势,也找不到盟友,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尝试着扳倒权臣。这样的剧本,可比康熙擒鳌拜困难多了。

但是,从傀儡皇帝到大权在握,松赞干布只用了三年时间。在这三年里,他煞费苦心,联络各方势力,总算夺回了大权。而后,他亲率大军,横扫了整个高原,彻底统一了吐蕃。

不但如此,在统一吐蕃后,他还推动文化、法律、建筑等事业的发展。在松赞干布以前,吐蕃就是个部落,但自他以后,吐蕃才成了国家。可以说,吐蕃强盛的源头,就在松赞干布。

在统一了吐蕃后,松赞干布开始放眼国外,打算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在吞并其他势力之前,他打算先得到唐朝的承认。所以,松赞干布派出使者,带着奇珍异宝前去觐见李世民,并向他求取公主。

这里要强调一下,唐朝的和亲,与其他王朝不同。唐朝的和亲不是被迫的、屈辱的,而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赐婚,是一种笼络、制衡小国的做法。简单来说,就是将周边国家视为臣子。

但是,松赞干布的求亲,却被李世民一口回绝,甚至还是以“吐蕃乃蛮荒之地”为由拒绝的。

很多人都以为,李世民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他消息太落后了,完全不知道吐蕃已经统一,还以为这只是个小部落。

但事实绝非如此,在当时,唐朝向吐蕃也派去过使者,所以对于吐蕃的情况,李世民绝对是了解的。

既然不是因为实力,那就是因为态度了。正如前文所说,唐朝的和亲,是身为天可汗的李世民,对周边臣服的政权的赏赐。但是,吐蕃不一样,他可没有向唐朝称臣。

也就是说,松赞干布这一次,是打算以平等地位求亲的。这样的做法,李世民当然不能允许,所以才一口回绝,甚至在回信中,还采用了蔑视的语气。

自从登基以来,松赞干布一路顺风顺水,从未有人如此侮辱过他。在接到李世民的回信后,松赞干布大怒,当即率领二十万大军,从青藏高原冲下来,一路横扫了吐谷浑、党项、白兰等政权,一路冲到了松州城下。

在这里,松赞干布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不和亲,那唐朝与吐蕃就正式开战!

本来,李世民都没打算处理吐蕃,毕竟和吐谷浑不同,吐蕃在青藏高原上,攻打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但是,现在人家打到家门口了,要是还不还击,天可汗的脸面可就丢尽了。

松赞干布为颜面入侵唐朝,李世民为颜面出兵还击。所以在文章的开头,我才会说松州之战,实际上就是双方的“面子争夺战”。

松赞干布不愿意丢脸,李世民更不可能抛弃颜面。所以,双方只能大战一场,用硬实力来决定话语权。

吐蕃这边,是由松赞干布亲自领兵。而唐朝这边,李世民再度派出爱将侯君集,并让牛进达、刘兰为副将,率领五万大军援助松州城。

到了松州城,侯君集想要试试敌军深浅,于是,他就让牛进达带领精锐部队,趁着夜色突袭敌军。

当天夜里,牛进达到这不到一万的兵马,裹甲衔枚的潜入敌军附近,趁着夜色突袭吐蕃大军,斩首千余人。

在发觉唐朝援军到来,且自己不能力敌之后,松赞干布非常果断的撤退了。侯君集这边还有些疑惑,以为对方是在故布疑阵。直到派出斥候才发现,对方是真的撤退了。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松赞干布“滑跪”的这么快。答案很简单,第一,松赞干布刚刚统一吐蕃,国内多少有些不稳定。第二,吐蕃军队出征,向来是不带粮草的,他们军中的物资,全是路上劫掠来的。

等到侯君集他们到来,吐蕃军中抢来的粮草,也没剩下多少了。再加上唐军实力强大,松赞干布也不愿意承受损失,所以干脆撤退认错了。

反正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即攻打了周边的政权,拿到了不少好处,又在唐朝面前露了个脸,展现了自己的实力。

在最开始,松赞干布确实有入侵的想法,但是和唐军交手后,他发现自己不是对手,所以换了个思路,打算展现一下自己的实力,让唐朝看到他的作用。这样一来,就算他称臣了,地位也会高于吐谷浑、突厥。

就算吐蕃也向唐朝称臣,也比吐谷浑、突厥的地位要高。

在撤回吐蕃后,松赞干布再次派出使者,又带着金银财宝前去长安,向李世民请罪,以及再度求亲。

这一次,松赞干布展现了自己的实力,让唐朝开始重视吐蕃。而且,这一次战败后,吐蕃是以藩属的身份觐见,没有挑衅唐朝的权威。所以,李世民允文成公主进藏,与松赞干布和亲。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吐蕃在青藏高原上。如果唐军要灭亡吐蕃,就得爬上高原,顶着高原反应和敌军作战。这样一来,能不能打赢不知道,但是唐军的损失绝对会很高。所以,李世民权衡利弊后,还是觉得与其和亲更有性价比。

来源:美诗美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