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人种大葱,第一步育苗就卡壳——要么播了种好几天不出苗,要么出苗后长得又细又弱,还有的没等移栽就烂了。其实大葱育苗真没那么难,不用啥复杂技巧,就按实实在在的步骤来,新手也能育出壮苗。今天就把详细方法说清楚,看完你照着做就行。
大葱育苗不用愁,跟着这几步做,出苗齐、苗还壮
不少人种大葱,第一步育苗就卡壳——要么播了种好几天不出苗,要么出苗后长得又细又弱,还有的没等移栽就烂了。其实大葱育苗真没那么难,不用啥复杂技巧,就按实实在在的步骤来,新手也能育出壮苗。今天就把详细方法说清楚,看完你照着做就行。
首先得说,育苗前要把3件事准备好,这是基础,准备不到位,后面再努力也容易出问题。
第一件是确定育苗时间,南北不一样。北方温度低,一般在3月中下旬到4月初育苗,这时候气温稳定在10℃以上,种子能顺利发芽;南方暖和,2月底到3月初就可以开始,别等温度太高再育,不然苗容易徒长。
第二件是选对土壤。大葱不喜欢重茬,之前种过葱、蒜、韭菜的地,就别用来育大葱苗了,容易生病。最好选疏松、透气的土,比如园土混合点腐熟的羊粪或鸡粪,不用太多,大概10斤土混1斤肥就行,这样土有肥力,苗长得壮。如果只用园土,提前晒2-3天,把里面的虫卵和病菌晒死,避免后期烂苗。
第三件是挑种子和晒种。买种子要选正规厂家的,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别用过期的,发芽率低。拿到种子后,先挑一下,把空的、碎的、带霉点的捡出去,剩下的好种子摊在报纸上,晒1-2个小时,注意别暴晒,晒过的种子发芽更快、更整齐。
准备工作做好,就进入育苗步骤,这4步最关键,一步都不能错。
第一步是浸种催芽。先烧点30℃左右的温水,摸着手不烫就行,把挑好的种子放进去,泡4-6小时,期间换1次水,让种子吸足水分。泡好后把种子捞出来,用干净的湿纱布包好,放在20-25℃的地方催芽,比如暖气片旁边(别直接贴暖气片),或者放在装了温水的盆上面(盆里水温保持30℃,每天换1次水)。每天打开纱布让种子透透气,大概3-4天,看到有一半种子露白了,就可以播种了。
第二步是整畦播种。把准备好的土铺成畦,畦宽1.2米左右,高15厘米,这样浇水不容易积水。先把畦面整平,然后在上面划小沟,沟深1厘米,沟间距10厘米。把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撒在沟里,撒的时候别太密,不然苗长出来会挤着,后期要间苗麻烦。撒完种子后,用细土轻轻盖一层,厚度1厘米就行,盖太厚种子顶不出土,盖太薄容易干。
第三步是浇定根水。盖完土后,马上浇水,用喷壶慢慢浇,别用瓢泼,容易把种子冲跑。浇到土完全湿透,畦底能渗出水来就行,别浇太多,不然土会板结。
第四步是盖膜或盖草。浇水后,为了保温保湿,可以在畦面上盖一层塑料膜,膜的四周用土压好,防止风吹开。等看到有小苗冒出来,就把膜掀开,不然温度太高苗会徒长。如果没有塑料膜,盖一层干稻草也可以,效果差不多,出苗后再把稻草拿走。
接下来就是育苗期的管理,这3个重点要盯紧,管理好了苗才壮。
第一个是温度控制。出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这个温度下苗长得快还壮;晚上别低于10℃,如果温度低,晚上可以再盖一层膜,白天掀开通风。要是白天温度超过28℃,一定要掀开膜或开窗通风,不然苗会越长越细,变成“高脚苗”,后期移栽成活率低。
第二个是浇水。育苗期浇水别太勤,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就是看畦面的土干了,用手摸一下,下面2厘米的土也干了,再浇水。浇水还是用喷壶浇,别浇太多,避免畦里积水,积水容易导致苗烂根。如果是下雨天,要及时把畦里的水排出去,别让水泡着苗。
第三个是除草和防病。育苗期容易长杂草,看到杂草就手动拔,别用除草剂,除草剂容易伤苗,拔草的时候要轻,别把苗带起来。防病方面,主要预防立枯病,平时别浇太多水,保持畦面通风,要是发现有苗叶子发黄、倒伏,及时把病苗拔掉,避免传染其他苗。
最后,移栽前一周要给苗“炼苗”,这步不能少。炼苗就是让苗适应外面的环境,移栽后不容易死。具体做法是:白天把育苗的地方的膜或窗户打开,让苗吹吹风、见见光;晚上如果温度不低于10℃,就不用盖膜了。炼苗期间,浇水可以少一点,让苗的根系更壮。炼苗一周后,苗就变得耐旱耐晒,移栽到地里很快就能活。
其实总结下来,大葱育苗就是“准备好、步骤对、管理细”这9个字。选对时间和土,浸种催芽别偷懒,播种后控制好温湿度,最后炼好苗,跟着这些步骤做,你育的大葱苗肯定出苗齐、长得壮,后期移栽后也能长得好,不用再担心育苗卡壳了。
来源:巧巧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