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每天被KPI追着跑、被房贷压弯了腰、被“35岁危机”吓到失眠,想找个古代时空躺平当咸鱼,如果有台时光机我想到北宋的汴梁或南宋的临安。
我们每天被KPI追着跑、被房贷压弯了腰、被“35岁危机”吓到失眠,想找个古代时空躺平当咸鱼,如果有台时光机我想到北宋的汴梁或南宋的临安。
那里没有“996福报”,却有24小时营业的州桥夜市;没有学区房焦虑,却有全民免费入学的“村塾”;没有“35岁被优化”,却有越老越吃香的手艺人。
宋朝人用行动证明:对抗内 卷的终极武器,是把奋斗变成热爱,把生活过成诗。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不歧视商人的朝代。商人能穿丝绸、考科举,甚至和官员平起平坐。
《清明上河图》里,汴京街头60%的店铺是小商贩,卖灌汤包的张三、做糖画的李四,个个都能在史书里留下名字。
△清明上河图 图片:网络
ZF不仅鼓励“地摊经济”,连桥头都能支面摊,城管?不存在的!
更绝的是,宋朝已有“共享经济”雏形:
租驴一天20文(相当于现在10块钱),比共享单车还便宜;外卖小哥骑着毛驴送雕花木盒套餐,服务差评直接扣工资,职业规范堪比现代社. 畜。
在宋朝,技术工种才是“铁饭碗”。汴京顶级厨娘做一桌宴席收费“每展会支赐或至千券”,抵得上县令半月工资。
茶坊伙计靠“注碗提瓶”的茶艺绝活,月入十贯(约合现在6000元)。
就连送快递的“步递铺”小哥,也能靠送加急文书混成“编制内公务员”。
反观科举,录取率仅3%,比考清北还难——聪明人早就看透:与其挤破头当 官,不如烤羊肉串。
你以为古人天天啃窝头?宋朝人早把“吃货精神”玩到极致:灌汤包要“提起似灯笼,放下像菊花”,生鱼片(“脍”)必须现杀现切配芥末酱;夏天有“冰雪冷元子”(冰镇芋圆),冬天有“拨霞供”(涮兔肉火锅)。
懒得做饭?酒楼提供“逐时施行索唤”服务,雕花木盒送上门,餐具都给你配齐——某团见了都得喊祖师爷。
唐朝宵禁?宋朝人笑而不语。汴梁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复开张”,茶馆里能听评书《三国》、勾栏里看相扑《黑四姐》,文青们组团去樊楼斗茶写诗,连扫地大妈都能哼两句柳永词。
更绝的是,连交通法规都比现代人性化——飙马车要打板子,礼让行人写进法律。
汴京房价是高,但朝廷设有“楼店务”提供廉租房,月租仅500文(约300元);穷书生还能申请“助学贷”,太学生包吃住每年补贴3000贯,相当于白送你iPhone 20。
就算你非要当“宋漂”,地下室也有窗户通风,比北京地下室舒适十倍。
别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忽悠了!印刷厂刻字工日薪200文,比九品官还高;勾栏杂剧演员演一场赚一贯,粉丝打赏直接塞金钗。
就连养宠物都能混成“五坊使”——专门给皇 帝伺候猎鹰,妥妥的编制内铲屎官。
宋朝也有暗 雷:军 费开支拖垮财政,官场腐败逼疯包拯,金兵南下说打就打。
回避避开靖康年间,优先选择仁宗、神宗时期的汴梁或临安——这是最后的黄金时代,科技树点满(活字印刷+指南针),社会福利到位(惠民药局低价看病),全民沉浸在《东京梦华录》的烟火气里。
是的,宋朝人也要加班(沈括凌晨打卡),也要租房(苏东坡为买房写诗哭穷),但他们的生活哲学至今闪耀:在瓦子里看戏,在茶坊里斗诗,在州桥夜市咬一口旋煎羊白肠——人生的意义,从来不是卷死对手,而是找到自己的活法。
当你躺在汴河边的驴车上,看星河倒映着樊楼的灯火,或许会突然明白:最好的时代,永远是你能活得自在的时代。
来源:简单一点点